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
各位好;我現在有件事,很郁悶,希望征求大家意見,我該怎么說,怎么做。我大學畢業來浙江創業,浙江是一個需要人才的地方,也是一個人才太多,飽和的城市。找工作很難,但是要找到一個很好的,自己愿意做的工作更難。來浙江一年多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我現在在一家大公司,做市場管理。還算如意吧。工資也不高,也不底。我們學校畢業的同學,一共來浙江有好幾了,大家都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工作。走進公司,我找到了現在的女朋友,因為浙江的人很有錢,我女朋友天天說我是窮光蛋,說以后怎么買房,怎么買車子,拿什么買,在說我還是從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家里為我上學,已經很辛苦了。現在是有女朋友了,其實真的是,還是彼此為了自己生理的需要,不過,我現在是愛她的。我希望我自己的女朋友能鼓勵我,激發我,努力創業,現在是沒有太多的錢,我希望經過我的努力,在過今年,我想自然回好起來的,可惜她現在不這樣想,她說找個有錢的,什么也不需要打拼。和你在一起,圖什么,我說你就是圖我這個人了,現在和我分手,怕幾年我發展起來了,自己又后悔了,現在,在一起天天說我什么也沒有。我該怎么辦?希望大家幫幫我,,,,,,,,,,還有一件事,我們來的一個同學,現在和我在一起住,他自遵心很強,不希望任何人,做的比他好,不希望誰買的衣服比他的貴,不希望別人有了女朋友,自己現在還沒有。他做的是銷售,是屬于那種直接面對終端的性質工作,很辛苦。但是工資很高,我了做的是管理經銷商的工作,很輕松,自己的時間很多,一天上班就幾個小時,什么事也沒有,當然工資就少了,和他能一年差1萬多吧?現在了,我女朋友在我這邊來了的話,他就天天說他們的待遇有多好,他一年有多少工資,6萬隨便可以拿。其實了,我也很了解他們的待遇,一年年薪3萬,加獎金,4千多。就這樣子,可惜他自遵心很強,說自己一年6萬多,天天一回來,只要見我女朋友在我這里,就故意把從客戶那里收來的貨款,放在桌子上,我女朋友就在旁邊,嘴里說,今天又有多少錢可以拿,買衣服,兩百多的,就說是五六百的。女朋友一來,他就故意把買來的衣服放在床上,說是名牌。我女朋友了,什么也不管,就說我沒有人家厲害,人家錢那么多,買的衣服全是名牌。客戶的貨款,也說是自己的,搞的我很沒有面子,他們公司這幾天在搞招聘,年薪還是和以前一樣,3萬,他在我女朋友面錢就說是去年5萬,怎么今年少了,他一年最少6萬有的。他們公司招聘的信息,我去年也在留意,沒有見過,有五萬的招聘信息過。晚上回來了,就說他今天去看電影了,有多好,好死了。我女朋友就問我,你錢了,人家,干著個干那個的,你天天就知道讓我看電視,上網。什么也買不了,什么也不敢買。人家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錢,你的錢了。。。。我給他解釋過,我說他的自遵心很強,可惜我女朋友不管,就是人家比你的錢多。我和你在一起,什么也沒有,下班就是陪你吃飯,看電視,睡覺。女朋友不在我這里的時候,這個朋友什么也就不說了,只要她來了,馬上就是拿錢包,在把錢從錢包里拿吃來,放在我女朋友能看到的地方。嘴里就是今天,有賺了多少,我給我女朋友也說過,這是他收來的貨款,不要聽他一天亂吹牛。一個月,三千多,淡季就是兩千多。在加年底的分紅,4千多,在也沒有什么了,可惜她不管,就天天在我面前說,我是什么也沒有,窮光蛋,好的是,我有一個不錯的相貌,175.的身材,強有力的溝通。說話,氣質。能力還是有的。在這個朋友的鄙視下,我幾次都想換工作,換去大廠里,做區域經理,薪手應該會好點,為什么不換了,因為在我們公司發展,時間長了,肯定會很好的,畢竟是個大公司,我從應聘的50多人里,最后就留了我一個。現在公司領導還是很欣賞的,我想在通過努力,混個小領導,工資就上去了嗎?在說了,我的想法是,要是今年夏天,做不到領導了,我在換工作,至少我知道我努力了,沒有提上去,我走的心甘情愿,我的想法給我女朋友也說了,她就是那句話,什么也沒有,什么也買不了,我很郁悶;;;;有幾次都想放棄她,因為在我迷忙的時候,好衣服也沒有,她還挽著我的胳膊,因為這個,我不想這樣做。我浙江找工作是很厲害的,我見過大大小小的領導不少了,和企業的大老板做在一起,大談理想,大談浙江一個年輕人要怎么樣發展,有多少企業同時給我打電話,要我去他們那里上班。能力是有的,自信也是有的,可惜就是經驗還很少。我希望在畢業的三年里,還是自己學習,增長經驗的階段,不要拿工資來逼迫我,我有自己的想法,我有自己的發展規劃。朋友了,也不理解同情我,天天這樣,我有什么辦法,在好的想法在我女朋友眼力,都說我是在吹牛,沒有錢,沒有好衣服,就張吹牛的嘴,我該換工作了,還是自己在朝自己的想法去做了,要是說不管別人說什么,現在天天這樣,我也是有自遵心的人。現在很郁悶,希望大家幫我,走過創業的這個郁悶階段。其它: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那就不要去想,既然自己過了,就要讓別人知道,憑自己的能力照樣過得很好。你即使心里在失衡,也不會扭轉乾坤,也不會改變事實,所以過去的事情不要去想,以后才最重要,我相信你會通過自己的努力過得非常好的。
