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潤 主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神經外科研究所
-
您好,根據您的描述,對于淋巴瘤一般通過淋巴結轉移,血行來轉移,對于淋巴瘤會發生在多種部位,會出現全身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所以需要盡快檢查和治療,對于淋巴瘤,一般常用化療藥物治療比較合適,配合清熱解毒的藥物治療,如果比較嚴重,也可以做骨髓移植治療比較合適。
2019-01-04 12:53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特發性震顫是一種顯性的遺傳疾病的,一般中年以后發病的,飲酒或者睡眠的時候會消失的。這個治療可以使用普洛萘爾進行治療的,但是這個不能根治的,只能控制癥狀的發生。
2016-01-11 09:36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目前西醫仍然只能采用對癥治療措施,用心得安阻滯?受體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用各種鎮靜劑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藥物對癥治療,可以暫時減輕癥狀,但不能阻止本病持續進展,且有較多的副作用.因此,西醫對特發性震顫缺乏治本之策.特發性震顫屬于一種遺傳性疾病,由致病基因所致,并有一定的發生發展的外部因素.在沒有出現臨床癥狀之前,致病基因處于休眠狀態.一旦被激活,就會對小腦齒狀核的神經細胞產生破壞作用,而表現出姿勢性震顫的特征性臨床表現.該病主要發生于中老年人,癥狀也隨年齡增長而加劇,顯然與人體衰老密切相關.根據中醫理論,中老年人五臟皆虧,尤以肝腎虧損為甚,從其表現來看,也是肝腎陰精虧損所致的虛風內動.治療應該滋腎水養肝木,使陰精虧損在最大程度上得以糾正,震顫也自然會得以從根本上緩解.實際上,中藥滋腎養肝就是保護和修復受損的神經細胞,避免其繼續破壞,促進其功能的恢復,進而達到改善或消除震顫的目的.這正是中醫藥治療特發性震顫的機理之所在.
2016-01-11 09:1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治療方案 1,藥物治療 ?、佴?受體阻滯劑:心得安40-120mg,分2次服,需要不定期服用,如預期在特定的場合震顫特別嚴重,可臨時口服心得安40-120mg; 阿爾馬爾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在臨床上更常用,常用劑量:10mg每天兩次,早晨及下午服用;服藥前應行心電圖,排除慢心律及傳導阻滯等的β-受體阻滯劑的禁忌證. ②撲癇酮也有效,但特發性震顫患者對此藥常很敏感,不可按治療癲癇用藥,應自小劑量50mg/d開始,每2周增加日用量50mg,直至有效或出現副反應;通常有效劑量為100-150mg,3次/d; ?、叟加谢颊哂冒⑵者騺鲇行?最大劑量3mg/d分次服用. 2,少數癥狀嚴重,以一側為主和藥物治療無效的病人可行丘腦損毀術,丘腦深部電刺激(DBS)是有效的替代療法. DBS技術比以往的手術方法有其突出的優點.首先,DBS是可逆的和可調節的.手術不毀損神經核團,只是使其暫時處于電麻痹狀態,改善神經功能,神經核團麻痹的程度,范圍可通過設定腦深部電極的電流,電壓,頻率及電極位置等多個因素來調節.在術后漫長日子里,還可隨病情變化而不斷調節,可以長期控制不斷發展變化的特發性震顫癥狀.其次,DBS是可體驗的.手術植入電極后,可通過臨時刺激的方法,讓病人切身適應,體驗和觀察,再決定最終和最佳的電極植入位點.再次,DBS是可發展的.手術保留正常腦組織的神經功能,為以后可能出現的新方法創造條件,也就保留了患者獲得新生的權利和希望.最后,DBS是雙側的.對雙側特發性震顫患者的癥狀都可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而毀損雙側蒼白球或丘腦,容易出現嚴重的并發癥.加之DBS很少出現副作用,這是病人樂于接受的重要原因.正由于上述優點,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等發達國家,已經很少人去做毀損術,接受腦起搏器治療的特發性震顫患者越來越多,在國內,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是率先開始用腦起搏器治療特發性震顫患者的醫院,已經治療了相當多成功的病例. 腦起搏器系統的電池一般可以使用5~10年,如果電池耗竭,需要更換脈沖發生器,電極和導線不需更換.這可以通過簡單的外科手術進行更換.
2016-01-11 03:4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特發性震顫病因不明,沒有特效治療方法,有家族發病傾向,可以服用的藥物有撲癲酮、心得安、阿羅洛爾、妥泰等。對藥物治療無效的嚴重患者,可以外科手術進行立體定向核團損毀術,手術利用微電極確定靶點,使用電射頻熱凝局部組織,破壞細胞核團,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6-01-10 19:1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特發性震顫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為最常見的錐體外系疾病,60%左右的人有家族史,姿勢性震顫是本病的唯一表現,是指在肢體維持一定姿勢時震顫,在放松時則自然消失,本病的震顫在精神緊張,疲勞,肌餓,注意力集中時加重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常用的藥物有,心得安,撲癇酮,阿普唑侖等少數藥物治療無效,癥狀嚴重者可行電刺激等術式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正規診療
2016-01-10 10: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