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首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我來給你談談“慢性肺心病”的問題。慢性肺心病,多數是由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并發肺氣腫的結果。防治這些疾病是肺心病最有力的治療措施,而肺心病的心肺功能衰竭,主要是由于呼吸系統急性感染而引起的。因此,它的治療方法不同于其它心力衰竭的治療,有效地控制感染是治療肺心病的中心環節,常選擇比較敏感性抗生素,足量使用,目前仍以青霉素和鏈霉素為首選。病人如有浮腫,給予適量利尿劑及補充鉀鹽,還可選用血管擴張藥(消心痛、心痛定、哌唑嗪等)減輕心臟的負擔。如果仍不能控制心力衰竭,可以考慮小劑量的洋地黃制劑。慢性肺心病病人,注意給予氧氣治療,也可收到很多的療效。對輕、中度缺氧或恢復期患者,可給予間歇吸氧治療,在1小時治療中,吸30分鐘,休息30分鐘,或每晚睡前,吸20--30分鐘的氧氣。重度缺氧者,用持續低流量給氧或面罩吸氧。為了改善肺功能,可應用膽茶堿,氨茶堿、喘定、舒喘靈等藥物,解除支氣管痙攣,還可選用超聲霧化器進行霧化治療,促進排痰1)“肺心病”患者日常注意原則: 1.飲食要有節制。肺心病病程長,消耗大,同時由于右心功能不全致胃腸道淤血,影響消化與吸收,使食欲減退。所以應給患者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的飲食,應多食用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以補充蛋白質。要注意少食多餐,這樣既保證了營養供給,又不致加重胃腸負擔。 2.注意五味調和。飲食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之分,不同的疾病對五味有不同的禁忌。如呼吸困難、咳嗽者應忌食辣品;伴心功能不全者宜低鹽飲食;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的患者,應進低脂飲食。中醫講,過食肥甘厚味,易助濕、生痰、化熱;過食生冷食物,易損傷脾胃陽氣,以致寒從內生;偏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又能使腸胃積熱,內生火熱毒邪。所以決不能單純按個人嗜好而偏食。當然,烹調也要講究五味調和,使飲食飯菜美味適口,以增加患者的食欲。 3.中醫講,飲食要與病情寒熱相適應。疾病有寒證熱證之分,飲食也應注意與寒熱相應。肺心病緩解期多為肺、脾、腎陽氣虛弱的虛寒證候,故宜吃溫熱的飲食,忌生冷咸寒飲食;急性發作期多有痰熱之邪,應忌辛溫燥熱和肥甘厚味之品。 4.肺心病患者飲食應以清淡素食為主。中醫歷來主張素食養生,百姓常說“魚生火,肉生痰,青菜蘿卜保平安”。當今世上許多長壽老人的養生秘訣,大多也是以素食為主。 肺心病患者體力差,活動少,易發生便秘,又由于消化功能障礙,食肉食則不易消化。因此,應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2)以下介紹幾則成功治療“肺心病”的食療藥膳: 1.取經霜白蘿卜適量,水煎代茶飲。蘿卜有下氣、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肺心病痰多者。 2.用生姜汁適量,南杏仁15克,核桃肉30克,搗爛加蜜糖適量,燉服。本方具有溫中化痰、補腎納氣作用。肺腎氣虛者適宜用本方。 3.取黑芝麻15克,生姜15克,瓜蔞12克。水煎服,日服1劑。本方具有潤肺清肺、溫中化痰的作用。適用于老年慢性肺心病人常食。 4.用炒白芥子6克,炒蘿卜子9克,橘皮6克,甘草6克。水煎服。本方適用于肺心病急性發作時服用。 5.取紫菜15克,牡蠣50克,遠志15克。水煎服。本方有祛痰、清熱、安神之功。適用于夜間咳嗽重的病人。 6.用牛肺150--200克切塊,糯米適量。文火燜熟,起鍋時加入生姜汁10--15毫升,拌勻調味服用。牛肺乃血肉有情之物,以臟養臟。本方適用于肺虛咳嗽的病人。 7.取人參3--6克,核桃5枚。加水適量,煎湯服用。本方有健脾益氣、補益肺腎之功效。用于咳而少氣、自汗、乏力、食少納呆者。 8.用蘇子12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先將蘇子洗凈,搗碎,與粳米、冰糖一同入鍋內,加水適量,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為文火煮成粥,每日分早晚二次溫服。本方具有健脾燥濕、化痰止咳之功效。適用于咳嗽痰多、胸悶納呆者。 9.取款冬花12克,冰糖10克,放入盅內,加適量水,隔水燉,去渣飲糖水。本方可起到益氣養陰,潤肺止咳的作用,適用于咳嗽氣短,自汗盜汗者。 10.用冬蟲夏草10克,鮮胎盤1個,放入盅內,加水適量,隔水燉熟服之。具有溫補脾腎之功效。本方適用于喘咳遇冷加重,四肢不溫者。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以上回答如果滿意,請不要辜負我的一片好意,及時點擊“采納為答案”。
