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我的觀點薏米熬赤豆祛濕熱的效果是比較好的。因為薏米功效是健脾祛濕,赤小豆可以解熱毒。陳皮可以開胃去痰,健脾行氣,枸杞偏重于養陰吧。所以我的建議是薏米赤小豆粥。醫生詢問:希望可以幫助您。
2016-01-14 16: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彬 主治醫師
南陽兒童醫院
其他
整形美容科
-
你好!你的情況屬于胃腸濕熱所致,建議你用傳統中藥蟲草,黑礬,黑棗,核桃仁,梔子,當歸,厚樸,三棱,穿山甲,上甲,下甲,紅花,海南沉,鐵膽粉,蜂膠,蜂蜜,蜂蠟等治療,可以快速治愈。希望你正確的治療,早日康復!
2016-01-14 15:3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所說的情況,考慮是有胃火熾盛引起的。你好,對于這種情況,你可以服用牛黃解毒片和藿香清胃膠囊,最好是去中醫科開幾副中藥調理,愿您早日康復。醫生詢問:還有不明白的嗎?
2016-01-14 13: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要明白濕熱,先應了解什么叫濕,什么叫熱。所謂濕,即通常所說的水濕,它有外濕和內濕的區分。外濕是由于氣候潮濕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濕,使外來水濕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濕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濕的入侵,外濕也常困阻脾胃使濕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所謂熱,那是一種熱象。而濕熱中的熱是與濕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濕重,濕與熱合并入侵人體,或因濕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濕“從陽化熱”,因此,濕與熱同時存在是很常見的。
2016-01-14 11:21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清熱如用黃連黃苓黃柏清利上中下三焦之熱,利濕在上者宣發之可用桔梗,杏仁,在中者升發之可用白莞,砂仁,藿香佩蘭,在下者宣利之,可用滑石,木通,竹葉,大黃等.此及是除濕熱的大體意思.
2016-01-14 05: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