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陳劍鋒 副主任醫師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三級甲等
兒科中心-小兒專科
-
孩子如果是確診的自閉癥,需要盡早去當地的康復機構進行教育和行為干預的,一般每個市里的殘聯都會有相應的機構供自閉癥兒童康復的。自閉癥孩子的康復是個長期且艱辛的過程,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越早康復,效果相對會越好,通過教育和行為干預來慢慢縮小和同齡人之間的差距,爭取以后能獨立生活和工作。
2019-12-02 20:02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人的雙耳跟神經系統有著緊密的聯系.耳前庭是內耳的組成部分,內可傳遞神經元,促進腦垂體分泌內啡肽,控制神經系統的神經條件反應和平衡;外受頭部位置變動控制,維持身體平衡,協調,肌肉緊張度.正是由于耳前庭和神經系統的協調作用,我們才可以在空間中表達我們的身體,做出各種動作,說出想表達的語言,保持積極的情緒.耳前庭也是身體傳達給肢體所有感官信息的重要中繼站,耳前庭出現失衡就會影響人體神經系統和其他器官功能的發揮. 科學試驗表明:如果發生耳前庭聽覺失衡,就會刺激大腦中樞系統也會影響腦垂體正常工作.使大腦產生焦慮感;在這種焦慮感的影響下,孩子就會表現出對外界環境反應的遲鈍或過激,對交流的麻木或恐懼,喜歡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從而出現自閉癥.
2016-01-15 07:10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雖然目前無特效藥可以治愈自閉癥,但以下藥物可能改善該癥的部分癥狀,并有利于教育訓練的進行。具體包括:(1)抗精神病藥:可減輕多動、沖動、自語、自傷和刻板行為,穩定患兒情緒;改善孤僻、退縮,使患兒活躍、言語量增多,并改善情緒。(2)抗抑郁藥:該類藥可改善該癥的刻板重復行為,改善情緒,并緩解強迫癥狀。(3)中樞興奮藥或可樂定及其它:適用于伴有注意障礙及多動癥狀的患兒。其它如改善和促進腦細胞功能藥、維生素B6和鎂劑亦可酌情使用。
2016-01-14 21: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兒童孤獨癥又被人們稱為兒童自閉癥對兒童孤獨癥要采用綜合性的治療方法。 治療上最重要的是教育和行為治療,目的是促進對患兒正常行為的教育,特別是社會性行為的矯正,糾正異常行為,如刻板支作等,消除睡眠障礙、發脾氣、多動等繼發性癥狀等。患兒的家庭成員也要注意克服焦慮、自責、急躁情緒,方能對患兒的治療產生良好的效果。 父母要改變養育方式,多接近,多關心患兒,給小孩以溫暖。此病預后大多不良,往往殘留行為障礙,以致適應困難,不能獨立生活。少數病人年長后能適應社會生活。智能好的患兒比智能差的患兒預后好。 藥物治療僅對個別癥狀可能有效,如短期嚴重失眠,可用安定,有攻擊行為,可用奮乃靜,促進腦功能的藥物可選用腦復新、腦復康,或γ-酷氨酸,此外,利他林對治療孤獨和語言障礙有效。近年來,有人報告,服用芬氟拉明(fenfluramine)治療孤獨癥獲得療效,該藥是苯丙胺的衍生物,服用后可使中樞神經系統血清素水平降低,減輕多動及刻板動作,改善注意力,對有些病例尚可提高智商。氟哌啶醇可改善兒童的孤僻、退縮及某些刻板的行為,藥物的選擇要取決于兒童的年齡、疾病的嚴重程度及病程的長短,劑量也應根據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從最小劑量開始,逐漸緩慢加量,直至出現適當的療效或副反應為止。 雖然許多家長都信服分泌素,但研究人員星期二報告說,分泌素不是治療孩子們孤獨癥的有效藥物。分泌素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原因,是NBC去年關于一名叫帕克的兒童的報道。帕克接受了內窺鏡檢查,什么也沒查出來,又吃了一些分泌素,于是孩子睡覺和說話都恢復了。家長于是認為這種只吃一次的消化不良的診斷藥,與孩子不說話的孤獨癥的好轉有關。幾家主要報紙刊登了帕克的新聞,于是,三、四千名患有孤獨癥的兒童,吃了至少一次分泌素。孤獨癥研究學會收集了一千多名兒童的反映,發現相當一批孩子表現出明顯的好轉。但是,當科學家們再次認真地分析分泌素的效果時,發現一劑分泌素對付孤獨癥是無效的。 患孤獨癥的兒童,一般病程都比較長,所以用藥治療的時間也相對長一些。家長應注意治療時藥物的副作用,如錐體外系反應、肝功能及心血管以及血象的異常,因此,對患兒定期復查是必要的。 上述藥物對孤獨癥的患兒確定具有重要的治療作用,可使某些癥狀減輕,有利于行為及心理治療的進行,但目前還達不到根治的效果。藥物本身還不能提高孩子的學習認識能力,也不能建立正常的行為,但有效的藥物可使兒童對環境和管理更為適應。通過藥物、特殊訓練和行為矯治等綜合措施,患兒的癥狀能夠得到較理想的改善。 研究者正積極尋求各種治療的方法來幫助孤獨癥患者,包括語言療法、感官綜合、視覺療法、音樂療法、聽覺療法等。 實驗證明,在良好的方法下患者病情會有所控制和好轉。一種好方法應包括一些交流治療,社會技能發展,感官損害治療等。專家認為,通常病情越重效果越好,并提倡一個老師針對一個患者的專門治療。孤獨癥患者需要整個社會的支持、幫助、不僅是家人、老師。 社會康復 兒童孤獨癥患者一般可做重復性強的工作。像藝術家、調琴師、畫家、辦公室人員、洗碟子人員、流水線工人等。 通常喜愛音樂、游泳、打獵、猜謎等。 成年后需要職業訓練,就業機會,監督部門等。
2016-01-14 19: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少兒的自閉癥是現代社會中發病率越來越高,越來越為人所重視的一種由大腦,神經以及基因的病變所引起的綜合癥.癥狀主要表現為社會交往和語言交往障礙,以及興趣和行為的異常. 兒童自閉癥是一種廣泛性發展障礙,以嚴重的,廣泛的社會相互影響和溝通技能的損害以及刻板的行為,興趣和活動為特征的精神疾病.其常見的病因及影響因素包括遺傳,腦器質性病變,社會心理因素等.由于兒童孤獨癥起病年齡早,癥狀特殊,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且至今也沒有完全得到治愈的病例.現比較統一的觀點認為關鍵在于早期發現,早期干預,通過行為干預和特殊教育訓練等方法,來提高他們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認知,社會交往及適應社會的能力.臨床上比較有效的具體干預方法有行為干預,結構化教育,語言訓練等."
2016-01-14 18: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自閉癥有先天性形成的和后天環境影響而自發形成的。如是第一種治療治療起來比較棘手,第二種較容易些,如是第二種則先找出病的根源,怎樣形成的,孩子的心靈是較脆弱的,是不是看到了不該看的事,父母是不是對孩子照顧的過少,在學校是不是遭到了欺負等都是造成病的原因。治療可從“病源”入手,俗話說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但這種病不宜用藥,治療這種病越早越好,孩子才5歲會沒問題的,祝早日健康。一點見解
2016-01-14 15:1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