2016-01-14 01:4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高,致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肺心病在我國是常見病,多發病.十年前據在全國調查了二千多萬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為0.4%.1992年在北京,湖北,遼寧某些地區農民中普查了十萬余人,肺心病的平均患病率為0.47%,基本與前相似.居住在高原(如東北,華北,西北),日照不足又過于潮濕的西南地區及抽煙的人群患病率為高,并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高,91.2%以上患者年齡在41歲以上.男女性別無明顯差異.隨職業的不同患病率依次為工人,農民及一般城市居民.患病率最高可達15.7%~49.8%.本病占住院心臟病的構成比為46%~38.5%.多數地區占第3,4位,1980~1989年的構成比僅2.49%,占第8位,這與冠心病,心肌炎發病率與收治率例數增高有關.在氣候嚴寒的北方及潮濕的西南地區則為首位.(一)緩解期治療是防止肺心病發展的關鍵.可采用①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縮唇呼氣以改善肺臟通氣等耐寒及康復鍛煉.②鎮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對癥治療.③提高機體免疫力藥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過期麻疹減毒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和(或)霧化吸入,每次2~4ml,每周二次,或核酸酪素口服液10ml/支,3次/d,3~6月為一療程.氣管炎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核糖核酸,胎盤脂多糖肌肉注射,人參,轉移因子,左旋咪唑口服等.④中醫中藥治療,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證候為肺氣虛,其主要表現為肺功能不全.治療上宜扶正固本,活血化瘀,以提高機體抵抗力,改善肺循環情況.可選用黨參,黃芪,沙參,麥冬,丹參,紅花等.對緩解期中患者進行康復治療及開展家庭病床工作能明顯降低急性期的發作. (二)急性期治療 1.控制呼吸道感染是發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故需積極應用藥物予以控制.目前主張聯合用藥.宜根據痰培養和致病菌對藥物敏感的測定結果選用,但不要受痰菌藥物試驗的約束.未能明確何種致病菌時,可選用青霉素160萬~600萬u/d,肌肉注射或慶大霉素12萬~24萬u/d,分次肌肉注射或靜脈滴注.一般需觀察2~3天,如療效不明顯可考慮改用其他種類抗菌藥物,如氨芐青霉素2~6g/d,羧芐青霉素4~10g/d,林可霉素1.2~2.4g/d等肌肉或靜脈滴注或羧胺芐青霉素2~4g/d,分次口服.頭孢噻吩,頭孢羧唑,頭孢哌酮2~4g/d,分次肌內注射或頭孢環已烯同量分次口服也可選用.但切不可不必要地頻繁調換.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可用紅霉素加氯霉素;苯唑青霉素或頭孢噻吩或頭孢唑啉加卡那霉素或慶大霉素等.綠膿桿菌感染,可用羧芐青霉素,磺芐青霉素,呋芐青霉素,氧哌嗪青霉素,頭孢噻甲羧肟或加丁胺卡那霉素或慶大霉素等聯合應用.除全身用藥外,尚可局部霧化吸入或氣管內滴注藥物.長期應用抗生素要防止真菌感染.一旦真菌已成為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應調整或停用抗生素,給予抗真菌治療. 2.改善呼吸功能,搶救呼吸衰竭采取綜合措施,包括緩解支氣管痙攣,清除痰液,暢通呼吸道,持續低濃度(24%~35%)給氧,應用呼吸興奮劑等.必要時施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和機械呼吸器治療等.晚近有用肝素25~100mg或肝素50mg,654-210mg加于葡萄糖溶液中每日靜脈滴注,共7~10天,以降低痰及血液粘滯性,解除支氣管痙攣,抗過敏,但同時需測凝血酶原時間以免導致出血.