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冒時左鼻孔出血,血常規結果有異常,能接種麻疹嗎?
周歲問題描述:4月6日晚7點30左右,孩子鼻子左孔出血一次,另外有一點感帽,做的血常規如下:WBC白細胞數目:3.5參考值:4-1010^9/LGRAN#中性粒細胞數目:1.10參考值:2-7.810^9/LLYMPH#淋巴細胞數目:2.10參考值:0.6-4.110^9/LMID#中間細胞數目:0.30參考值:0.1-1.810^9/LLYMPH%淋巴細胞百分比:60.0參考值:20-40%MID%中間細胞百分比:8.2參考值:1-15%GRAN%中性粒細胞百分比:31.8參考值:50-70%RBC紅細胞數目:3.51參考值:3.5-5.510^12/LHGB血紅蛋白:103參考值:110-160g/LHCT紅細胞積壓:30.0參考值:36-48%MCV平均紅細胞體積:85.5參考值:80-99fLMCH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29.3參考值:26-32pgMCHC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343參考值:320-360g/LRDW紅細胞分布寬度:12.8參考值:11.5-14.5%PLT血小板計數:226參考值:100-30010^9/LMPV平均血小板體積:7.30參考值:7.4-10.4fLPDW血小板分布寬度:15.5參考值:15-17PCT中性細胞數目:0.164參考值:0.108-0.28210^9/L請問醫生,這孩子的血常規沒什么問題吧?我應該給孩子注意點什么呢,4月17號幼兒園要接種麻疹,她好接種嗎?還望熱心的醫生幫忙看看,萬分感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朱幼芙 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三級甲等
感染內科
-
孩子感冒且左鼻孔出血,血常規部分指標異常。是否能接種麻疹,需綜合判斷,包括孩子的整體癥狀、身體恢復情況、血液指標變化等。 1. 白細胞數目降低:孩子白細胞數目為 3.5×10^9/L,低于正常范圍 4 - 10×10^9/L,可能提示免疫力稍弱,與感冒有關。 2. 中性粒細胞數目減少:中性粒細胞數目 1.10×10^9/L 偏低,這會影響抗感染能力。 3. 淋巴細胞百分比升高:淋巴細胞百分比 60.0%高于正常范圍 20 - 40%,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 4. 血紅蛋白降低:血紅蛋白 103g/L 低于 110 - 160g/L,提示有輕度貧血。 5. 紅細胞積壓降低:紅細胞積壓 30.0%低于正常 36 - 48%,可能與貧血有關。 綜合來看,孩子目前的身體狀況不太理想。建議先積極治療感冒,加強營養改善貧血,待身體恢復較好后,再考慮接種麻疹。同時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癥狀變化,如有異常及時就醫。
2025-03-10 21: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要結合紅白細胞及血紅蛋白進行綜合考慮的,請問是否有貧血的情況?請把結果進行一下詳細說明,好吧!WBC白細胞計數3.80-10.0X10E/LRBC 紅細胞計數3.50-5.80X10E12/LHGB 血色素120-185g/LHCT 紅細胞比積0.377-0.550MCV 平均紅細胞體積80-100fIMCH 平均血紅蛋白含量26-32pgMCHC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300-360-g/lPLT 血小板80-300X10E9/LLYMPH %淋巴細胞比0.09-0.52MXD% 中等細胞比0.01-0.16NEUT% 中性細胞比0.40-0.70LYMPH# 淋巴細胞計數0.60-4.10X10E9/LMXD# 中等細胞計數0.10-1.80X10E9/LNEUT# 中性細胞計數2.00-7.00X10E9/LRDW-CV 