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怎么治療
B超,肝切面形態正常,肝內光點分布不均,內未見局限性異常回聲,門靜脈主干內徑1.2cm,膽囊切面內徑4.3*2.0cm,壁光滑,內未見異常回聲。脾厚3.3cm,雙腎切面形態大小正常,集合系統光點群未見分離,內未見異常回聲。雙側輸尿管未見擴張。總膽紅素55.3直接膽紅素17.5間接膽紅素37.8谷丙轉氨酶16谷草轉氨酶19總蛋白69.2白蛋白50.7球蛋白18.5白球比2.74尿素4.74尿酸370.5肌酐86.5血糖5.42總膽固醇4.36甘油三酯0.50乙肝二對半全陰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黃疸是因血清膽紅素升高而引起皮膚及鞏膜黃染.新生兒膽紅素代謝具有一些特點,概括地說新生兒膽紅素形成相對較多,而對膽紅素的代謝,排泄功能又較低,所以大部分新生兒在生后一定時期里會發生生理性黃疸,有病時亦容易出現黃疸.生理性黃疸的特點:(1)在生后2~3天起出現并逐漸加深,在第4~6天為高峰,第2周開始黃疸逐漸減輕.(2)黃疸有一定限度,其顏色不會呈金黃色.黃疸主要分布在面部及軀干部,而小腿,前臂,手及足心常無明顯的黃疸.若抽血測定膽紅素,足月兒在黃疸高峰期不超過12毫克/分升,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分升.(3)足月兒的生理性黃疸在第2周末基本上消退,早產兒黃疸一般在第3周內消退.(4)小兒體溫正常,食欲好,體重漸增,大便及尿色正常.有很多原因可使新生兒發生病理性黃疸.有下列表現之一時常揭示黃疸為病理性:(1)黃疸出現得早,生后24小時內即出黃疸;(2)黃疸程度重,呈金黃色或黃疸遍及全身,手心,足底亦有較明顯的黃疸或血清膽紅素大于12~15毫克/分升;(3)黃疸持久,出生2—3周后黃疸仍持續不退甚至加深,或減輕后又加深;(4)伴有貧血或大便顏色變淡者;(5)有體溫不正常,食欲不佳,嘔吐等表現者.有病理性黃疸時應引起重視,因為它常是疾病的一種表現,應尋找病因.此外未結合膽紅素濃度達到一定程度時,會通過血腦屏障損害腦細腦(常稱核黃疸),引起死亡或有腦性癱瘓,智能障礙等后遺癥.所以一旦懷疑小兒有病理性黃疸,應立即就診.新生兒病理性黃疸的主要原因:1.細胞破壞增多:常見因母親與胎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兒溶血病或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后者在我國廣東,廣西,四川等省較多見.新生兒紅細胞增多癥,頭顱血腫或其他部位出血亦使紅細胞破壞增加,引起黃疸.2.感染:有一些細菌,病毒感染可引起黃疸.感染可發生在宮內或出生后.敗血癥,泌尿道感染時黃疸發生率較高.3.出生時窒息,缺氧或生后胎糞排出延遲者,黃疸往往較深.4.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克汀病)患兒的黃疸消退常延遲.5.母乳性黃疸:約占母乳喂養的0.5~1%,目前認為這類母乳中含有一種物質,對膽紅素的結合過程有抑制作用,并能促進膽紅素自腸道吸收.其表現為生理性黃疸遲遲不退,在第2周末黃疸反達高峰,歷時1~2個月才退清.雖然黃疸較深而持久,但小兒并無其他異常,如暫停母乳2—3天,黃疸會明顯減輕,再哺母乳,黃疸可有些加深但不會達到原先的程度.母乳性黃疸不會造成不良后果,診斷明確后不要終止母乳喂養.生理性黃疸一般毋需處理.生后較早地開始進食可以使胎糞較早排出,而且建立腸道的正常菌群,從而減少膽紅素自腸道吸收,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黃疸.新生兒有黃疸時要避免使用磺胺藥,阿斯匹林和含苯鈉酸鈉的藥物,因這些藥物有利于核黃疸的發生.紅細胞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陷時很多具有氧化作用的藥物(如維生素K3,K4,磺胺類,呋喃類)不能使用.病理性黃疸者應送醫院診治,除了治療基本疾病外,尚可選用照療法,中藥,口服魯米那及可那明或換血療法,以降低血清膽紅素的濃度,治療方法由醫生來定.
