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管狀腺瘤
出現了長期大便稀,每次上廁所都很著急,就像腹瀉一樣等不了,我就勸他去醫院檢查,醫院檢查結果,鏡檢:升結腸,近肝曲見一個約0.5*0.5cm大小丘狀息肉,表面光滑,周邊粘膜未見明顯異常。末段回腸:粘膜呈地毯樣絨毛,可見大小不均的顆粒狀隆起。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董志勇 副主任醫師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三級甲等
減重中心
-
你好,你這個情況考慮是腸粘膜慢性炎癥反復刺激引起的一個息肉狀的真增生,在息肉的基礎上,由于上皮出現了輕度異型增生,我們稱為管狀腺瘤,這種往往是一種良性的病變,經過內鏡手術摘除就可以完全治愈,而并不會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平常近建議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暢,可以減少腸炎和腸息肉的發生。
2018-11-22 23:0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任何突出于腸腔內的隆起性病變都可稱為息肉,但一般所指的息肉,僅僅是粘膜局限性隆起。息肉這一名稱并無組織學含義,不可將息肉與腺瘤混淆。應該說,息肉是一種良性病變,不是癌腫,不會危及生命。息肉的組織學類型分為:腺瘤性、錯構瘤性、炎癥性和增生性。結腸息肉好發部位以直腸與乙狀結腸為主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征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2016-01-14 11: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直腸息肉是泛指直腸粘膜表面向腸腔突出的隆起性病變。有的是良性腫瘤,有的是炎癥增生的結果,有的息肉可惡變成直腸癌,從肉眼觀察大體相似。息肉可能是癌前病變。目前尚沒有藥物可限制息肉,直腸息肉治療主要是手術摘除,如果是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骶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術后在1.5~2年后再做一次腸鏡。定期腸鏡檢查則是當今國際上通用的最佳方法。祝早日康復。
2016-01-14 03:5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結腸息肉是常見的疾病,內鏡治療是創傷最小,恢復最快的方法,已經成為息肉治療的金標準方法.但內鏡治療有出血,穿孔等并發癥,治療也有局限性,你所發現的結腸多發性息肉能否通過內鏡治療關鍵的是看息肉的大小和性質和部位.如果良性的息肉,直徑不大,建議內鏡下治療.可以治療的啊,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還應該積極鍛煉,尋找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自我放松,緩解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
2016-01-13 18:2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結腸息肉是指發生在直腸粘膜上的新生物,多因糞便慢性刺激而引起,為常見的良性腫瘤。單發性居多,多發性的占少數。息肉是人體組織上多余的腫塊,約占消化道良性腫瘤的45~70%。結腸息肉多數是帶蒂的圓形或橢圓的腫物,可突入腸腔上下移動。其蒂的大部分是腸粘膜由于腸蠕動或糞便牽拉延長所致。而不應把肌肉、脂肪里的肌瘤引起粘膜表面隆起的也叫做息肉,避免誤把腫瘤當作息肉。
2016-01-13 13: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