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云平 主任醫師
聊城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皮膚科
-
你好,朋友根據您孩子的情況考慮皮膚很薄,而毛細血管豐富,當遇到血流加大時就顯得格外紅。這是正常的。如果,沒遇到熱也紅而且還有其他不適,伴精神狀態不佳,則應就醫。建議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盡量避免運動,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事物,冬天出門要保護好臉部,戴上口罩或圍巾,冷風也會刺激到臉上的皮膚變紅。洗臉要選擇柔和的洗面乳,祝孩子健康成長!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如仍有疑問,建議可到醫院就診當面咨詢醫生。
2019-02-20 12:41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臉兩側有時紅熱但不發燒你好考慮是面部血管叫充盈造成,建議注意保暖,祝健康
2016-01-14 04:2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如果是孩子平時沒有什么不適癥狀,您描述的情況盡量是可以做一個心電圖排除一些心臟疾病,沒有異常的情況,就考慮是面部局部的毛細血管擴張或者是位置比較淺表導致的.減少對皮膚的刺激,盡量避免劇烈運動,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事物,冬天出門要保護好臉部,戴上口罩或圍巾,冷風也會刺激到臉上的皮膚變紅.洗臉要選擇柔和的洗面乳,不能用除角質的護膚品,尤其要注意作好保濕工作.還可以用一些增厚皮層和祛紅的產品
2016-01-14 00:47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男,2個月,最近兩側有時紅熱但不發燒你好,寶寶皮膚發育不完全,控制酸堿能力差,他只是靠皮膚表面的一層酸性保護膜來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所以保護好這層酸性保護膜就很重要.如果日常清潔過度,則會破壞這層保護膜,使肌膚損傷.造成寶寶臉蛋紅撲撲的,手感比較熱.天氣寒冷,寶寶的活動量變少,皮脂和油脂的分泌減少,洗臉用清水即可,一天1-2次.也可能是自己的體質是這樣,也可能是天氣太冷或太熱,或者是通風不好,穿得太多.應該多考慮考慮是環境的改變引起的.如果一定說有什么疾病的話,脫水倒是有可能使血液濃縮而至臉紅的,如果您不放心可以去醫院檢查看看怎么回事.祝你的寶寶快樂成長.
2016-01-13 22: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臉紅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有些健康的人,末梢血液循環較好,稍一活動,面色就比較紅潤;有些人在害羞,憤怒,慚愧時會臉紅;有些人可因飲酒而引起臉紅;住在高山上的人,因為空氣較稀薄,身體需要更多的紅血球以吸收足夠的氧氣,而紅血球攜帶的血紅素一旦增加,臉的顏色就會比較紅;有的人因更年期臉紅,有的人因全身性疾病都可以引起臉紅.如高血壓,肺結核,紅斑狼瘡等.對生理性臉紅不必顧慮.至于病理性臉紅,就要請醫生診治.一般而言,熱會使皮膚血管擴張,造成臉部潮紅.冷雖使血管收縮,但溫度回升時,血管則會反彈性擴張造成臉紅.但還有一些人,在極冷的溫度下,可能還會因血管不正常的擴張造成臉紅.臨床表現為面部的絲狀,點狀,星芒狀或片狀當溫差太大時,比如從冷風中到空調房間,忽冷忽熱,微血管在反復收縮及擴張中失去彈性,反映在雙頰和鼻端,就會使雙頰發紅刺痛.初期,臉部變紅還能立即恢復原狀,但若長期反復持續下去,血管收縮,喪失擴張機能,在過度擴張狀態硬化,使臉部變得平時看起來也紅紅的.嚴重時,低頭后抬頭也會出現臉部潮紅癥狀.這種癥狀在春夏秋季比較平靜,到冬天多轉為嚴重醫生建議,冬天應避免過冷的環境與溫度的急劇變化,注意皮膚的保濕和保暖工作,在特別干燥和溫度較高的室內,如果臉上覺得干就要及時補水,洗臉則以溫水為主.到室外,可用圍巾或口罩防止冷空氣直接侵襲臉部,避免濕差溫差過大,使擴張了的微血管遇冷急速收縮,形成紅血絲.有臉部凍傷史的人在冬天里應經常揉搓臉部,促進血液循環.在飲食方面,醫生說,容易臉紅的人,應該少吃會增加血管擴張的食物,如咖啡,茶,可樂等含咖啡因的食物.補充一些維生素B也有助于神經修復并能起安神作用.此外,應該避免日光的暴曬,酒,辛辣和刺激的食物,少生氣,緊張或過度興奮,因為這些都會促成臉部泛紅
2016-01-13 21:5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自波
金水膚康皮膚專科門診部
皮膚科
-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若你的孩子臉上會長很多紅疹,可能是患了奶蘚,學名小兒濕疹,屬于過敏性體制,就千萬不能用奶水擦臉,而且每次喂完奶之后都要用清水把臉上的奶液洗凈,保持干燥,嚴重的要去醫院皮膚科診治.過敏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吃進去的過敏原或吸入花粉,霉菌,動物皮屑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所以癥狀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治療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于完善,病情當會有所好轉.希望這些可以幫到您~!
2016-01-13 10:5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凍傷? 凍傷(forst bite)是指人體在低溫或過于寒冷時,體溫調節障礙造成組織損傷所致的病變。由于寒冷作用下,局部組織凍結、融化后引起的損傷,屬冷損傷的一種。全身性冷損傷稱體溫過低,亦稱凍僵;局部性冷損傷又按其是否發生組織凍結,分為非凍結性冷損傷和凍結性冷損傷。非凍結性冷損傷包括凍瘡(chilblain)、戰壕足(trench foot)、浸漬足(im-mersion foot)等。因此低溫寒冷是凍傷的主要原因。此外,尚與下列因素有關:如風速高、濕冷空氣可加速熱量放散;若機體耐寒能力弱,加之疲勞、饑餓、防寒衣服不足,在溫度低、時間長情況下均易引起凍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