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未熟烤羊肝會得肝包蟲病嗎?能治愈嗎?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等):只是想問問,這段時間吃的烤羊肉比較多。今天吃了6串羊肝,烤的時間不長。5分鐘而已,還有羊腸子。只是想問問,肝包蟲就是吃肝臟導致的么?這個病目前的醫學技術是不是無法徹底治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何軍明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外一科(肝膽胰外科)
-
肝包蟲病是一種由棘球絳蟲的幼蟲寄生在人體引起的疾病,其發病與飲食、環境衛生等多種因素有關。目前醫學技術可以治療肝包蟲病,但能否徹底治愈取決于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時機和方法等。 1. 病因:肝包蟲病主要通過誤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或水而感染,比如接觸了感染棘球絳蟲的犬類后未洗手就進食。 2. 癥狀:患者可能出現肝區隱痛、腹脹、腹部腫塊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黃疸、腹水等。 3. 診斷:常用的診斷方法包括 B 超、CT 等影像學檢查,以及血清學檢測。 4. 治療:治療方法包括手術治療和藥物治療。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手段,如內囊摘除術等。藥物治療常用阿苯達唑、甲苯咪唑、吡喹酮等。 5. 預后:早期診斷和治療,預后較好。但如果病情嚴重,出現并發癥,治療難度增加,預后可能受影響。 總之,預防肝包蟲病要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如果懷疑感染,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2025-03-11 22:2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包蟲病是牧區較常見的寄生蟲,也稱肝棘球蚴病。在中國主要流行于畜牧業發達的新疆、青海、寧夏、甘肅、內蒙和西藏等省區。病因犬絳蟲寄生在狗的小腸內,隨糞便排出的蟲卵常粘附在狗、羊的毛上,人吞食被蟲卵污染的食物后,即被感染。蟲卵經腸內消化液作用,蚴脫殼而出,穿過腸粘膜,進入門靜脈系統,大部分被阻留于肝臟內。蚴在體內經3周,便發育為包蟲囊。包蟲囊腫在肝內逐漸長大,依所在部位引起鄰近臟器的壓迫癥狀,并可發生感染,破裂播散及空腔臟器阻塞等并發癥。
2016-01-12 10:2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病情分析:不是由于吃肝臟導致的。這種病也不是無法治愈的,去醫院做手術治療是可以根治的。
2016-01-12 02:0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病情分析:外科手術為根治本病的首選方法,應爭取在壓迫癥狀或并發癥發生前施行。術時先用細針將囊液抽去(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將內囊摘除。內囊與外囊僅有輕度粘連,極易剝離,常可完整取出。在手術摘除包蟲內囊之前,向包蟲囊內注入10%福爾馬林液以助殺死原頭蚴,由于本品對肺部組織具有刺激性和偶有的中毒副作用,故尤其不適用于破裂性肺或肝包蟲囊腫。國外有人采用西曲溴胺(cetrimide)殺原頭蚴,并認為是毒性低、效果好的理想殺原頭蚴劑,用于人體包蟲囊摘除術前,分2次注入囊內適量的0.1%Cetrimide,每次歷時5分鐘,一組10年期間通過378例的手術時應用和手術后觀察報告表明,無1例包蟲復發,而未用Cetrimide以前,術后包蟲復發率為10%。苯并咪唑類化合物是近年來國內外重點研究的抗包蟲藥物,在動物實驗的基礎上試用于臨床并取得了一定的療效。按照WHO意見,阿苯達唑和甲苯咪唑均列為抗包蟲的首選藥物。僅供參考,祝您健康。
2016-01-11 21: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病情分析:肝包蟲病的發病原理是六鉤蚴在肝內,逐漸發育成一個有包膜的囊狀體,緩慢生長,逐漸擴大,其周圍組織因受壓而萎縮,形成一纖維組織層.囊的內壁向腔內生長出生發囊,生發囊的內壁長出頭節,此種頭節到達其它部位,便能發生繼發性的包囊.多房型包蟲病幾乎都發生在肝內,本病最早被誤認為一種膠樣癌.以后才確定是多房棘球絳蟲引起的.肝泡球蚴包蟲囊腫通常是呈灰色,少數為灰黃色,質硬如軟骨,內有無數小囊泡集合而成海綿狀.包囊呈浸潤性生長,不斷向外伸出囊泡.周圍無明顯的包膜,與宿主組織的分界不清.內容不含囊液而為豆腐渣樣的蚴體碎屑和小囊泡.后期蚴體因營養障礙中心部可變性壞死而溶解成膠凍狀液體,也可繼發感染而成膿性.泡球蚴具有類似肝癌在肝內擴散的傾向.包蟲可在人體生存數年至數十年不等.包蟲囊腫的癥狀視其寄生蟲部位,大小及有無并發癥而異.肝包蟲病病情呈發展型.早期毫無癥狀,當囊腫逐漸增大時,病人可有飽脹牽拽感,或肝區墜痛或鈍痛,若病灶中心溶解或膽管受壓梗阻可產生劇烈疼痛,如肝內囊腫靠近肝臟表面,則可于右上腹部漸漸隆起一腫塊,形圓而光滑,堅韌而有彈性感,可觸及液波感及震顫感.如包蟲囊腫體積甚大,壓迫消化道時,可出現上腹部飽脹,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癥狀;壓迫到膽道則可引起黃疸,皮膚瘙癢等.由于球蚴囊腫在肝內廣泛浸潤和轉移,患者常有貧血,消瘦,低熱及惡液質現象.如棘球蚴囊腫因外力而穿破,可有劇烈腹痛,休克,發熱,蕁麻疹等急性過敏性休克及急腹癥,病情嚴重則可致死亡
2016-01-11 21: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肝包蟲病? 肝包蟲病(hydatid disease of liver)是由棘球蚴絳蟲(犬絳蟲)的蚴蟲(棘球蚴)侵入肝臟而引起的寄生蟲性囊性病變。為牧區常見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分為單房性包蟲病(包蟲囊腫)和泡狀棘球蚴病(濾泡型肝包蟲病)兩類。前者多見,分布廣泛,多見于我國西北和西南牧區。可發生于任何年齡和性別,但以學齡前兒童最易感染。當人食用被蟲卵污染的飲水或食物,即被感染。主要有兩種類型,即由細粒棘球蚴引起的單房性包蟲精和由泡狀棘球蚴引起的泡狀包蟲病,前者約占85%。棘球蚴可在人體各器官生長,但以肝臟受累最為常見,約占70%,其次為肺(約20%)。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