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多是因為腹內壓增高以及腹壁存在發育方面的問題或是退化現象所致,疝氣的類型是相當多的,而且有可能引起一些并發癥,平時應該注意控制好腹內壓增高的因素,保守治療可以用疝氣帶,但大多數的疝氣還是需要手術治療才可治愈的,手術的方式比較多,需要根據疝氣的具體情況而定的。
2016-01-11 22: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一定要手術,斜疝不會自愈,可能引起腸袢扭轉缺血導致腸壞死,早治療早好。
2016-01-11 20: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腹股溝斜疝俗稱小腸氣。患兒腹腔有一處通道,當腹部壓力增加時,腹腔內腹膜、腸管、卵巢、輸卵管等會通過此通道向外移,形成在下腹皮膚或陰囊處突出的物體,謂之“小腸氣”。小腸氣是由于腹壁軟弱而起,手術治療是最有效的方法,不手術也可以你參考下;飲食自療法(1)豬瘦肉適量、鴨椿子30克,煮熟,食湯與豬肉。(2)乳鴿1只,生黃芪10克。將乳鴿洗凈,生黃芪用布包好,納入乳鴿中,隔水蒸熟,食之。4.外治自療法(1)用丁香適量,上藥研末,撒在獨角蓮膏藥上,敷貼患處。(2)牡蠣30克,研末,用雞蛋清調成糊狀,每晚睡前,先用手將疝氣納回,再將藥糊涂于患側陰囊,每天1次,連用3晚。(3)黃精、桔梗各9克,上藥放入樟腦2克,酒浸泡半小時,取出搗糊狀,敷氣海穴。
2016-01-11 18: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腹股溝疝是由于腹壁處肌肉肌腱膜薄弱,導致腸系膜等在薄弱處膨出,一般在1周歲以內的孩子建議保守治療,用疝氣帶固定避免疝氣反復膨出,避免哭鬧、咳嗽等導致腹腔壓力大的動作,隨著腹壁肌肉及腱膜的發育完善,有可能自愈您的寶寶已經一周半,自愈的可能性較小,若膨出不嚴重,也可以暫用上述方法預防其加重,等寶寶稍微大點再手術,但期間若出現膨出較重或還納不回去時要及時去醫院,及時手術
2016-01-11 07: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嬰兒6個月內斜疝可以觀察,脫出時可用手使之回納,不能回納伴有哭鬧及嘔吐者應及時去醫院。短期內也可用疝帶包扎。您的寶寶一歲多了,自愈的可能性比較小,建議去兒外科手術治療。
2016-01-11 07: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腹股溝斜疝? 發生在腹股溝區的腹外疝,統稱為腹股溝疝(inguinal hemia)。腹股溝疝的發生以男性為多,男女發病率之比約為15:1。右側比左側多見。腹股溝疝可分為腹股溝斜疝和直疝2種。疝囊經過腹壁下動脈外側的腹股溝管內環突出,向內、向下、向前斜行經過腹股溝管,再穿出腹股溝管外環(皮下環),并可進入陰囊者,稱為腹股溝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斜疝是最多見的腹外疝,約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占腹股溝疝的85%~95%。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