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韌帶損傷
關節韌帶損傷?我想問一下關節韌帶損傷。今年8月7日腳踝關節處韌帶損傷,撕裂,x光顯示骨骼沒有損傷,一星期后磁共振顯示有少量積液。伴有三個出血點。石膏現已經拆除,配合中藥熏泡患處。但日常行走或坐立后依舊出現腫脹現象,不知如何解決這一問題,還需要多久才能恢復正常的運動機能。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由于外力使關節活動超出正常生理范圍,造成關節周圍的韌帶拉傷,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這稱作關節韌帶扭傷.最容易發生關節韌帶扭傷的部位在膝關節,手指關節和踝關節.關節韌帶扭傷后,局部腫脹,疼痛,壓痛,有皮下出血的可看見青紫區.早期正確處理關節韌帶扭傷非常重要.因為韌帶組織不易再生恢復,如果處理不當或誤診而轉成慢性疾病,可能遺留功能障礙,且以后易再次扭傷.建議中醫傳統外科膏藥修復韌帶,通過膏藥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可迅速消除腫痛,促進血液流暢和功能恢復.
2016-01-15 07:2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理療效果最好.以上是對“關節韌帶損傷”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5 06:5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創傷性滑膜炎-病因當膝關節直接受到外力沖擊,長期負重慢性勞損,間接膝關節扭傷、手術過程中的損傷,劇烈體育活動或超強度訓練,不正確的習慣動作,關節本身退變,膝關節反張,均可引起滑膜遭受損傷、滑膜充血、腫脹,滑膜細胞產生大量積液,其中含有血漿、白細胞、吞噬細胞等。正常關節滑液為堿性液體,由于損傷后滲出液增多,關節內酸性產物堆積,滑液變為酸性,促使纖維素沉淀,如不及時治療,則關節滑膜長期受炎癥刺激反應,促使滑膜逐漸增厚,且有纖維機化,引起粘連,影響關節正常活動。建議最好采用外用藥物治療,可外敷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邱醫堂----活血舒筋膏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保護滑膜,改善營養狀態,減少炎癥滲出,促進關節液吸收,以解除關節僵硬、水腫、疼痛癥狀。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愈目地。
2016-01-15 01: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損傷腫痛:病因病機為外力作用,損傷筋肌骨骼,導致經絡阻礙,氣血凝滯.肌體因打擊,壓砸,碰撞或顛撲,負重,扭轉等外力作用,致使受傷部位的組織內部大量毛細血管破裂,血液迅速滲出,破壞了正常微循環的平衡,形成局部淤血.癥狀為局部腫脹,疼痛,瘀斑,肢體活動受限等.中醫的療法是以舒筋活血,促進微循環流暢為主,可采用膏藥外敷治療,主要是調理微循環系統,只要微循環暢通了腫脹,疼痛,瘀斑就可消失,肌體功能隨之也就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咨詢.祝早日康復!
2016-01-14 11: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損傷性滑膜炎,多因急性創傷和慢性損傷所致。當關節長時間單一動作超量運動之后,滑膜組織充血水腫,急性外傷包括有:關節扭傷、碰撞砸壓及韌帶損傷,關節內積液或有時積血,表現為急性關節外傷性滑膜炎。有時也可因單純關節滑膜損傷所致,如外傷較輕,或長期慢性關節勞損。加上風、寒、濕邪侵襲,可使關節逐漸出現腫脹和功能障礙者,則形成慢性關節滑膜炎。滑膜炎是由于微循環不暢造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癥狀是產生積液,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是一個"動態平衡",當出現對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時,由于關節液的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被打破,關節液的產生大于重吸收,便會出現"關節積水"。治療期間盡量減少抽水注射頻率,過多的抽水注射會刺激滑膜下結締組織組纖維增生,以及滑膜組織老化等,使滑膜組織再生與修復能力顯著降低,再治療就比較麻煩.腫脹積水消除之前一定不要勞累和鍛煉,過多活動會損傷骨骼,簡單通俗的可理解為:滑囊是一個儲油器,是為骨骼肌腱運動加油的,目地是為了增加潤滑減少摩擦,如果有了積水,積水稀釋了滑液就起不到潤滑作用了,此時劇烈活動就會產生骨骼摩擦,最終損傷骨骼.滑膜炎屬無菌性炎癥,主要是微循環不通阻礙所致,所以治療應以調理微循環系統為主,只要微循環暢通了,積水也就循環消失了,同樣炎癥也就解除了。保和堂徐記膏藥(滑膜炎膏)外敷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綠色療法,由于藥物用于肌表薄貼,因此可直接作用于關節滑囊部位,使藥性直達病灶,達到活血化淤,通經走絡,祛風散寒和調節微循環的目的。貼于體表的藥物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促使受阻的微循環暢通,消除關節液的重吸收障礙,使之重歸于產生和吸收動態平衡就會徹底康復。不明之處可隨時聯系.祝早日康復!
2016-01-14 07:4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