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狀肌綜合癥到底能治愈嗎
主要癥狀:因臀部跟腰部之間偶爾的疼痛,數次求醫檢查,后來確癥為梨狀肌綜合癥,醫生說主要還是得靠理療,按摩,封閉等方法來緩解疼痛,根治比較困難,我想到自己這個情況就很郁悶.請問,用中醫能治愈嗎,期待得到幫助,謝謝!發病時間:4年前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梨狀肌起于第2,3,4骶椎前面,分布于小骨盆的內面,經坐骨大孔入臀部,止于股骨大粗隆.此肌因急,慢性損傷,或加上解剖上變異,致易發生損傷性炎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神經,而產生腰腿痛,稱為梨狀肌綜合癥. 是坐骨神經在臀部受到卡壓的一種綜合癥,在下肢神經慢性損傷中最為多見臀部外傷出血,粘連,瘢痕形成注射藥物使梨狀及變性,纖維攣縮,髖臼后上部骨折移位,骨痂過大均可使坐骨神經在梨狀肌處受壓,此外,少數病人因坐骨神經出骨盆時行徑變異,穿行于梨狀肌內,當髖外旋時肌強力收縮可使坐骨神經受到過大壓力,長此以久也是一種慢性致傷因素.4,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準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手術患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cm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
2016-01-10 09: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梨狀肌在臀部的深層,與坐骨神經有密切關系.梨狀肌在臀部起于骶椎前面,經過坐骨大切跡的下緣出小骨盆腔,逐漸變為肌腱,止于髖關節囊的后上部和股骨大粗隆.梨狀肌本身損傷,病變炎癥,肌肉水腫刺激坐骨神經產生一系列癥狀.梨狀肌綜合癥有原發和繼發兩類.坐骨神經的腓總神經束由梨狀肌之間穿出勞損是最常見的致病原因.也有人認為是梨狀肌肌上孔的拱門綜合征.繼發者多為腰間盤突出,峽部不連等刺激L4--S2神經根的結果..癥狀表現有:多有外傷或受涼史,臀部酸脹鈍痛發沉,疼痛向下肢放散出現坐骨神經癥狀;咳嗽,大便等無病增加腹壓時疼痛加重.手診查,在臀部深層可觸及橫行硬條索或隆起的硬塊;局部有明顯壓痛,壓串散;慢性者有肌肉萎縮,松弛.髖關節內收,內旋受限,并疼痛加重;下肢直腿抬高試驗為陽性.無腰痛,可以此病癥與腰間盤突出癥相區別.治療上找出病因是關鍵,否則一切對癥手段會是暫時的見效.原發的梨狀肌損傷綜合癥好辦,一般是一至兩個療程能愈.常用的治療方法是:1.深度推拿加穴位,放松彈撥肌肉;2.高頻物理治療;3.局部封閉.(醫生在治療上要明白要點).頑固病倒者可手術將梨狀肌上孔的“拱門”松解,但手術前,應先做下肢的皮牽引固定治療兩周,多數病人都有效.有原發病癥的以先治療原發病癥為主.以上是對“梨狀肌綜合癥到底能治愈嗎”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0 06: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朋友你好梨狀肌與坐骨神經解剖發生變異就可能使坐骨神經受到擠壓而發生各種癥狀.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準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術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cm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手法治療圍繞此部位進行,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按摩揉推法:術者雙手交叉用力揉按臀部痛點,患者可有發熱舒適感. 彈拔點拔法:術者雙手拇指相疊壓,在鈍厚或變硬的梨狀肌部位用力深壓并來回拔動,應注意的是,彈拔方向應與梨狀肌纖維方向垂直.彈拔10~20次左右,若拇指力量不夠,不能深達梨狀肌,術者可用肘尖替代進行治療. 按壓法:醫者雙手交叉按壓痛點1分鐘左右. 以上手法可循序進行.按壓后,術者雙手握住患者踝部,微用力做連續小幅度的上下牽抖10~20次左右而結束.梨狀肌綜合癥的推拿治療1.治則散瘀理筋止痛.2.基本治法(1)手法:滾,按,揉,彈撥及熱敷.(2)穴位及部位:環跳,居髎,秩邊.(3)操作:患者俯臥位,醫者以滾法施于患側梨狀肌及周圍,并配合髖關節內外旋的被動活動.然后按揉彈撥梨狀肌痙攣的肌束.最后在梨狀肌施以擦法,并配合熱敷.
2016-01-10 05:0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手法是治療梨狀肌綜合征的主要方法,可以明顯改善癥狀,緩解病人的痛苦.采用手法治療時,首先要選準部位.患者可取俯臥位,雙下肢后伸,使腰臀部肌肉放松,術者自髂后上棘到股骨大粗隆做一連線,連線中點直下2cm處即為坐骨神經出梨狀肌下孔之部位,其兩側即為梨狀肌.手法治療圍繞此部位進行,常用的手法有以下幾種: 按摩揉推法:術者雙手交叉用力揉按臀部痛點,患者可有發熱舒適感. 彈拔點拔法:術者雙手拇指相疊壓,在鈍厚或變硬的梨狀肌部位用力深壓并來回拔動,應注意的是,彈拔方向應與梨狀肌纖維方向垂直.彈拔10~20次左右,若拇指力量不夠,不能深達梨狀肌,術者可用肘尖替代進行治療. 按壓法:醫者雙手交叉按壓痛點1分鐘左右. 以上手法可循序進行.按壓后,術者雙手握住患者踝部,微用力做連續小幅度的上下牽抖10~20次左右而結束. 手法治療不需每天都做,每周2次即可,連續治療2~3周.應該提醒患者的是,應去正規醫院的相關科室進行治療,以確保安全有效,不宜去非法行醫的個體按摩處求醫.手法治療對于接受過正規學習和訓練的操作者而言是安全有效的,但如果是沒有學習過解剖知識的個體按摩人員,難免粗野蠻干
2016-01-09 22: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梨狀肌綜合征是梨狀肌損傷壓迫坐骨神經所導致的臀腿疼痛綜合征.中老年多見.多數患者有髖部扭傷史,受涼史或盆腔炎史:跛行,自覺患肢縮短.臀部酸脹,大腿后面,小腿外側有放射性疼痛,有時伴有小腿外側和足趾麻木感.治療藥物:解熱鎮痛藥,曲馬多等;神經阻滯:梨狀肌下孔坐骨神經阻滯.理療針灸.
2016-01-09 21: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