現在較新的方法為利用尿激酶與肝素聯合注射的方法,可以使肺心病的治療達到一個新的臺階. 3.控制心力衰竭.輕度心力衰竭給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后癥狀即可減輕或消失.較重者加用利尿劑亦能較快予以控制.以上是對“關于肺心病癥狀”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3 19: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肺心病癥狀有慢性的支氣管炎,咳痰,氣喘,合并右心室肥大.你好,肺心病的治療原則是,積極控制感染強心,.利尿,及對癥治療.現在注意保暖,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2016-01-13 18: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者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稱阻塞性肺氣腫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高,致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你好,本病病程進展緩慢,可分為代償與失代償二個階段,但其界限有時并不清楚.可采用①冷水擦身和膈式呼吸及縮唇呼氣以改善肺臟通氣等耐寒及康復鍛煉.②鎮咳,祛痰,平喘和抗感染等對癥治療.③提高機體免疫力藥物如核酸酪素注射液(或過期麻疹減毒疫苗)皮下或肌肉注射和(或)霧化吸入,每次2~4ml,每周二次,或核酸酪素口服液10ml/支,3次/d,3~6月為一療程.氣管炎菌苗皮下注射,免疫核糖核酸,胎盤脂多糖肌肉注射,人參,轉移因子,左旋咪唑口服等.
2016-01-13 12:4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者為慢性缺氧血性肺源性心臟病,又稱阻塞性肺氣腫性心臟病,簡稱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動脈的慢性病變引起的肺循環阻力增高,致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室肥大,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類心臟病.本病病程進展緩慢,可分為代償與失代償二個階段,但其界限有時并不清楚. (一)功能代償期患者都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逐步出現乏力,呼吸困難.體檢示明顯肺氣腫表現,包括桶狀胸,肺部叩診呈過度清音,肝濁音上界下降,心濁音界縮小,甚至消失.聽診呼吸音低,可有干濕羅音,心音輕,有時只能在劍突下處聽到.肺動脈區第二音亢進,上腹部劍突下有明顯心臟搏動,是病變累及心臟的主要表現.頸靜脈可有輕度怒張,但靜脈壓并不明顯增高. (二)功能失代償期肺組織損害嚴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可導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1.呼吸衰竭缺氧早期主要表現為紫紺,心悸和胸悶等,病變進一步發展時發生低氧血癥和高碳酸血癥,可出現各種精神神經障礙癥狀,稱為肺性腦病.表現為頭痛,頭脹,煩躁不安,語言障礙,并有幻覺,精神錯亂,抽搐或震顫等.動脈血氧分壓低于3.3kPa(25mmHg)時,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超過9.3kPa(70mmHg)時,中樞神經系統癥狀更明顯,出現神志淡漠,嗜睡,進而昏迷以至死亡. 2.心力衰竭多發生在急性呼吸道感染后,因此常合并有呼吸衰竭,患者出現氣喘,心悸,少尿,紫紺加重,上腹脹痛,食欲不振,惡心甚至嘔吐等右心衰竭癥狀.體檢示頸靜脈怒張,心率增快,心前區可聞奔馬律或有相對性三尖瓣關閉不全引起的收縮期雜音,雜音可隨病情好轉而消失.可出現各種心律失常,特別是房性心律失常,肝腫大伴壓痛,肝頸反液壓征陽性,水腫和腹水,病情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此外,由于肺心病是以心,肺病變為基礎的多臟器受損害的疾病,因此在重癥患者中,可有腎功能不全,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所致面頰色素沉著等表現.
2016-01-13 07:5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