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性神經耳聾治療新進展
昨天早上起床的時候先是左耳感覺耳鳴,持續了大概一個小時,停止后感覺左耳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小,到昨天晚上就完全聽不見了,去掛急診醫生說是突發性耳聾,這個病能不能治療啊,我的左耳會不會一直都聽不到東西了。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你好,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覺神經性耳聾,又稱暴聾。突發性耳聾發病急且病情惡化進展快,若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終身性耳聾。發作7天內使用高壓氧或營養神經藥物治療可康復。患者盡可能住院治療,臥床休息,限制水、鹽攝入。
2016-01-15 13:49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突發性神經耳聾突發性神經性耳聾經營養神經,激素,擴血管,抗病毒治療,高壓氧等治療1月無效一般不能治好的.
2016-01-15 05:1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在探討突聾的病因機制時已表明一些相應的治療措施是有效的,此外,近年來一些新的治療方法也正在臨床應用.例如類固醇激素的局部治療,即鼓室內給藥的方法,在Herr等的臨床報告中,對17例口服類固醇激素治療無效的突聾患者行鼓室內注射給藥,其中9例患者的聽力提高,因此認為此方法是有效的.再如鎂制劑的應用,在Gordin等的報告中,治療133例突聾患者時,其中60例用吸氧方法,73例加用靜脈注射硫酸鎂,結果顯示鎂制劑明顯促進了聽力康復.目前認為突聾患者的預后與起病時聽力損失程度,是否及時就醫,是否伴有眩暈等因素有關.Park等研究認為,有眩暈的突聾患者療效差于無眩暈者,伴有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預后最差,尤其是聽力損失涉及高頻區域者.馬芙蓉等運用分類與回歸樹的統計方法對158例突聾患者進行了分析,也得出不伴有眩暈者預后較好的結論.在相同的治療措施下,心理狀態良好的突聾患者預后較好.到目前為止突聾仍是一個有很多爭議的疾病.從最近的一些研究中可以看出突聾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各種臨床報告也證明了針對不同病因的相應治療措施是有效的.但目前的研究多處于小規模的試用階段,還需要大規模的臨床驗證.而一些新的治療方法雖經臨床試用有效,但其中的作用機制卻還不明確.因此,今后應當將上述列為研究的方向.在臨床工作中,面對不同的突聾患者,應當具體分析各自的可能病因,盡快找到相應的有效治療方法,而能否有一套具有普遍意義的基本治療方案也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至今多數學者都認為本病的病因與病毒感染,內淋巴積水和耳蝸循環功能障礙等諸多因素有關,并對相關療法進行了許多臨床研究.1.1 病毒感染 根據臨床觀察,不少病人在發病前曾有感冒病史,運用血清學檢查法從突聾患者的血清中檢測到特異性抗體,均說明病毒感染可導致突聾.最近任基浩等報告,兒童突聾多發生在冬春季上呼吸道感染及腮腺炎流行的季節,且聽力損失較為嚴重,發病前常有感冒或流行性腮腺炎接觸史或患病史,提示與病毒感染密切相關.由此說明兒童突聾患者以病毒感染為主要原因,而且由于抵抗力差,對缺血,缺氧耐受力差,因此聽力損失較成人嚴重.Zadeh等報告,在類固醇治療突聾的基礎上加用伐昔洛韋治療51例患者,結果中頻及上坡型聽力損失患者全部治愈,91%的患者眩暈治愈,由此說明抗病毒藥物可以增加類固醇治療的作用而提高了突聾的治愈率,也間接說明了突聾與病毒感染的相關性.1.2 內淋巴積水內淋巴積水一直被看作是梅尼埃氏病的病理基礎,而遲發性內淋巴積水是不同于梅尼埃氏病的一種獨立疾病,多與嚴重的感音神經性聾有關,學者們將其分為3種類型:同側型,對側型和雙側型.Sawada等新近報告了50例遲發性內淋巴積水患者的臨床特征:21例為同側型,15例為對側型,14例為雙側型,其中18例患者有突發性聾,而且同側型遲發性內淋巴積水在突聾患者中數量居多,由此說明了二者的相關性.國內徐先榮等已報告,在60例突聾患者分組治療中,加服甘油組總有效率為73.3%,對照組為50%,從而得出甘油有助于提高突聾治療效果的結論.