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類風濕的話一般是指以肌肉、關節疼痛為主的一類疾病,一般是會侵犯小關節導致關節炎的 西醫治療主要為非甾抗炎藥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劑環磷酰胺及激素來治療,還可以使用抗風濕藥青霉胺,結合適當的理療,注意保暖,中藥的話可以選擇雷公藤
2016-01-13 02:5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布氏桿菌?。ú顭?、馬耳他熱、地中海熱或直布羅陀熱)是由布氏桿菌引起的一種感染。布氏桿菌病可由直接接觸受染動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飲用未經消毒的牛奶、羊奶或食入含有活的布氏桿菌的奶制品(如黃油和奶酪)而引起。罕有人與人間傳播者。本病以農村較多,是肉制品加工者、獸醫、農民和牧民的職業病。癥狀在細菌感染后5天到數月出現,通常為2周。特別在疾病早期階段變動較大。起病以寒顫和發熱、嚴重頭痛、身痛、感覺不適,偶然有腹瀉而突然發病。亦可以輕微不適感、肌痛、頭痛、項背部疼痛等癥狀而隱匿起病。如疾病發展,至傍晚體溫可達40~40.5℃然后逐漸下降,到清晨回復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時有全身出汗。典型病例此種間歇發熱持續1~5周,其后2~14天內癥狀可大部或完全消失,之后又再度出現發熱。此種反復可僅出現一次,但多數病人發展為慢性布氏桿菌病,在數月或數年內反復出現發熱和消退。早期過后,常出現嚴重的便秘、厭食、體重下降、腹痛、關節痛、頭痛、背痛、乏力、易激動、失眠、抑郁和情緒不穩定等癥狀。最后淋巴結、脾臟和肝臟可發生腫大。沒有并發癥的布氏桿菌病患者通常2~3周后恢復。并發癥較罕見,但可感染心臟、腦和腦膜,以及引起神經、睪丸、膽囊、肝臟和骨的炎癥。慢性病例通常導致長期健康不良,但本病罕有致死者。診斷如果一個患者有與感染動物或動物產品如未消毒的牛奶接觸歷史,醫生可懷疑診斷布氏桿菌病。診斷可取病人的血,偶爾亦可取腦脊液、尿或組織送實驗室培養出病原菌而確定。亦可用血清學試驗檢測高滴度的布氏桿菌抗體。預防和治療對年齡不大的人應避免食用未消毒的牛奶和奶酪可預防布氏桿菌感染,接觸活的或宰殺動物的人應戴眼罩或眼鏡以及橡皮手套,應將自己皮膚上的割傷包扎好。消毀受染動物和免疫年幼的健康動物能有助于預防感染的擴散。應用單一抗生素時復發很常見,故常給予抗生素聯合治療。多西環素或四環素加每日注射鏈霉素可降低復發的危險。小于8歲的兒童可給予復方磺胺甲基異唑加鏈霉素或利福平,因為四環素可以損害兒童的牙齒。嚴重病例可給予皮質類固醇如強的松。有嚴重肌痛的患者可能需要一種強力的鎮痛劑,如可待因。
2016-01-12 11:1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