2016-01-11 00:0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小朋友,我是個女生,小時候我天天想我要是個男生多好.男孩子可以做好多事,而女孩子只能看著,多不好玩.你不僅長大了要做男子漢,小時候也應該做哦.你可以大膽的做你想做的事,如果大人告訴你不可以,那就不要做了.不過你一定要堅持你認為對的.別人說你不行,不好,那不是真的,因為你還有別的優點.人的智力是差不多的,你做的不好,可能是因為你不夠努力啊.我小時候很笨,考過倒數第一,但我并不覺的我笨.我想,我一定要考好點.于是,我就暗暗觀察那個考第一的小孩,發現他特別用功.于是我每天就向他學習,結果最后考試我比他考得好.不要自卑,每個人都很厲害,只是沒發現而已.我相信你是是個聰明的小孩,每天看看早晨的太陽,開心的笑笑,你一定行的.加油!
2016-01-10 23: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孩子的成長是有過程的,只有找到了最恰當的教育方法,教育才能取得成功.
2016-01-10 23: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這本教科書寫作流暢,通俗易懂,更深入生活,把心理學理論與知識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與工作,使它同樣也成為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與自己的極好讀物!正如作者所言,“心理學是一門與人類幸福密切相關的科學”,它貼近生活,深入實踐的獨特風格同樣也是一般大眾了解心理學,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提高自身全面素質的好讀物.
2016-01-10 2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雷秀松
隆安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民族醫學特色專科
-
您好:中國幸福學認為,人的本性是不滿足.自卑就是我或者我們的事物不及別人的事物好的不滿足感.人天生都有自豪感,少有自卑感.自豪感就是我或者我們的事物比別人的事物好的滿足感.所以不滿足是人的本性.自卑,除了消磨一個人的雄心,意志,使他自暴自棄,悲觀漏氣之外,恐怕不會有什么好作用.年輕人,生活,事業都還剛剛起步,征途還漫長著呢,即便起步時遲緩了一些,或走了點彎路,成績一時不如人,也遠不足以決定一個人的一生.好比一個優秀的長跑運動員,剛起跑時,比別人慢了一些,并不要緊,只要他攢足勁,加加油,照樣可以趕上,超過前面的人,甚至可能拿金牌.自然,看到許多同齡人比自己強,畢竟是一件令人慚愧的事.冷靜地反思一下造成自己落后的原因是必要的. 自卑,可以說是一種性格上的缺陷.表現為對自己的能力,品質評價過低,同時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緒體現,諸如害羞,不安,內疚,憂郁,失望等. 經常遭受失敗和挫折,是產生自卑心理的根本原因.一個人經常遭到失敗和挫折,其自信心就會日益減弱,自卑感就會日益嚴重.自卑的產生會抹殺掉一個人的自信心,本來有足夠的能力去完成學業或工作任務,卻因懷疑自己而失敗,顯得處處不行,處處不如別人.由于自卑的情緒影響到了生活和工作,所以給人的心理,生活帶來的不良影響亦很大. 如何預防和調整自卑心理 (1)童年教育: 自卑感是幼小時在家庭里就開始形成的,所以幼年期的教育非常重要.做父母的不應對子女寄以超過其實際可能的期望值,要客觀地觀察并承認子女的天賦條件.要著重培養其實際能力,因材施教,并設法讓他感到心里踏實.成才需要堅定的毅力,應幫助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心理品格. (2)化不利為有利: 自卑感既會使人羞怯退縮,也能使人奮發進取.某種意義上,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發現它,承認它的存在,并設法彌補它,從而達到人生的目標. (3)系列擺脫法: 若是自己不能勝任的事,不要立即強制去做,而是先從較容易人手,獲得自信后,再做較為復雜的事,以便一步一步地實現目標.