分析其作用機制可能是甘油使內耳的血—迷路屏障開放,讓擴血管藥,能量制劑和腎上腺皮質激素中的一種或幾種成分得以進入迷路中,或使進入迷路液中的藥物濃度增加,因而發揮更好的治療作用.此應用甘油的脫水效應對突聾治療取得良好療效的研究,也提示了突聾與內淋巴積水的聯系.1.3 關于耳蝸循環功能障礙目前普遍認為,耳蝸微循環功能障礙是突聾最主要的病因.迷路動脈是椎—基底動脈的分支,基本上是供應內耳血液的唯一動脈,無側枝循環且局部循環代償能力差.而耳蝸毛細胞生理活動消耗氧,對缺氧耐受又差.當系統血壓和循環二氧化碳分壓下降時都可能引起耳蝸外淋巴氧張力減小,降低聽覺器官的供氧量,因此如果出現血栓栓塞,血管痙攣,出血等引起耳蝸微循環障礙,均可造成聽覺器官功能損害.在最近沈瑩等報告的一罕見病例中,以突聾為首發癥狀而最終確診為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分析其原因是由于患者血粘度明顯增高,在耳蝸微循環中發生血小板沉積,粘附,聚集,形成血栓甚至繼發性內耳出血而引起突聾發生.此外,如巨球蛋白血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血液高凝狀態者也可以導致突聾.Ullrich等的臨床研究發現,對20例突聾患者采用免疫吸附方法清除血漿中特定的纖維蛋白原,結果顯示60%的患者在第1次治療后聽力恢復正常,另有20%患者在治療4周后聽力完全恢復,因此認為這是一種有發展前景的治療方法.同時還有很多關于突聾的臨床治療的研究表明,使用改善循環功能和提高耳蝸供氧量的藥物都能夠促進患者的聽力恢復.以上這些相關治療的研究都說明了耳蝸微循環障礙是引起突聾的重要原因.在Sauvaget等近期的研究中還發現,有幾例突聾患者經磁共振,血管造影等影像學檢查確定為基底動脈阻塞,采用溶栓治療不僅能很好地恢復聽力,還防止了栓塞引起腦組織的進一步病變.Kazunori等也提出,雙側同時發病的突聾患者有可能是基底動脈阻塞引起腦干缺血的前驅癥狀,無論患者是否存在相關病史和致病因素,都應該予以重視,以防止病情進展,危及生命.近年來,血管內皮細胞在微循環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視.Aird指出,因為在微循環中微小血管和毛細血管管壁平滑肌層逐漸減少甚至缺如,神經纖維分布也逐漸稀疏甚至消失,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血管內皮細胞的生物學活性對于血管活動和功能的作用就具有決定性.Kharbanda等認為,血管內皮細胞的主要功能包括調節血管張力,調節循環細胞功能和調節凝血和纖溶過程.在微循環中,內皮細胞主要通過分泌一氧化氮,內皮素等具有強生物活性的調節因子來調節血管張力等.Shi等已經證明,一氧化氮在耳蝸微循環病理生理改變如缺血性損傷時起到重要作用,內皮素能夠引起耳蝸微血管的收縮痙攣而導致不可逆的損傷.另有學者研究表明,部分突聾患者血清中發現了不利于微循環功能的免疫復合物等,都能直接造成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臨床調查結果表明這種患者預后較差.1.4 關于易感因素 近期很多研究表明,一些易感因素的存在會導致突聾的發生.Cadoni等研究發現,血漿低葉酸水平可能是一個易感因素,而且和半胱氨酸高水平顯著相關,對聽力的損害可解釋為與半胱氨酸的代謝和葉酸的抗氧化作用降低有關.Nakamura等的另一項研究表明,乙醇攝入和睡眠時間小于7h也是突聾的一種危險因素.
2016-01-15 05:0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神經性耳聾的治療方法目前主要有:1.高壓氧艙治療;2.靜脈用藥選擇:654-2,前列腺素E1,丹參,納洛酮,東菱克栓酶等;3.維生素B1,B6等神經營養藥物;4.高價能量合劑;5.助聽器選配.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考慮人工耳蝸植入.神經性耳聾的治療目前是醫學界的難題,如何使失去功能的神經細胞重獲生長目前還沒有突破性的進展.一些所謂的藥物廣告鋪天蓋地其實是對患者的一種誤導,希望您到正規的三甲醫院就診,切不可一時心急.以上是對“突發性神經耳聾治療新進展”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5 01:4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