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
不是很懂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想問問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我朋友的寶寶才出生沒多久就出現不吃奶的現象,并且持續哭鬧等,經醫院檢查診斷是小兒腦癱,想他好不容易盼到了個兒子現在發生這種事非常難過,醫生說是小兒腦癱,聽到這個我人都嚇傻了,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 2.身體發硬,3.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 4.頭圍異常:5.哺乳困難,6.固定姿勢,小兒出生后十分安靜,哭聲微弱或持續哭鬧。7.不笑:8.手握拳:9.身體扭轉:10.頭不穩定:11.斜視:13.注視手:14.小兒易驚:15.自發運動少或不動或易打挺,全身松軟、肌肉松弛或全身發硬,經常從襁褓中竄出去
2016-01-15 04:55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一般根據母親的妊娠史、新生兒病史、臨床表現以及結合運動評估所發現的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不難作出診斷。一些單肢癱的患兒隨著時間的推延,常會發現實際上是單側癱;還有一些早期診斷為單側癱的患兒,以后也可能會發現他們是四肢癱或雙側癱。這是因為受累較嚴重的一肢或一側肢體較早地呈現出病理狀態,從而掩蓋了較少受累的另一肢或另一側肢體的異常。
2016-01-15 04:3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新生兒或3個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個月抱起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如果發現穿衣時,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時大腿不易外展,洗澡時開始出現四肢僵硬,不喜歡洗澡,就要考慮是腦癱了。以上是對“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5 01:1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新生兒或3個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早期喂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過“百天”的嬰兒尚不能抬頭,4-5個月抱起挺腰時頭仍搖擺不定。如果發現穿衣時,上肢難入袖口,換尿布時大腿不易外展,洗澡時開始出現四肢僵硬,不喜歡洗澡,就要考慮是腦癱了。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一般根據母親的妊娠史、新生兒病史、臨床表現以及結合運動評估所發現的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不難作出診斷。一些單肢癱的患兒隨著時間的推延,常會發現實際上是單側癱;還有一些早期診斷為單側癱的患兒,以后也可能會發現他們是四肢癱或雙側癱。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這是因為受累較嚴重的一肢或一側肢體較早地呈現出病理狀態,從而掩蓋了較少受累的另一肢或另一側肢體的異常。腦性癱瘓,簡稱腦癱,通常是指在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個月內由各種原因引起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所導致的中樞性運動障礙。小兒腦癱的臨床表現,臨床上以姿勢與肌張力異常、肌無力、不自主運動和共濟失調等為特征,常伴有感覺、認知、交流、行為等障礙和繼發性骨骼肌肉異常,并可有癲癇發作。臨床上根據運動障礙的性質可分為痙攣型、不隨意運動型、共濟失調型、肌張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并根據受累的肢體分布,分為單癱、偏癱、雙癱、三肢癱和四肢癱等類型。
2016-01-14 15:2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
2016-01-14 07:2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