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醫生診斷有差異,是心氣虛嗎能治好嗎
去醫院兩個大夫看出的病癥有差異,都說我脾虛腎虛氣虛,差異在于說我內臟虛有區別,我經常出汗,夏天在外邊走一圈就跟洗澡了一樣,輕量運動也出汗,氣虛和心氣虛都容易出汗,那我是不是心氣虛呀.心氣虛能治好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林躍家 主治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七醫院
三級甲等
中醫科
-
出汗多且醫生診斷有差異,是否為心氣虛需綜合判斷。心氣虛是中醫病癥,多因稟賦不足、勞傷過度、久病失養等導致。其能否治好取決于病情輕重、治療方法及個人體質等。 1. 病因:稟賦不足,即先天體質較弱;勞傷過度,如長期勞累、用腦過度;久病失養,患病后調養不當;年高體弱,身體機能自然衰退;情志失調,如長期焦慮、抑郁等。 2. 癥狀:除多汗外,還常有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胸悶等表現。 3. 診斷:需結合脈象、舌象及其他癥狀綜合判斷。脈象多為細弱,舌淡苔白。 4. 治療:以益氣養心為主。可選用中藥如歸脾湯加減,常用藥物有人參、黃芪、白術、炙甘草、當歸等。也可通過針灸、按摩等中醫療法輔助治療。 5. 調養: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過度勞累;飲食有節,多吃益氣食物,如山藥、大棗等;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總之,對于出汗多懷疑心氣虛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遵醫囑進行治療和調養,多數患者可得到改善。
2025-03-12 12:5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指由發汗、瀉下太過,或勞心過度,心氣耗損或年老臟氣日衰、病后體虛所致。表現為心悸,氣短(活動時加劇),自汗,胸悶不舒或痛,面色蒼白,體倦乏力,舌質淡,舌體胖嫩,苔白,脈虛等。治宜益氣養血為主。治療多用四君子湯加黃芪以益氣,加酸棗仁、遠志、柏子仁、五味子等以養心安神。氣虛,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御、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養,或勞傷過度而耗損(“勞則氣耗”),或久病不復,或肺脾腎等臟腑功能減退,氣的生化不足等所致。氣虛的病理反映可涉及全身各個方面,如氣虛則衛外無力,肌表不固,而易汗出;氣虛則四肢肌肉失養,周身倦怠乏力;氣虛則清陽不升、清竅失養而精神萎頓,頭昏耳鳴;氣虛則無力以率血行,則脈象虛弱無力或微細;氣虛則水液代謝失調,水液不化,輸布障礙,可凝痰成飲,甚則水邪泛濫而成水腫;氣虛還可導致臟腑功能減退,從而表現一系列臟腑虛弱征象。
2016-01-13 11: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建議您采用中醫的治療方式來健脾,多休息與適度運動相結合,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可以服用健脾丸治療平時注意多吃小米飯等健脾食品.祝你健康
2016-01-13 10:3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心氣虛的表現為心慌、氣短、乏力、脈快或慢。如伴心陽虛則手足冷、畏寒、面色白。心氣虛者可用人參、黃芪、肉桂。心氣虛證是臨床常見的、病勢較緩、病情較輕的證候。多因稟賦不足、心氣素虛;年邁體衰、臟氣漸弱;勞倦思慮過度,耗傷心氣;或由久病氣血雙虧,心氣乏源;或因誤汗、過汗、汗出過多,心氣隨之而泄,導致心氣不足。其證屬虛,病位主要在心。日久可影響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極易造成瘀血、痰濁等病理產物的發生。精神及生活護理較為重要,要使病人克服急躁、驚恐、焦慮的不良情緒。病人居處的環境應安靜,嚴禁喧嘩,且應空氣新鮮,干凈舒適,以保證病人能安靜休息。
2016-01-13 07:4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可以服用生脈飲,玉屏風散,補中益氣丸治療!!
2016-01-13 05:3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