2016-01-13 20:19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由于結石和肝、膽、胰腫瘤以及其它炎癥,致使膽道梗阻,膽汁不能排入小腸,就可造成肝后性黃疽。常見疾病包括:化膿性膽管炎、膽總管結石、胰頭癌、胰腺炎、膽管或膽囊癌。膽管結石:較多見于中年婦女,常有反復發作急性腹絞痛史,并放散至肩背部,黃疸與腹痛發作有關,呈間歇性。堿性磷酸酶、膽固醇、γ-谷氨酰轉肽酶等增高,膽道造影可有結石顯影。胰、膽腫瘤:老年人多見。
2016-01-13 16: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大部分寶寶在生后3天左右會出現黃疸,是生理學的黃疸,一般14天左右消退,是不用做什么處理的,預后也是良好的。4=如果出生24小時出現黃疸,黃疸程度深,進展快,后消退后有出現黃疸的情況,則考慮是病理性黃疸,如果您對寶寶的情況拿不定的時候,建議去看醫生以免耽誤病情。
2016-01-13 10:2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黃疸是新生兒期常見的一種現象.在足月產的新生兒中,其發生率約為50~75%,而在早產兒中發生率則可能更高些.據統計,90%以上的新生兒都可有不同程度的黃疸.其中大多數是無害的,是新生兒的一種生理現象,稱為生理性黃疸,對于這類黃疸是不必過分緊張的.另一方面,黃疸又可能是多種疾病的一個重要的癥狀,嚴重的黃疸尚可引起膽紅素腦病.核黃疸,往往造成新生兒死亡或留下終生的嚴重的神經系統后遺癥,這類黃疸被稱為病理性黃疸,對于這類黃疸不能忽視.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與病理性黃疸: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生后第2~3天,表現為輕度的皮膚黃染,呈黃紅色帶有光澤,進展較慢,至生后第4~6天時最為明顯.但其血清膽紅素的最高限值不超過每分升12毫克(早產兒不超過15毫克),多于生后7~10天逐漸消退;一般足月兒完全消退的時間不超過2周,早產兒不超過4周.除了黃疸以外,沒有貧血或肝脾腫大,新生兒的一般情況良好.而病理性黃疸的特點是:①黃疸出現較早,生后24小時內即可出現;②黃疸程度較深,呈土黃色或黃表紙色,血清膽紅素濃度超過上述正常生理的最高限值;③黃疸進展迅速,一天中早午晚可見黃疸顏色有加深的表現,或黃疸遲遲不退,或有退后重現的現象;④尚有其它疾病的伴隨癥狀.另外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母乳也可以引起新生兒黃疸,母乳因含有使膽紅素代謝發生異常的物質,故可使嬰兒出現高膽紅素血癥及其黃疸持續時間延長,其特征是生理性黃疸持續不退,可持續1~3個月,但無其他癥狀,嬰兒生長發育正常.如停喂母乳48小時,則血中膽紅素水平便可下降,再食母乳又可回升,但不會升至以前的水平.如血中膽紅素過高或黃疸較深(超過每分升20毫克時),可停喂母乳2~4天,改用人工喂養,否則不必停止母乳喂養.
2016-01-13 09: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您好,一般患有黃疸疾病的人群大多數都是新生兒比較多見的,建議帶孩子到當地正規醫院檢查屬于什么性質的黃疸,如果是病理性,請尊醫囑以藥物進行對癥治療就可以的.
2016-01-13 08:27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