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細胞比率
最近因為高考完了以后,在家沒事,家里人讓我去做個體檢,說是怕到時候考上什么學校后怕因為身體異常而耽誤了,去檢查,抽血檢驗結果說是中性粒細胞低,怎么辦?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你的情況問題不嚴重,平時注意觀察,定期檢查。醫生詢問:
2016-01-12 18: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中性粒細胞在非特異性免疫中起作用,當炎癥發生時他們被趨向性物質吸引至炎癥發生的部位,吞噬細菌,雖有若吞噬能力,但幾乎沒有殺菌功能,所以沒事血小板含量與你自己身體狀況有關,eg.冬天比春天高,靜脈比毛細血管高,劇烈運動及妊娠中晚期高,所以沒事。
2016-01-12 07:0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你好,粒細胞分類包括中性、嗜酸性、嗜堿性細胞,粒細胞比率是100%,其中中性、嗜酸性、嗜堿性細胞各占多少。所以粒細胞比率指的是各種細胞所占比率,是整體概念。在疾病診斷中是完整的數據。而中性粒細胞比率,是單指其在全部粒細胞中的比率,是單個概念。沒有提示其它兩種細胞各占多少比率。在疾病診斷中是不完整的數據。成年人中性粒細胞參考值的正常范圍為:(2.0~7.0)×109/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化驗單也可標記為0.50~0.70中性粒細胞屬于白細胞,它們在人體內又有著不同的分工,一般來說,如果中性粒細胞偏高的話,很可能是細菌性的感染,病理性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有:1、某些病毒性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風疹等。某些細菌性感染,如傷寒和副傷寒。2、血液系統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原發性粒細胞缺乏癥。3、脾功亢進。4、理化因素:如放射線,放射性治療,化學治療藥物,解熱陣痛藥物等,抗腫瘤類細胞毒性藥物等均可以引起白細胞減少。
2016-01-12 05:5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中性粒細胞比率低于正常,那么淋巴細胞占比會相對的增高,這個可能是近期有病毒性的感染所致1.中性粒細胞比率低于正常,相對淋巴細胞占比會相對的增高,常見于病毒性感染如近期有感冒等。2.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中的一種,是一種免疫應答細胞,比率是它在白細胞中所占的百分比。如果偏低,常見于病毒性感染。
2016-01-12 0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下面是相關的知識:成年人中性粒細胞參考值的正常范圍為:(2.0~7.0)×109/L,占白細胞總數的50%~70%,化驗單也可標記為0.50~0.701)生理性中性粒細胞增多:在生理(無疾病)情況下,血循環的外周血液中白細胞數在一定范圍內因人而異,可有個體的差異;同一個人,在一天當中也可有波動,一般下午較早晨為高,飽餐、情緒激動、劇烈運動、高溫或嚴寒等都能使白細胞(主要是中性粒細胞)暫時性升高。女性的經期、妊娠5個月以上及分娩時也可增高。生理性的增多都是一過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細胞質量的變化2)病理性中性粒細胞增多:引起中性粒細胞病理性增多的原因很多,大致上可歸納為反應性增多和異常增生性增多兩大類反應性增多可見于:①急性感染或炎癥:是引起中性粒細胞增多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化膿性球菌引起的局部炎癥或全身性感染最明顯;②廣泛的組織損傷或壞死;③嚴重外傷;④血管栓塞(心肌梗死、肺梗死)造成的局部缺血性壞死等使組織嚴重損傷者,在12~36小時內常見白細胞增高,以中性分葉核粒細胞增多為主;⑤急性溶血;⑥急性失血;⑦急性中毒可由化學物質、藥物中毒或生物毒素中毒所致;⑧惡性腫瘤異常增多生性增多可見于:①粒細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包括真性紅細胞增多癥、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和骨髓纖維化癥
2016-01-11 23: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中性粒細胞增多? 中性粒細胞增多定又為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絕對計數增加,比正常人群平均值多2個標準差以上,年齡大于1個月的兒童和各年齡組成人中性桿狀核和分葉核粒細胞計數大于7.5×10^9/L ,小于1個月的嬰兒大于26×10^9/L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