這叫做系列擺脫法. (4)共鳴性理解: 對懷有自卑感的人,應擺脫孤立無援,獨自苦惱的狀態,將自己的困惑向周圍人訴說,幫助分憂解愁,體諒,理解其苦惱心情,爭取周圍人及家屬的“共鳴性理解”,對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5)行為矯正法: 要針對自己的弱點制訂一個逐步訓練的計劃,并堅持不懈地執行.如爭取在集會上發言,主動接觸陌生人;可以預先擬就話題,演練對話,提高語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觀察一下周圍的人,發覺別人也不像自己所認為的那樣十全十美,對自己又并無歧視之意,也就不再“自慚形穢”了. (6)集體心理治療: 對于自卑感的克服,一般心理治療中的說理開導,分析評價,講授對策,鼓勵勸慰等,都是用得上的.心理治療時還把有同樣經歷的人組織成集體小組,相互慰藉,共同探討,鼓勵進取,消除自卑.對個人單獨難以克服的自卑者,參加這類有組織的自助小組,開展自救心理治療會有更多裨益. (7)伴同心理障礙的治療: 若有明顯的焦慮,抑郁,失眠及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當求醫輔用適當藥物同時治療.當自卑感伴同神經衰弱,抑郁癥,心身疾病等時,最好短期住院治療. 自卑與補償 自卑感是阿德勒理論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概念之一.早在1907年,當阿德勒還是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成員之一時,他就寫下了《器官的缺陷及其生理補償》一文.隨后,他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不斷加深,提出了自己系統的有關自卑,補償與超越的理論. 在早期理論中,阿德勒是把自卑感與身體缺陷聯系起來的.他所探討的是由身體缺陷所造成的自卑及其補償的問題.他指出,如果一個人某種器官功能不足或有缺陷,就會產生自卑感.在產生自卑感后,個人就想通過爭取權力或變得更為有力量以補償機體之不足.作為一個整體單位而活動的個體,可以通過兩種基本途徑進行補償.一種是覺知到自己的生理缺陷后,集中力量在低劣的器官上發展其功能.例如體弱者通過持久的體育鍛煉以增強體質.當個體通過極大的努力使原來的缺陷改變成為自己的優勢,對此阿德勒稱為“超補償”.例如古希臘名人狄摩西尼原有口吃毛病.他口含一石子對著大海演講,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而成為一位偉大的演說家.另一種是承認自己的某種缺陷,發展自己的其他機能以彌補有缺陷的機能.例如失明者通過發展聽覺或觸覺來進行彌補,或者一個體弱的人轉向思想領域,以筆代劍尋求補償(如尼采),都屬于后一類補償方式. 后來,阿德勒將自卑感的范圍加以擴大,提出社會自卑,心理自卑.如一個人出身低微的人可能會因此而產生社會自卑.不過,更具普遍性的是心理自卑概念.這一概念可以適用于任何一個人.因為任何個體出生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都處于無力,無能和無知狀態.整個嬰幼兒時期完全依賴成人才能生存.這就決定了人從生命之初就有自卑感.在個體成長過程中,由于真實的或想象的障礙,個體就會有不完全或不完美的感覺,從而產生自卑感.這就是心理自卑.當阿德勒把自己對客觀的生理缺陷或功能不足的強調轉向了對“主觀的自卑”的強調時,他的自卑概念就不再是生物學的,而是心理學的了. 在阿德勒看來,自卑感不是變態的象征,而是完全正常的,正是它的存在才促使人尋求補償.它是人格發展的動力.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此心理上的自卑是每個人要面對的基本處境.自卑會造成緊張,人們因而要努力擺脫這種處境.每個人都會做出這種努力.只是對于不同的人來說,其擺脫之徑或方式可能不同罷了.一種方式是:使用不正確的方式改進自己的環境.另一種方式是:因為氣餒放棄任何改進情境的努力.后兩種方式下個體雖然因為無法忍受自卑感,而努力設法要擺脫自卑,但由于采用的方法卻注定使他的努力不可能獲得成功.當一個人的自卑感愈積愈多,而造成自卑感的情境仍然一成未變,問題也依舊存在時,個體“所采取的每一步都會逐漸把他導入自欺之中,而他的各種問題也會以日漸增大的壓力逼近著他.……他以各種方式麻醉自己,但是真正的自卑感仍然原封未動.它們依舊是舊有情境所引起的舊有自卑感.它們會變成精神生活中長久潛伏的暗流.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便能稱之為自卑情結”.