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網膜下腔出血需要怎么治療?
患病本次發病及持續時間:剛發病目前一般情況:頭痛病史:無以往診斷治療經過及效果:無<IMGsrc="http://www.120ask.com/UploadFiles/200802051945427107.jpg"0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于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急性期總的治療原則有以下幾方面: (l)一般療法:在急性期為了避免引起再次出血,要保持安靜,避免情緒激動,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用力排便、嚴重的咳嗽等.臥床休息,在急性期一般要求1個月. (2)嚴格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可同時應用降血壓藥和利尿藥,逐漸降低血壓,使血壓降低20%左右.原來血壓正常者,血壓可維持在正常的低水平,即收縮壓維持在12-14千帕(90-l04毫米汞柱). (3)降低顱內壓:為了降低顱內壓,預防腦疝,防止蛛網膜粘連,根據病情可用20%甘露醇加氟美松靜滴,這樣能加強脫水作用.氟美松對降低顱內壓和減輕蛛網膜粘連有作用.使用脫水、降顱壓藥時,應快速靜脈滴注,要求15-30分鐘滴完.視病情用藥l-2周.在用藥過程中,要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和心腎功能狀態. (4)腰穿放腦脊液療法:適用于原發性SAH,病情相對穩定的病人.病人頭痛、嘔吐較重,藥物療效差,可采取放出血性腦脊液的辦法,緩慢地放腦脊液,將顱內壓降至初壓的2/3即可.這既降低顱內壓力,又可減輕血液對腦膜的刺激,預防以后的蛛網膜粘連. (5)用止血藥物:抗纖維蛋白溶解酶類止血藥物,能預防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如6—氨基己酸能與纖溶酶原激活物質產生競爭性抑制,使纖溶酶原不能轉變為纖溶酶,從而使纖維蛋白不易被相對應的酶所破壞,因而可延遲血塊的溶解,也就是出血部位被纖維蛋白固定較牢固.常用6—氨基己酸、對羧基節胺、止血敏等,加入5%葡萄糖液250毫升內靜滴.止血藥需用多長時間,應視病情而異,通常用7-10天或稍長. (6)對抗腦血管痙攣:為了解除SAH所致的腦血管痙攣,可用異丙基腎上腺素、利血平,必要時可與利多卡因配合.目前多主張用鈣離子拮抗劑,如尼莫地平可阻止鈣離子的內流,擴張血管,解除動脈痙攣.用法:可在發病的第3天開始口服,每次30毫克,每日3次,用至3周或更長. (7)對癥處理:頭痛劇烈、煩躁不安,可肌注或曰服安定、魯米那、顱痛定或強痛定,常規用量,或視病情酌定.必要時用亞冬眠療法,或腰穿放腦脊液,以減輕癥狀.大便秘結者,以番瀉葉50克開水泡服,或開塞露納肛以通便. (8)防治感染,嚴重病人應給抗生素預防感染;若已感染者,應針對感染的程度及病原菌,給予相應的抗生素治療.如發病后即出現高熱,多為中樞熱,物理降溫為主.發病3一4日后體溫逐漸升高者,應考慮繼發感染所致,須積極抗感染. (9)手術治療:目前認為由腦動脈瘤和動靜脈畸形所致的SAH,一旦診斷確立,應爭取手術治療,以避免再發. 手術對象的選擇:①對輕度頭痛、頸強直或頭痛劇烈,但無定位體征者,應早期手術.②對神志模糊、煩躁不安、有局灶體征或淺昏迷伴偏癱、去大腦強直者,因多有明顯腦水腫或血管痙攣,先保守治療,待病情好轉后,擇期手術.若顱內有血腫,病情進行性惡化,應盡快手術減壓.③對深昏迷,有去大腦強直,生命體征不穩定者,因病情危重,不宜手術.
2016-01-12 20:4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現在主要配合醫生治療(1)指導患者在急性期臥床休息,取平臥位為好,以保證腦血流供給、減輕腦組織缺血狀況.(2)保持癱瘓肢體功能位置,幫助患者做患肢及關節的被動運動.(3)造成現在的癥狀表現,只有恢復大腦神經功能,病情才會明顯好轉,病情穩定后,鼓勵患者做主動鍛煉.盡早下床活動,從起床、患肢平衡、站立、行走進行訓練指導,逐步增加活動范圍和次數,最后幫助進行上下樓梯訓練,讓患肢得到運動,利于功能的恢復.可以通過純天然中藥治療比較好,中藥龜-龍腦康扶正固本,軟堅散結,補益肝腎補氣養血,滋陰培元直接作用于腦細胞,具有促進蛋白質合成抗腦皮質缺氧、改善腦能量代謝、加速腦血液循環,有利于病情盡快恢復。
2016-01-12 10:4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最少要囑絕對臥床休息30天。至于要恢復多久那等血全部吸收完全后在家修養半年左右,患者才能達到康復的效果。不過在家修養期間還是要患者避免劇烈運動,多吃對大腦有益的食物,要做好對患者的思想工作,保持患者的心情愉快。醫生詢問:
2016-01-12 07:2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