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案
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案,最近總覺得自己的肝不太好,一喝酒就渾身難受,所以就抽空去醫院做了下肝功能那些檢查,今天接到醫院電話讓我去拿報告我就去了,去了之后醫生說我是得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讓我早點調理和治療。慢性肝炎要怎么治療?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案,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的一組全身性傳染病.按病原學分類,目前已確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通過實驗診斷排除上述類型肝炎著稱為非甲—戊型肝炎.最近發現的庚型肝炎病毒和輸血傳播病毒是否引起肝炎未有定論.甲型和戊型肝炎臨床表現相似,以疲乏,食欲減退,厭油,肝大,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甲型和戊型多表現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性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數病例可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細胞癌.目前對病毒性尚缺乏特效治療方法.甲型和乙型可通過疫苗預防,丙型,丁型尚無疫苗.
2016-01-15 13:5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方案,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過50%轉慢性.(1)極性黃疸型肝炎:臨床經過的階段性較為明顯,可分為三期,總病程2—4個月.黃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對較緩,僅少數有發熱.少數患者以頭痛,發熱,四肢酸痛等癥狀為主,類似感冒.此期主要癥狀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變主要為ALT升高.本期持續1—21d,平均5—7d.黃疸期:自覺癥狀好轉,發熱消退,尿黃加深,鞏膜和皮膚出現黃疸,1—3周內黃疸達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過性糞色變淺,皮膚搔癢,心動徐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肝大,質軟,邊緣銳利,有壓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大.肝功能檢查ALT和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本期持續2—6周圍.恢復期:癥狀逐漸消失,黃疸消退,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本期持續2周至4個月,平均1個月.(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除無黃疸外,其他臨床表現與黃疸型相似.相比之下,黃疸型起病較緩慢,癥狀較輕,主要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惡心,腹脹,肝區痛,肝大,有輕壓痛及叩痛等.恢復較快,病程大多在3個月內.有些病例無明顯癥狀,易被忽視.實際上無黃疸型發病率遠高于黃疸型.急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一般較輕,多無明顯癥狀或癥狀很輕,無黃疸型占2/3之上.多數病例無發熱,血清ALT呈輕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黃疸型病例,血清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52umol/L.
2016-01-15 08:3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首先要注意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如大量放腹水,過度利尿,消化道大出血導致引起的血容量逐降,低鉀血癥,重度黃疸、繼發感染、播散性血管內凝血以及腎毒性藥物的使用等。當出現少尿時,可靜脈給予低分子右旋糖酐、白蛋白或血漿等以擴充容量,并可給予小劑量多巴胺靜脈滴注以增進腎血流量。有條件者早期采用透析療法。
2016-01-14 20: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急性肝炎各型病毒均可引起.丙型肝炎超過50%轉慢性.(1)極性黃疸型肝炎:臨床經過的階段性較為明顯,可分為三期,總病程2—4個月.黃疸前期:丙型肝炎起病相對較緩,僅少數有發熱.少數患者以頭痛,發熱,四肢酸痛等癥狀為主,類似感冒.此期主要癥狀有全身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痛,尿色加深等,肝功能改變主要為ALT升高.本期持續1—21天,平均5—7天.黃疸期:自覺癥狀好轉,發熱消退,尿黃加深,鞏膜和皮膚出現黃疸,1—3周內黃疸達到高峰.部分患者可有一過性糞色變淺,皮膚搔癢,心動徐緩等梗阻性黃疸表現.肝大,質軟,邊緣銳利,有壓痛及叩痛.部分病例有輕度脾大.肝功能檢查ALT和膽紅素升高,尿膽紅素陽性.本期持續2—6周圍.恢復期:癥狀逐漸消失,黃疸消退,肝,脾回縮,肝功能逐漸恢復正常.本期持續2周至4個月,平均1個月.(2)急性無黃疸型肝炎:除無黃疸外,其他臨床表現與黃疸型相似.相比之下,黃疸型起病較緩慢,癥狀較輕,主要為全身乏力,食欲下降,惡心,腹脹,肝區痛,肝大,有輕壓痛及叩痛等.恢復較快,病程大多在3個月內.有些病例無明顯癥狀,易被忽視.實際上無黃疸型發病率遠高于黃疸型.急性丙型肝炎的臨床表現一般較輕,多無明顯癥狀或癥狀很輕,無黃疸型占2/3之上.多數病例無發熱,血清ALT呈輕中度升高即使是急性黃疸型病例,血清總膽紅素一般不超過52umol/L.
2016-01-14 18:24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的一組全身性傳染病.按病原學分類,目前已確定的有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通過實驗診斷排除上述類型肝炎著稱為非甲—戊型肝炎.最近發現的庚型肝炎病毒和輸血傳播病毒是否引起肝炎未有定論.甲型和戊型肝炎臨床表現相似,以疲乏,食欲減退,厭油,肝大,肝功能異常為主,部分病例出現黃疸.甲型和戊型多表現為急性感染;乙型,丙型,丁性大多呈慢性感染,少數病例可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細胞癌.目前對病毒性尚缺乏特效治療方法.甲型和乙型可通過疫苗預防,丙型,丁型尚無疫苗.
2016-01-14 17: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炎癥和壞死病變為主的一組傳染病。病毒性肝炎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傳播范圍廣泛。我國是高發區,感染率為1/10,按病原學的不同可分為甲型肝炎(hepatitis A)、乙型肝炎(hepatitis B)、丙型肝炎(hepatitis C)、丁型肝炎(hepatitis D)和戊型肝炎(hepatitis E)。此外,最近還發現第6~8型肝炎病毒,分別命名為庚型肝炎病毒和輸血傳播的TTV病毒和SENV病毒。其中甲、戊肝表現為急性肝炎,病程自限性,慢性遷延。乙、丙、丁型肝炎常發展成慢性肝炎。庚肝、TTV病毒均為輸血后感染。急性病例多在2~4個月后恢復,乙、丙型和丁型肝炎易變成慢性,少數可發展為肝硬化,甚至發生肝細胞癌,重型肝炎病死率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