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炎有哪些癥狀及如何診治?
請問子宮內膜炎的診治?子宮內膜炎的診治這個問題好煩人:樓下老中醫給我把脈說我有子宮內膜炎我不怎么相信就是平常感覺月經不怎么準時也不應該有這個情況我也沒有去醫院做檢查我想問問在線大夫子宮內膜炎有什么癥?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青 主任醫師
沈陽市紅十字會醫院
三級甲等
婦產科
-
子宮內膜炎是子宮內膜的炎癥,其癥狀多樣,診治方法也需綜合考慮。常見癥狀包括下腹疼痛、月經異常、白帶增多等。診治方法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 1.癥狀: 下腹疼痛:多為持續性隱痛,活動或性交后加重。 月經異常:如月經周期紊亂、經量增多、經期延長。 白帶增多:可為膿性、血性或有異味。 發熱:炎癥嚴重時可出現發熱。 不孕:長期炎癥可影響受孕。 2.診治: 診斷:通過婦科檢查、B 超、血常規、子宮內膜活檢等明確診斷。 治療: 藥物治療:常用的有頭孢曲松鈉、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需遵醫囑用藥。 物理治療:如短波、超短波、紅外線等,促進炎癥吸收。 宮腔內給藥:適用于已婚患者。 子宮內膜炎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慢性盆腔痛、宮腔粘連等并發癥。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到正規醫院婦科就診,接受專業治療。
2025-03-12 07: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子宮內膜炎治療:主要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鏈霉素、紅霉素、慶大霉素等可提高療效。但一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保持信心,堅持治療相信很快就會痊愈。
2016-01-11 12:3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涉及子宮內膜炎的診治這個問題好引起注意,關于子宮內膜炎的診治這個問題為你解答如下:子宮內膜炎是宮體部子宮內膜的炎癥。當炎癥發展至嚴重階段時可影響子宮肌層,成為子宮肌炎,這是子宮內膜炎的延伸。子宮內膜炎分急性和慢性兩種。導致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原因是流產,產褥感染,子宮腔內安放避孕器,子宮頸擴張,診斷性刮宮或宮頸電灼、激光、微波等物理治療。性病等病原體上行性感染也可引起。此外,子宮內膜息肉、子宮粘膜下肌瘤等也常引起子宮內膜炎。慢性子宮內膜炎的病因基本與上述類同。病變限于子宮頸管內的粘膜及其下組織,子宮頸的陰道部分可以很光滑,僅見子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堵塞、有時粘膜增生,可見子宮頸口發紅充血。急性子宮內膜炎的主要表現為發熱,下腹痛,白帶增多,有時為血性伴有惡臭,有時子宮略大,子宮有觸痛。慢性者表現也基本相同,也可有月經過多,下腹痛及腰腹脹明顯。治療時除主要應用抗生素外,尚須除去明顯的誘因,如取出宮內避孕器,清除子宮腔殘留的胎盤組織、子宮內膜息肉等,有子宮粘膜下肌瘤或子宮內膜癌時則應根據情況做相應處理。有子宮腔積膿者應予擴張宮頸口,促使膿液引流。待炎癥控制后做診斷刮宮,排除早期子宮癌,以免將早期癌誤認為炎癥而延誤治療。慢性者有時也可考慮做理療。包括:電慰、冷凍療法、激光治療等。急性子宮內膜炎時切忌性生活,易引起炎癥進一步擴散。又因陰道分泌物增多、腹痛、腰?、墜脹等病痛存在,女方對性興趣下降和乏味。即使炎癥被控制,剛恢復性生活也不宜次數過多,以免盆腔充血、抵抗力低下時再次發病。慢性者由于平時腰?背痛,性生活又使癥狀加劇,白帶增多,腹痛、腰部附脹加重,性生活次數不宜過多,即使勉強性交也無快感和性高潮?;蛘弋敃r有快感、性高潮,但因性事后盆腔充血,促使癥狀重現或加重。在性生活后上述現象出現者應用抗生素治療數天,性交后及時將陰道內分泌物及精液等排出體外,或使用陰莖套后性交,以防通過性活動摩擦等促使細菌進一步上行性擴散。為了減少因性生活時盆腔充血狀態,防止癥狀復發,利于控制疾病,性交姿勢采用女上男下,由女方適當控制體力及性興奮為宜。性生活次數也宜盡量減少,待完全控制后仍可如常。正常情況下子宮內膜分布在子宮內膜表面,受卵巢激素的影響發生周期性的剝脫,產生月經,如果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表面以外的其它部位,就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癥。所謂子宮內膜異位,是指生長在子宮內壁上的內膜不在其位,而是“移居”它處。它移到什么部位就會給那個部位帶來嚴重后果,同時也會給性生活帶來煩惱。子宮內膜異位后,往往衍生痛經、月經不調、不孕,或出現腸道、泌尿道癥狀,還會發生令人痛苦的性交痛。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較常見的婦科疾病,多見于30-40歲的育齡婦女,特別是連續5年無月經中斷的婦女。發病率逐年呈上升趨勢,大約為5-10%的婦女,但懷疑有一個更高的發病率。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臨床表現,常因病變部位不同而出現不同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周期性發作。主要癥狀有:1、痛經;2、月經失調;3、不孕;4、排便困難、腹瀉、便秘、甚至周期性便血、尿頻、尿急、血尿等癥狀。不過無癥狀者約為20%左右。
2016-01-11 06:1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