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息肉直腸息肉?
我于9月27日做了一次痔瘡手術,得痔瘡大概有3.4年的時間,今年由于生活壓力大,出現了大便出血的現象,所以去做了痔瘡手術.但于10月中旬開始發現肛門內有肉芽狀東西長出,于是去醫院復查,醫生告訴我是尖銳濕疣(我未婚,近年無性生活),然后為我做了電極刀切除術.做完這次之后,一周后就出現了肛門瘙癢,肛門周邊的皮膚因為瘙癢有點突起,今天發現肛門內壁有0.3*0.3大小的增生物.我想請問,在做痔瘡手術前并沒有所謂的尖銳濕疣或者增生物,只是有脫出和出血的現象.那么象我以上所說的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有沒有可能是有的人所說的瘢痕體質的術后反應?到底是什么病癥呢?謝謝解答.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直腸息肉一般指大腸息肉,大腸息肉是指所有向腸腔突出的贅生物的總稱,包括腫瘤性贅生物和非腫瘤性贅生物,前者是癌前期病變,與癌發生關系密切,后者與癌發生關系較少。這兩種息肉在臨床上并不容易區分,常以息肉作為初步診斷,待病理學確診后再進一步分類,因此臨床上所謂的大腸息肉并不說明息肉的病理性質,通常臨床所說的息肉多為非腫瘤性息肉,腫瘤性息肉統稱為腺瘤。大腸息肉臨床癥狀常不明顯,即使出現某些消化道癥狀,如腹脹、腹瀉、便秘等,也因較輕微和不典型而被人忽視。一般多以便血、大便帶血、黏液血便來就診,常誤診為痔瘡等肛門疾患或“痢疾”而延誤其必要的檢查。凡原因未明的便血或消化道癥狀者,特別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應注意作進一步檢查確診。
2016-01-12 07:37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大腸息肉的處理原則是發現息肉即行手術摘除。目前摘除息肉的主要方法是內鏡下行各種摘除法。根據息肉的形態、大小、數量及蒂的有無、長短粗細而分別采用:1.高頻電凝圈套切除法主要用于有蒂息肉。2.高頻電凝灼除法主要用于多發半球狀小息肉。3.高頻電凝熱活檢鉗法目前很少應用,主要被②④法取代。4.活檢鉗除法主要用于單發或少數球狀小息肉,簡便易行,又可取活組織病理檢查。5.激光氣化法和微波透熱法適于無需留組織學標本者。6.黏膜剝離嵌除法主要用于扁平息肉或早期癌患者。7.“密接”摘除法主要用于長蒂大息肉,難以懸于腸腔者采用大息肉密接腸壁電凝切除法。8.分期批摘除法主要用于10~20顆以上息肉患者無法一次切除者。9.內鏡、外科手術聯合治療法主要用于息肉病患者,即將息肉稀疏區以手術切除,這樣即可達到治療目的,又可維持大腸正常功能。
2016-01-11 20: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痔瘡,在醫學上稱為“痔病”,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疾病。民間有“十人九痔”的說法。痔的近代概念為肛管上部的正常肛墊。肛墊的病理性肥大,即謂痔病,俗稱“痔瘡”。痔瘡以肛門鋸齒線為界,分為內痔與外痔。外痔的癥狀以疼痛搔癢為主。而內痔則以流血及便后痔瘡脫出為主,內痔依嚴重度再分為四期:僅有便血情形的為第I期;無論有無出血,便后有脫垂情形,但能自行回納者為第II期;脫垂嚴重,必須用手推回肛門的為第III期;最嚴重的第IV期為痔瘡平時也脫垂于肛門外,無法回納肛門內。一般來說,第I期及第II期的痔瘡以保守療法為主,而第III、第IV期的痔瘡則常需借助手術來治療。
2016-01-11 10:4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