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的孩子有什么表現
腦癱的孩子有什么表現孩子得了腦癱,其他方面正常,會走路,但腿膝蓋彎曲且小腿偏瘦,腳內八字,腳尖著地走路,這可以治療嗎?需要多少費用?想得到怎樣的幫助:腦癱能治好嗎?需要多少錢?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腦性癱瘓的癥狀在嬰兒期表現,常以異常姿勢和運動發育落后為主訴。雖然患兒的腦損害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程,其臨床表現常有改變。
2016-01-15 19:2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雖然患兒的腦損害或者腦發育異常是非進展性的,隨著腦損傷的修復和發育過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家長常反映“孩子不喜歡洗澡”,當腳用觸及浴盆邊緣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
2016-01-15 15: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對噪音或體位改變“敏感”時難將大腿外展,洗澡時不易將拳頭掰開,家長常反映“孩子不喜歡洗澡”,當腳用觸及浴盆邊緣,背部即僵硬豎弓形。以上某一種情況也可能在正常小兒出現,不能根據具有其中某一兩項就診斷為腦性癱瘓,若存在多種情況,而且是發生在有高危因素的患兒,就要考慮有腦性癱瘓的可能。
2016-01-15 07:31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第一:語言障礙。小兒腦癱病人由于發聲、構音器官的運動障礙和四肢運動障礙、聽覺障礙、智能和生長環境等原因導致語言障礙。第二:智力低下。據報道,約有2/3以上病人智力落后,其中約50%病人有輕度至中度智力低下,約25%為重度智力低下。第三:聽覺障礙。部分病人聽力減退甚至全聾,以新生兒患高膽紅素血癥引起的手足徐動型病人最為常見。第四:癲癇。統計約有半數小兒腦癱病人伴發癲癇,以痙攣型四肢癱、偏癱、單肢癱和伴有智能低下者更為多見。您好,對于腦癱患者,要糾正運動障礙和異常姿勢、恢復正常運動發育為主,應采用理療、體療、手術療法等多種措施進行矯治和訓練。對于嚴重的關節攣縮、畸形可予以恰當的手術矯治
2016-01-15 02:1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梁世文 主治醫師
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腦癱的表現有很多方面:一: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則可診斷為重癥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二:反應遲鈍及叫名無反應,這是腦癱患兒的表現癥狀中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現,一般認為4個月時反應遲鈍,6個月時叫名無反應,可診斷為智力低下。三:頭圍是腦的形態發育的客觀指標,腦癱寶寶往往有頭圍異常。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的癥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如果持續4個月以上,可診斷為腦癱。
2016-01-14 20: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腦癱? 小兒腦性癱瘓簡稱小兒腦癱,是一組在小兒早期即發病的非進行性癥侯群,表現為非陣發性的中樞性隨意肌功能受累,如肢體痙攣、姿勢控制異常和不隨意運動等,并可同時伴有癲癇、智力低下、語言和視覺障礙等。其發病率在我國尚無精確報道,圍外報道為1.5‰~5‰活嬰。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