自卑情結作為個體心理學的重大發現之一是為人所熟知的概念.阿德勒在不同的地方對這一概念給出過不同的解釋.在晚年《生活對我們意味著什么》一書中,他對自卑情結下了一個定義:“當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適當應付的問題時,他表示他絕對無法解決這個問題,此時出現的便是自卑情結”.自卑情結的存在意味著一個惡性循環的出現:一個自卑的人想努力擺脫自卑,但他所采用的方式卻只能使他的努力失敗,從而加重自己的自卑.于是一個循環又出現了,并不斷重復下去.與之相對,只有使用正確的方式(阿德勒認為與社會合作的方式是唯一正確的方式)改進自己的環境,才能有效脫離這種感覺,并且改善自己的處境.對這些人來說,通過尋求正確的補償之徑彌補自己的不足,從而使自卑成為人格發展的動力.簡單說,自卑既能摧毀一個人,使人自甘墮落或發生精神病,也能使人發憤圖強,力求振作,以補償自己的弱點. 關于自卑的說法不但適用于每個人,而且可以說還適用于整個人類.在阿德勒看來,自卑感“是人類地位之所以增進的原因.例如,科學的興起就是因為人類感到他們的無知,和他們對預測未來的需要:它是人類在改進他們的整個情境,在對宇宙作更進一步的探知,在試圖更妥善地控制自然時,努力奮斗的成果.事實上,依我看來,我們人類的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 任何人都有自卑,有了自卑人就會努力尋求補償以擺脫補償(只不過由于補償之方式不同,有的會陷入自卑情結的漩渦,有的會以之為動力發展自己的人格而已).每個人都具有“補償的精神上層建筑”,借助這個上層建筑進行著個體在克服自身缺陷方面的生命活動的無意識擴展.補償機制刺激著個體的生命活動,是人一切活動的基礎.但“補償僅僅是指明了人的活動的自我擴展的潛在可能性,而要想解釋個體行動的方向性,還必須理解人的最終目的,這個最終目的,便是任何人活動都以此為目標的那個方向”.換句話說,一個從嬰幼兒時期就開始不斷產生自卑感,同時又不斷地進行補償的人,他要達到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初,阿德勒認為,在一個男性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中,男性價值被高估.因而人們追求的是更多的攻擊,力量或者說是追求具有更多的男性品質.他把這種追求更多男性品質稱為“男性欽羨”.在他看來,女性會由于自己性別的低等而產生“男性欽羨”.但即使男性也往往覺得自己男性品質不足,也會產生“男性欽羨”.在男性欽羨下,個體追求支配別人的一種權力意志.1912年,他發現用“男性欽羨”來解釋正常人的動機不太合適,于是便用“追求優越”來取代“男性欽羨”.這樣,在阿德勒的理論中,每個人奮力追求的目標就成了優越,阿德勒認為人格的每一方面都在追求優越:它與身體的生長并行地發展著.它是生命自身的一種固有的需要…….我們所有的機能都遵循著這個方向前進;不論是正確的或是錯誤的,它們總是為了征服,安全,增長而斗爭.從負到正的沖動是永不停止的.從“低級”到“高級”的欲求永不停止.我們的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不論想出什么樣的前提,――自我保存,快樂原則,平等――所有這一切,雖然表達得不清楚,但都是力圖表現這種巨大的上升的內驅力……表示一種思想的基本范疇,表示我們推理的結構……表示我們生命的基本事實. 在阿德勒后來的理解中,追求優越并非一種要超過他人的欲望,而是求得自身完美所做的一種努力.他晚年思想中認為,渴望達到“個性的理想”是人的最終目的.“渴望完善”是以個性的完善性,完整性和整體性為前提的,是人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證明在個體發展過程中個體內部發生的進步的演化.阿德勒把渴望完善表達為“心理學原理”,即“沒有它,生命活動就成為不可思議的”,還表述為“在個體和人類的進步的意義上,渴望解決生命問題”.阿德勒相信,人認識自己的缺陷使他能夠通過“渴望完善”的補償而達到人的存在的最終目的,即作為每一個性的自我創造的“自我”. 這樣,他對人的最終目標的觀點就從權力欲開始,到追求優越,最后歸結到力求或渴望完善上.在阿德勒看來,追求優越是“我們生活的基本事實”,追求優越是人的活動背后的一種動力力量,追求優越是人的本性,追求優越是每一個人生來就有的基本動機.任何人都有追求優越的傾向.“追求完善是天生的,就是說,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種追求,一種驅力,若沒有它,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每個人都有追求優越的向上意志,但每個人各自具體的優越感目標是屬于個人獨有的,它取決于個人賦予生活的意義.