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憩室
患者年齡:剛做完胃鏡,檢查結果說胃竇竇大彎側可見一憩室,大小約1.0cm*0.6cm,底部粘膜充血.請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問題嗎?慢性胃炎伴糜爛是哪種胃炎,(淺表還是萎縮?)第一次問題補充:(2008-1-2818:03:36)它和淺表性或萎縮性胃炎有什么區別呢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慢性萎縮性胃炎,簡稱(CAG),是一種常見病,世界衛生組織將其列為胃癌前狀態,尤其是伴有腸上皮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者,癌變可能性更大.其發病緩慢,病勢纏綿,遷延難愈,治療棘手.祖國醫學文獻中無萎縮性胃炎這一病名,屬于祖國醫學中“胃脘痛”,“腹脹”的范疇.因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以胃脘部脾滿疼痛多見,或脾滿而無疼痛,尚有少數患者無明顯癥狀,故全國中醫學會第3次脾胃學術會議認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辨證可以歸屬于“胃痞”證,就萎縮性胃炎而論,自纖維胃鏡問世以來,肉眼觀察加上活檢,對萎縮性胃炎的診斷更為明確.一般認為萎縮性胃炎的發病隨年齡的增長有增高趨勢.國內有報告,萎縮性胃炎約有74.2%發生在40歲以上,而30歲以下的年輕人僅占8.7%.萎縮性胃炎患者每增長一歲,其發病率平均增加1.25%.西班牙PENA對一系列病例進行分析發現,萎縮性胃炎的發病率及嚴重程度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中國總的發病率為4~30%,男性發病率為女性的3~4倍.本病有明顯地區差異.慢性淺表性胃炎是一種慢性胃粘膜淺表性炎癥,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見的一種類型,在胃鏡檢查中約占全部慢性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1~50歲,男性發病多于女性.慢性淺表性胃炎的基本病變是上皮細胞變性,小凹上皮增生與固有膜內炎性細胞浸潤,有時可見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腸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體的減少.病變部位常以胃竇明顯,多為彌漫性,胃鏡檢查為胃粘膜充血、水腫及點狀出血與糜爛或伴有黃白色粘液性滲出物.目前國內按炎性細胞浸潤粘膜層的深淺將本病分為輕、中、重3度.凡浸潤粘膜淺層1/3者為輕度;涉及中1/3者為中度;超過粘膜層2/3者為重度.
2016-01-13 17: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慢性胃炎伴糜爛就是診斷
2016-01-13 16:1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大多數的胃憩室是偶然發現的,沒有癥狀,也有的病人有癥狀,一般表現為模糊的上腹部疼痛,通常為燒灼痛或絞痛,一些病人在夜間仰臥位時癥狀加重。其它癥狀有嘔吐、吞咽困難和噯氣這些癥狀是非特異性的,大多數的胃憩室被認為是先天性的。憩室可能有炎癥、出血、穿孔或腸扭轉等并發癥[9,15,16]。出血是最常見的并發癥。建議:當胃憩室診斷成立,并通過全面檢查確認為病人癥狀的根源后,就應采取一系列的保守治療。抗酸劑是一線用藥,您可以口服奧美拉唑或西咪替丁,其他治療有:進食易消化的食物、服用解痙藥或進行局部治療,例如使用顛茄制劑、鉍劑或洗胃。但如果您有胃憩室的并發癥,如梗阻、潰瘍、穿孔或出血,就需要緊急手術治療。進來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您的先天性胃憩室也可以通過腹腔鏡治療。謝謝咨詢。醫生詢問:
2016-01-13 10:3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恩.我的也不太好..
2016-01-13 07:2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