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的具體癥狀有哪些?
得了急性乳腺炎,后來給寶寶斷奶有六七個月又復發了,出現乳頭溢出膿水,有難聞的味道,到醫院檢查吃藥后沒事了,可乳房里面的疙瘩一直沒有消下去,反而越來越多,現在一碰都很疼,請問乳腺炎的具體癥狀有哪些?謝謝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后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于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的開始最為常見。乳腺炎的癥狀有:1.急性單純乳腺炎初期主要是乳房的脹痛,局部皮溫高、壓痛,出現邊界不清的硬結,有觸痛。 2.急性化膿性乳腺炎局部皮膚紅、腫、熱、痛,出現較明顯的硬結,觸痛更加,同時病人可出現寒戰、高熱、頭痛、無力、脈快等全身虛狀。此時腋下可出現腫大的淋巴結,有觸痛,化驗血白細胞計到升高,嚴重時可合并敗血癥。 3.膿腫形成由于治療措施不得力或病情進一步加重,局部組織發生壞死、液化,大小不等的感染灶相互融合形成膿腫。膿腫可為單房性或多房性。淺表的膿腫易被發現,而較深的膿腫波動感不明顯,不易發現。如果乳腺炎病人全身癥狀明顯,局部及全身藥物治療效果不明顯時,要注意進行疼痛部位的穿刺,待抽出膿液或涂片中發現版細胞來明確膿腫的診斷。預防哺乳期乳腺炎 乳腺(乳頭、乳暈)炎,是產婦常見的疾病,并嚴重地影響母嬰雙方的健康。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由于認識問題,多數輕防重治。本病是可以預防的,病后要防變,能得到控制。 l.妊娠期的乳房衛生極為重要,從孕后6個月開始,每天用清潔水或中性肥皂水擦洗乳頭、乳暈,或用白酒(75%酒精也可)棉球蘸涂乳頭及乳暈,以提高局部的抵抗力。 2.對先天乳頭畸形的,在孕后(其實是愈早愈好)加以矯正。可用小酒蠱扣在乳頭上,外用市帶固定;或用吸奶器吸出,每日1~2次,或行乳房按摩,或用手輕柔的牽拉等。 3.一定要保持乳汁通暢,乳汁淤積是引發乳房炎的重要因素,絕不可忽視。如定時哺乳,每次將乳汁吸盡,如吸不盡,可用吸乳器或按摩擠出,以使乳汁盡量排空。如乳汁過稠,塌發生凝乳阻塞乳管,要多進湯液飲食。 4.情緒要好,負性情緒易引起內火,中醫說的肝郁氣滯,也能造成積奶。家庭成員要多關照與慰藉產婦,個人樂觀更為現實。 5.對已有乳頭皸裂者要積極治療,絕不可小視。 6.對機體其他的感染病要妥善的治療。 7.要注意乳嬰的口腔衛生,如口腔有病除治療外改用喂奶法。 8.不要養成乳嬰含乳頭睡眠習慣,注意哺乳姿勢。 9.一旦發現乳房有異常變化,應即時處理,以免病情發。 10.多飲用液體,使乳汁變稀,減少淤滯,利于乳汁排出。
2016-01-13 02:0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有乳房刺痛.有腫塊.情緒易激動.你說的這情況可能是存在肝氣郁結了,可吃些逍遙丸和乳安片.
2016-01-12 20:4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乳腺炎的具體癥狀有哪些?乳腺炎是乳腺濾泡的急性,慢性,化膿性炎癥.病因乳頭或乳腺創傷,咬傷,擦傷后病原菌由乳頭上行造成感染,斷奶后乳汁滯留刺激乳腺造成.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血源性感染,如子宮內膜炎繼發.癥狀急性乳腺炎,乳腺局部可出現腫脹熱痛,觸診乳腺有硬塊,抗拒感,拒絕哺乳,擠壓乳頭可有血液及絮狀乳汁(此時仔貓食后可出現胃腸炎癥狀).患貓有全身性反應,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少等癥狀.慢性乳腺炎,全身癥狀不明顯,可見有乳腺變硬,增生,擠壓乳頭可有少量水樣乳汁或無乳.慢性乳腺炎可轉為乳腺腫瘤.治療有條件的獸醫院應用乳汁做藥敏試驗,選用高敏藥物進行治療.①可選用青霉素6萬單位/千克體重,鏈霉素5萬單位/千克體重,混合肌肉注射,2次/日,連用5-7天.也可選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如慶大霉素,卡那霉素,氯霉素,四環素等.②有全身癥狀的可給予補糖,補堿,補液.對于急性炎癥的乳腺炎可用冰袋進行冷敷;慢性炎癥的乳腺炎可用25%硫酸鎂液用毛巾進行熱敷.也可用紅外線或IDP(特定電磁波普治療器)照射患部.③對于乳腺增生較重的病例,可進行乳腺切除術和卵巢摘除術.自療注意事項(1)未病先防,妊娠后期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如乳頭內隱者,洗后輕揉,按摩,牽拉乳頭.(2)產后用桔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3天,可防止乳汁郁滯.(3)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注意乳頭清潔.(4)如乳汁過多,嬰兒吃不完,可在哺乳后用吸乳器或用手按摩,擠壓,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積.(5)用三角巾或乳罩托起患乳,避免撞擊,擠壓腫塊.(6)如有乳頭擦傷,皸裂或身體其他部位有化膿性感染時,均應及時治療.前者在治療的同時,應用吸乳器吸出乳汁,放入奶瓶內喂養乳兒,以免因吮吸而進一步損傷乳頭.(7)乳腺炎的成膿期,應少吃有“發奶”作用的勞腥湯水,以免加重病情.(8)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綠豆,鮮藕,金桔餅等.海帶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也可多吃些.(9)保持情緒舒暢.自治療法(1)四逆散,每日2次,每次服9克.