阿德勒認為,每個人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與他最終的優越感目標相聯系,都是有意識或潛意識地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阿德勒后來把這種具體個體的優越感目標稱為“自我理想指南”. 同擺脫自卑感一樣,追求優越感由于采用不同方式也會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一種情況下,一個人一心只追求自己的優越而忽視其他人和社會的需要,那么這個人就產生了一種優越情結.這種人言過其實,驕傲自大,自以為是.他們缺乏社會興趣,令人討厭.另一種情況下,追求優越感導致積極的發展,成為促進人格發展的積極力量. 總結:自卑感是人的一種生存情境.自卑感的存在使人產生緊張感,從而人要努力通過補償來擺脫它.在此意義上,自卑感成為一種動力. 有了自卑感,就有了補償的需要.人的自卑感使人希望通過補償克服之.而若沒有自卑感,人就不會確立追求優越的目標,從此而言自卑感驅使人產生對優越的渴望.簡單說,人一旦體會到自卑感,就會力求補償此不足而獲得優越感,并力求完善. 從一種意義上可以說,追求優越是一種補償自卑感的方式.從另一層更重要的意義上看,由于在阿德勒看來,人又是受目標牽引的.追求優越就是每個人之目標.因而從每個人都受這種目標引導這一層上說,追求優越亦是一種動力.兩者可以說都是人發展的基本動力.自卑感作為動力是從后面推動人,追求優越是從前面引導人.人一方面感到自卑,一方面又有優越目標的引導,在這種一推一拉的過程中,人格得以發展.當一種補償得以完成時,個體會發現新的自卑,受到新的優越目標的牽引,從而向更高的優越努力.如此持續不已. 于是,我們看到一幅動態的圖像:為自卑感所推動的個體,而優越感目標的牽引之下,不斷努力克服和彌補自身現實的和想象的局限而朝向完善發展. 然而,上述不斷完善自己的過程只發生在走在人生正確道路上的人們.對于誤入人生歧途者而言,卻是一幅完全不同的圖像:一個人在克服自卑過程中形成了自卑情結,在補償中形成了過度補償,在追求優越時形成了優越情結.在此情況下,他也想克服自卑,但卻在自卑中越陷越深.他也會為爭取優越而作出補償行為,但這種努力卻指向與其目的完全相反的一面,結果只是適得其反.當無法真正有效解決問題時,他用一種虛假的優越感來自我陶醉或麻木自己.最終,他完全陷入到自卑情結,過度補償與優越情結的漩渦中而不能自拔. 我們可以說,自卑感,追求優越是每個人都固有的.只是由于使用的方法有正誤之分才造成了人生活之差異.在阿德勒看來,只有那些發展了社會興趣,與社會進行合作的人才走在了正確的人生之路,而那些未能發展自己的社會興趣,不能與社會進行合作的人都是把努力指出了生活中毫無用處的一面. “在每件人類的創作之后,都隱藏著對優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對我們文化貢獻的源泉.人類的整個活動都沿著這條偉大的行動線――由下到上,由負到正,由失敗到成功――向前推進.然而,真正能夠應付并主宰其生活問題的人,只有那些在奮斗過程中,也能表現出利人傾向的人,他們超越前進的方式,使別人也能受益.……人類所有對價值和成功的判斷,最后總是以合作為基礎的,這是人類種族最偉大的共同之點.我們對行為,理想,目標,行動和性格特征的各種要求,都是它們應該有助于人類的合作.我們絕不可能發現一個完全缺乏社會感覺的人,神經癥患者和罪犯也都知道這個公開的秘密.這一點,可以從他們拼命想替他們的生活樣式找出合適的理由,和把責任往別處推等行動中看出來.可是,他們已經喪失了往生活中有用的一面前進的勇氣.自卑情結告訴他們:“在合作中獲取成功是沒你份的”.他們已經避開了真正的生活問題,而和虛無的陰影作戰,以向他們自己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2016-01-10 20:1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兒童學習障礙? 兒童學習障礙(learning disabilities,LD)是一組異質性綜合征,指智力正常兒童在閱讀、書寫、拼字、表達、計算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過程存在一種或一種以上的特殊性障礙,推測是中樞神經系統的某種功能障礙所致。這類兒童不存在感覺器官和運動能力的缺陷,學習困難亦非原發性情緒障礙或教育剝奪所致。ICD-10和DSM-Ⅲ將其歸屬于特殊性發育障礙范疇。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