紅細胞分布寬度0.11-0.15PDW 血小板分布寬度9.0-13.0fIMPV 平均血小板體積7.0-12.5fIp-LCR 大血小板比率0.13-0.43高質量的血常規檢查包括:紅細胞總數(RBC)、血紅蛋白含量(Hb)、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血紅蛋白含量分布寬度(HDW)、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血小板(MPV)、白細胞總數(WBC)、白細胞分類計數(DC)、白細胞分葉指數(LI)、粒細胞過氧化酶指數(MPXI)、網織紅細胞計數(Ret),加上涂片檢查。涂片檢查時要注意觀察: (1)紅細胞形態:①紅細胞大小和血紅蛋白含量:小紅細胞、大紅細胞、巨紅細胞、紅細胞大小不均、低色素、正色素、多嗜色性。②紅細胞形態改變:靶形紅細胞、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鐮形紅細胞、畸形紅細胞。③紅細胞中的異常結構:包括堿性點彩紅細胞、Howell-Jolly小體、Cabots環,Pappenheimer小體等。(2)粒細胞形態:①粒細胞有無中毒性變化,如中毒顆粒、空泡變性、核凝集、核溶解、Pohhe小體。②中性粒細胞有無核左移、核右移甚至分葉過多現象。③涂片中有無異常細胞和幼稚細胞,如白血病細胞及其形態變化(如Auer小體)、異常淋巴細胞、胞體巨大分葉過多的中性粒細胞,有無Pelger-Huet核異常,漿內含Alder-Reilly體或Chediak-Higashi顆粒等。(3)血小板形態:觀察其大小、顆粒的分布,是否成簇成堆分布,尋找有無巨大血小板及小巨核細胞。
2016-01-11 06: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是屬于正常的,若有不適的癥狀,請進行抗炎的治療![項目名稱]白細胞計數中醫治肌無力肌肉萎縮!讓口腔潰瘍不再復發談甲亢病的防與治治療皮炎、濕疹、蕁麻疹白細胞計數是臨床工作中重要的化驗指標,應用大致有三個目的:1、用以肯定或肯定診斷,如白細胞異常增高非常顯著,并輔助白細胞形態檢查,可確立白血病的診斷。2、為疾病的鑒別診斷提供依據,如白細胞增多更支持心肌梗死的診斷,白細胞數正常較支持心絞痛的可能。3.揭示疾病的嚴重性或檢測治療結果,如可通過白細胞增高的程度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急性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的增高更為明顯。[英文縮寫]WBC[參考值]成人:4.0--10.Ox10上標9/l(4000~10000/μL)新生兒:15.0--20.Oxl0上標9/L(15000--20000/μL)6個月--2歲嬰兒:11.0-12.0x10上標9/L(11000--12000/μL)兒童:5.0-12.OXl0上標9/L(5000~12000/μL)[臨床意義]1.生理性白細胞增多:(1)胎兒及初生兒白細胞常在10.0--20.Oxl0上標9/L。(1)孕婦妊娠5個月以上時,白細胞總數常可達10.5x10上標9/L或更高,后期可達20.0x10上標9/L,分娩是因陣痛和產傷可進一步增高,但如無并發癥,產后2周左右漸趨正常。(3)劇烈的運動和勞動可使白細胞高達12.0x10上標9/L,甚至20.0x109/L以上。(4)暴熱和嚴寒,白細胞總數常有一過性增高,復溫后迅速恢復至正常水平。2.病理性白細胞增高:(1)某些細菌性感染所引發的疾病,特別是化膿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癥和全身性感染,如:膿腫、化膿性腦膜炎、肺炎、闌尾炎、中耳炎、扁桃體炎、膿胸、腎盂炎、輸卵管炎、膽囊炎及敗血癥等。(2)某些病毒性感染所導致的疾病:乙型腦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麻疹等。(3)嚴重的組織損傷或壞死:如大手術后,燒傷,急性出血嚴重創傷,血管栓塞等。(4)過敏反應:如輸血反應,藥物過敏,急性變態反應性疾病等。(5)中毒反應:如各種藥物中毒,農藥中毒,重金屬中毒,糖尿病酸中毒,妊娠中毒癥等。