用于急性乳腺炎初期.(2)牛黃解毒片,每次服2片,每日3次.用于急性乳腺炎.(3)連翹敗毒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用于急性乳腺炎成膿期.(4)乳瘡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用于急性乳腺炎成膿期.(5)人參養營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于用急性乳腺炎潰破后期氣陰兩傷者.2.驗方自療法急性乳腺炎初期應以清熱解毒,得氣活血,和營通乳為主.可選用以下方劑:(1)決明子6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3天.(2)鹿角粉6克,每日2次,黃酒送服.(3)蒲公英60克,紫地丁30克,野菊花3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4)露蜂房30克,生甘草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急性乳腺炎成膿期應以清熱解毒,托里透膿為主.可選用以下方劑:(5)全瓜萎15克,牛蒡子20克,天花粉15克,生山梔10克,金銀花30克,黃芩15克,皂角刺10克,陳皮12克,連翹15克,甘草10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6)金銀花30克,桔核15克,荔枝核15克,蒲公英30克,鹿角霜15克,連翹15克,皂角刺12克,川芎12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急性乳腺炎潰破期應以清熱解毒,調理氣血為主.可選用下面方劑:(7)生黃芪30克,全當歸15克,金銀花30克,連翹15克,牛蒡子15克,穿山甲10克,皂角刺10克,赤芍12克,用水煎服,每日2次.3.飲食自療法(1)豬蹄1只,黃花菜25克,燉熟后不加佐料食之,每日1次.用于乳腺炎初期未成膿者.(2)乳鴿1只,黃芪30克,枸杞子30克.將乳鴿洗凈,黃芪,枸杞子用紗布包好與乳鴿同燉,熟后去藥渣,吃鴿肉飲湯.用于乳腺炎潰破后康復期.(3)粳米100克,蒲公英50克.將蒲公英煎水取汁,加粳米煮粥,每日分服.用于乳腺炎潰破后膿盡余熱者未清者.(4)蔥須不限量,枯礬少許,將蔥須洗凈,切碎放入枯礬同搗為泥,捏成小丸如黃豆大,每服4丸,每日2-3次,服后微發汗.本方治乳瘡,具有消腫散瘀,行氣活血的作用.(5)鮮大蔥250克,將蔥洗凈,切碎,搗爛取汁1杯,加熱頓服.每日服1次,可連續服用.本方用治婦女乳生癰瘡,紅腫熱痛,具有解毒,散熱,消腫之功效.(6)鮮蔥須不拘多少,枯礬用量斟酌與蔥須能搗成丸即成,先將蔥須洗凈切碎,再和枯礬同搗如泥.搗時,枯礬須逐漸增入,以防濕干不勻.搗勻后摶為丸,如黃豆大.每次服4丸,白開水送下,每日服2-3次.服后微發汗.本方用治乳瘡.服此丸后,有時發生心煩不安現象,是藥力所致,片刻即安.以上是對“乳腺炎的具體癥狀有哪些?”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2 19:4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乳腺炎是乳腺濾泡的急性,慢性,化膿性炎癥.病因乳頭或乳腺創傷,咬傷,擦傷后病原菌由乳頭上行造成感染,斷奶后乳汁滯留刺激乳腺造成.常見的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大腸桿菌等.血源性感染,如子宮內膜炎繼發.癥狀急性乳腺炎,乳腺局部可出現腫脹熱痛,觸診乳腺有硬塊,抗拒感,拒絕哺乳,擠壓乳頭可有血液及絮狀乳汁(此時仔貓食后可出現胃腸炎癥狀).患貓有全身性反應,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食欲減少等癥狀.慢性乳腺炎,全身癥狀不明顯,可見有乳腺變硬,增生,擠壓乳頭可有少量水樣乳汁或無乳.慢性乳腺炎可轉為乳腺腫瘤.自療注意事項(1)未病先防,妊娠后期常用溫水清洗乳頭,如乳頭內隱者,洗后輕揉,按摩,牽拉乳頭.(2)產后用桔核30克,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3天,可防止乳汁郁滯.(3)養成定時哺乳的習慣,注意乳頭清潔.(4)如乳汁過多,嬰兒吃不完,可在哺乳后用吸乳器或用手按摩,擠壓,使乳汁排出,防止淤積.(5)用三角巾或乳罩托起患乳,避免撞擊,擠壓腫塊.(6)如有乳頭擦傷,皸裂或身體其他部位有化膿性感染時,均應及時治療.前者在治療的同時,應用吸乳器吸出乳汁,放入奶瓶內喂養乳兒,以免因吮吸而進一步損傷乳頭.(7)乳腺炎的成膿期,應少吃有“發奶”作用的勞腥湯水,以免加重病情.(8)宜多吃具有清熱作用的蔬菜水果,如番茄,青菜,絲瓜,黃瓜,綠豆,鮮藕,金桔餅等.海帶具有軟堅散結的作用,也可多吃些.
2016-01-12 18: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膿性感染,包括乳頭炎、乳暈炎及乳腺炎。最常見于哺乳期,尤其是初產婦。有文獻報道急性乳腺炎初產婦患病率為50%,初產婦與經產婦之比為2.4:1。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但以產后3—4周最為常見,故又稱產褥期乳腺炎。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多見,其次是鏈球菌,如不及時處理,則發展為蜂窩織炎、化膿性乳腺炎或乳腺膿腫。發病率為2.9%~4.8%。乳汁淤積和細菌入侵是兩大發病原因,前者主要由于乳頭過小或內陷、乳汁過多和乳管不通致排空不暢所致;入侵細菌多來源于乳頭皮膚的破損、不良哺乳習慣、嬰兒口腔炎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