小孩子神經性尿頻
從出生到現在小便就一直很多,每次量倒不大,同齡的寶寶在一起,別人家小便三四次別家寶寶才一次,晚上從八點多睡覺到早晨七點左右起床這中間就要小便大概六次(其間要喝兩次奶粉,每次150毫升),我們這里的醫生聽了他的情況后說是小兒神經性尿頻給開了縮泉膠囊讓他吃,感覺寶寶還小不知道該不該服用這樣藥,還請各位給點建議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這種情況應該盡早檢查以排除泌尿系結石,如膀胱結石.以及明確有無泌尿系感染等情況,給寶寶多飲水以沖刷尿道,減輕刺激性尿頻,尿急等情況
2016-01-09 15: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小孩神經性尿頻與其神經系統發育有一定的聯系,調理起來會有些慢。一是要教育孩子注意衛生,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二是注意飲食調理,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尿道口紅赤可以用野菊花、苦參、黃柏煎水外洗。食療可以用狗肉半斤黑豆二兩燉湯喂食。
2016-01-09 09:4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多發生在學齡前兒童:其發病特點為尿頻,每2~10分鐘一次,患兒尿急,一要小便就不能忍耐片刻你好,像上述所說的情況,建議可以試一下用中藥調理,預祝健康以上是對“小孩子神經性尿頻”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09 06:3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神經性尿頻好發于學齡前期兒童,尤以4-5歲為多見。表現為每天排尿次數增加但無尿量增加,尿常規檢查正常。每天的排尿次數增加到20-30次,甚至每小時十多次,可每次排尿量很少,有時僅幾滴,睡眠后則無尿頻,主要在上床睡覺前、吃飯或上課時加重。 神經性尿頻是因小兒的大腦皮質發育尚未完善,對初級排尿中樞的抑制功能較弱而引起。加之這一功能最脆弱,最易受損,這是小兒易患本病的內在原因。當受到驚嚇或精神緊張時,就容易使神經功能失調而發生本病。因此,本病常因家里人出現意外,或生活變換環境,如新入幼兒園、上學和住院等所導致的緊張或焦慮而誘發。 1.進行心理疏導 家長應反復告訴孩子,他們是健康的,尿頻癥狀很快會改善,消除患兒的不良心理因素,并鼓勵患兒說出內心煩惱的事情。家長對孩子要耐心,不要打罵或訓斥。幼托機構對新入托、新入園的小朋友要多組織參加一些輕松愉快的游戲,轉移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消除緊張心理。對患兒要多理解,不可強行不讓去小便,而是多加安慰,使患兒把注意力集中到別的活動上去。 2.適當鼓勵患兒 家長應教會和鼓勵患兒將兩次排尿間隙的時間盡可能延長,并記錄每天兩次排尿間隙的最長時間。當患兒有進步時馬上適當給予獎勵。鼓勵將會明顯改善患兒的癥狀,大部分患兒在治療后數日內會神奇般地被治愈。 3.必要時行藥物治療 使用阿托品使膀胱逼尿肌松弛,括約肌收縮,以此增加膀胱的蓄尿量,減少排尿次數。 給神經性尿頻患兒使用氯丙咪嗪治療療效較好,副作用比阿托品小,對膀胱也有類似作用
2016-01-08 22: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神經性尿頻癥指非感染性尿頻尿急,是兒科一個獨立的疾病,患兒年齡一般在2~11歲 小兒神經性尿頻多半是父母無意中發現,到某些基層醫療單位就診時,常被誤診為泌尿系統感染而使用抗生素治療,但收效甚微。
2016-01-08 20:04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