(6)腫瘤及血液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粒細胞白血病等。(7)應用某些升白細胞的化學藥物促使白細胞增高,多見于化療和放療治療期間因白細胞數量急劇減少時,需要盡快提升白細胞而進行下一步療程治療的患者。3.病理性白細胞減少:(1)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風疹等。某些細菌性感染,如傷寒和副傷寒。(2)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粒細胞缺乏癥。(3)脾功能亢進。(4)理化因素:如放射線,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藥物,解熱鎮痛藥物等,抗腫瘤類細胞毒性藥物等均可導致白細胞數量減少。
2016-01-11 01: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您好,高質量的血常規檢查包括:紅細胞總數(RBC)、血紅蛋白含量(Hb)、紅細胞壓積(HCT)、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血紅蛋白含量分布寬度(HDW)、平均紅細胞體積(MCV)、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平均血紅蛋白含量(MCH)、血小板(MPV)、白細胞總數(WBC)、白細胞分類計數(DC)、白細胞分葉指數(LI)、粒細胞過氧化酶指數(MPXI)、網織紅細胞計數(Ret),加上涂片檢查。涂片檢查時要注意觀察: (1)紅細胞形態:①紅細胞大小和血紅蛋白含量:小紅細胞、大紅細胞、巨紅細胞、紅細胞大小不均、低色素、正色素、多嗜色性。②紅細胞形態改變:靶形紅細胞、球形紅細胞、橢圓形紅細胞,口形紅細胞、鐮形紅細胞、畸形紅細胞。③紅細胞中的異常結構:包括堿性點彩紅細胞、Howell-Jolly小體、Cabots環,Pappenheimer小體等。(2)粒細胞形態:①粒細胞有無中毒性變化,如中毒顆粒、空泡變性、核凝集、核溶解、Pohhe小體。②中性粒細胞有無核左移、核右移甚至分葉過多現象。③涂片中有無異常細胞和幼稚細胞,如白血病細胞及其形態變化(如Auer小體)、異常淋巴細胞、胞體巨大分葉過多的中性粒細胞,有無Pelger-Huet核異常,漿內含Alder-Reilly體或Chediak-Higashi顆粒等。(3)血小板形態:觀察其大小、顆粒的分布,是否成簇成堆分布,尋找有無巨大血小板及小巨核細胞。化驗結中向上的箭頭代表高于正常值,向下代表低于正常值.
2016-01-10 18: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血常規包括以下內容1.血細胞:成人每立方毫米5000~10000;1~5歲兒童約為8000~11000。 2.紅細胞:成人男性每立方毫米400~500萬;成人女性350~450萬;新生兒600~700萬;兩歲后逐漸下降。 3.血紅蛋白;成人男性13.5~15克%;女性12~14.5克%。 4.血沉:A、長管法,每小時兒童12毫米以下;成人男性15毫米以下;成人女性20毫米以下。B、短管法,每小時兒童2~10毫米,成人男性0~8毫米,成人女性0~10毫米。 5.血小板:每立方毫米10~30萬。 6.出血時間:1~5分鐘。 7.凝血時間:A、試管法4~12分鐘;B、毛細血管2~4分鐘;玻片法2~8分鐘。 8.蛋白質:總量6~7.5克%;白蛋白3.5~4.8克%;球蛋白2~3克%;白蛋白/球蛋白3.8~4.8克%。 9.葡萄糖:成人80~120毫克%;兒童80~100毫克%。 10.總膽固醇:成人100~230毫克%;6歲以上兒童130~200毫克%。 11.甘油三酯:比色法<5.45毫當量/升或40~150毫克%。 12.谷丙轉氨酶:定量法2~40卡門氏單位。 13.肝功能:黃疸指數2~6單位;總膽紅素0.1~1毫克%;麝香草酚濁度0~6單位;硫酸鋅濁度2~12單位可檢查貧血,血液系統疾病和感染等情況。
2016-01-10 11: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