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我的女兒出生時臍帶繞徑,現在11歲了還不會說話,只會微弱的叫出爸爸和媽媽,到過好多醫院,采用過針灸、中藥、各種方法,都沒有什么明顯療效,把家里都拖垮了,身心疲憊,失去信心,但是看到女兒的樣子,我心如刀絞、是分痛苦,大夫請你給我出個主意救救我的女兒。腦袋、身體各部位比正常孩子的瘦小,智商低下。孩子不會說話,身體瘦,智力低下,出生時缺氧窒息,有的醫生說是受孕時先天精血不足造成,看了好多醫院沒有效果。她的意識、理解能力還是有的,尤其我上班時,快要走時,我拿起衣服她就會把車鑰匙給我拿出來。我想了解現在醫學界,就沒有治療好的腦癱例子嗎、尤其是現在兒童年齡大的。現在好多醫院總是讓我過去,可我知道沒錢是不會給我孩子治療的,可是錢已經借了好多了,家里一貧如洗,,但醫院還是沒有什么治療效果,不用負什么責任,可我已經承受不了了。其實我就想徹底了解是否還有希望,現在醫學是否能治療好這種病,或者只是長時間治療的方法不敢可定的能治療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建議檢查一下有無包莖或粘連等情況。所謂包莖是因包皮和陰莖頭發生粘連,使包皮不能向上翻,露不出尿道口和陰莖頭,或包皮口過緊狹小。2歲以內的嬰幼兒如有這種現象不算病,有的小兒雖然包皮覆蓋著陰莖頭,但輕輕上翻可以露出尿道口及龜頭。此種情況叫包皮過長。有包莖的小兒尿不易排凈,大量尿垢堆積在包皮內,刺激包皮發炎,產生粘連,就更加重尿道口狹窄,小便時龜頭前鼓起一水泡,尿不成線,只能滴尿。因此,病兒經常憋的哭鬧不止,非常痛苦。長期排尿困難還可造成腎臟和膀胱的逆行感染,包皮尿垢刺激常有尿道口發炎,長期刺激還可導致陰莖癌,所以發現孩子有包莖時要及時到醫院診治。對包皮過長的孩子,應經常翻開包皮洗沖,包皮內要保持清潔衛生,這樣可減少和避免包莖的發炎。
2016-01-13 07:3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這個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具體影響多大,是說不準的,主要看孩子自己的體質和排毒功能的強弱您這個既然已經染過了頭發,那么建議暫停哺乳,多喝點水,至少72小時內不能哺乳。
2016-01-13 02:1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中醫認為多由小兒腎氣不足、下元虛冷或病后體弱、脾肺氣虛不攝,或有不良習慣所致。非處方中成藥選用應按以下二型辨治: 1.若表現為夜間遺尿、怕冷喜熱、面色蒼白、體弱多病、夜間不易叫醒、小便清長、舌淡等,此為腎氣不足遺尿,治宜補益腎氣、溫腎散寒。可選用縮泉丸(由益智仁、烏藥、山藥組成),每次3~6克,1日2次,溫開水送服,3歲以內小兒酌減。也可選用遺尿散(由萆?、益智仁、朱砂組成),每天1次,3~6歲小兒每次3克,7歲以上每次5克,均用溫開水送服,3歲以內小兒酌減。 2.若表現為小便次數多、面色黃白無光澤、易于感冒、體弱無力、愛長出氣、食欲差、腹脹、大便偏稀或有脫肛、舌淡等,此為脾肺氣虛遺尿,治宜健脾益氣。可選用補中益氣丸(由黃芪、黨參、甘草、白術、當歸、升麻、柴胡、陳皮組成),3~6歲小兒每次3克,7~11歲每次6克,12歲以上每次9克,均為1日3次,溫開水送服,3歲以內小兒酌減。也可選用參芪膏(由黃芪、黨參組成),3~6歲小兒每次5克,7歲以上每次9克,用溫開水化服,3歲以下小兒酌減。建議在醫生指導下中醫治療.
2016-01-12 21:5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小孩發燒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是不是白天運動量太大出汗后涼到背部了引起半夜發燒,這個時候你可以用溫水擦洗寶寶全身,特別是胳膊窩下,不能把寶寶捂的太緊,給小孩吃點退燒沖劑,隨時用體溫計測試她的體溫,喝完藥后如果很快就出汗那就好了,表示她在散熱,應該很快就退燒的.散熱出汗后一定記得要小孩換干燥的衣服,不然小孩會不舒服的.
2016-01-12 20: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考慮孩子是否缺鈣,是否有喂奶不好孩子的情況建議觀察看看,吃奶咋樣,大便是否正常的如果是正常,考慮可能是孩子缺乏維生素D吃點小兒伊可新嗎,促進鈣吸收
2016-01-12 10:0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智能障礙? 人的智能有高低之分,這是因為個體的遺傳素質和后天的教育環境與社會實踐不同的結果。遺傳賦予個體智能發展的潛在可能性,但智能的實際發展和有效地發揮則依賴于個體的教育與學習,依賴于個體的主觀努力與實踐。由于先天稟賦的差異,所以有些個體從小就表現出優異的智慧,的些被稱為“神童”。如果個體有健全的遺傳素質,但沒有學習和訓練,或者處于環境剝奪的情況之下,那么,智能就不能得到實際的發展。有些即使幼年被視為“神童”后來卻未見預期的發展,或許就是這個緣故。智能障礙(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disorder)是指在智力能力功能和適應行為方面發生存在實質性限制的一種障礙。主要表現在概念、社交和應用的適應能力方面(美國AAMR2002年智能障礙定義)。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