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療Ⅱ度凍傷
我的手不小心凍傷了,都腫了起了水泡,不知道用什么可以好得快一點?表姐學醫的說我已經是二度凍傷了,二度凍傷癥狀是什么,該怎么處理?要不要去醫院?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芳 主治醫師
煙臺半島白癜風醫院
白癜風
-
你好,Ⅱ度凍傷:傷達真皮層。紅、腫、痛、癢較明顯,局部起水泡,無感染結癡后2~3周愈合。初起輕者用軟布時常揉搓患部,或用25℃溫水浸之;或用雞蛋皮適量煎湯,降到適宜溫度后,反復洗,至凍傷處有濕感或僵木消失為止。有硬塊者用紅靈酒或姜汁、辣椒頻擦,使氣血暢通。皮膚上有小疤時,可用蜂蜜70%、豬油30%混合成油膏外敷。
2016-01-16 01: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長凍瘡的原因除了天氣寒冷之外,和血液循環也有密切的關系.冬天人的活動量少,血液循環,新陳代謝減緩,特別是手背,耳朵,腳容易產生瘀血引起局部組織壞死,造成凍瘡.所以預防凍瘡的最好方法就是促進血液循環.第一招:冷熱水交替洗臉,用冷熱水交替洗臉,改善面部血液循環,增加耐寒能力,對防止凍瘡有很大作用.第二招:搓手搓臉,利用每天洗手,臉,腳的間隙,輕輕揉擦皮膚,至微熱為止,以促進血液循環.第三招:注意身體保暖,外出戴手套,天氣特別冷的時候可以使用口罩,防風耳套等.一定要保證腳穿得暖和,穿厚襪子,但不宜過緊,過緊會影響血液循環.第四招:加強體育鍛煉,如跳舞,跳繩,踢毽子等.第五招:局部按摩,手按摩:兩手合掌,反復搓摩,使其發熱,然后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這樣反復相互共摩擦15-20次.
2016-01-15 22:2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邢學法 主治醫師
冠縣辛集中心衛生院
一級
外科
-
另外,我國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對凍瘡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創立了許多治療凍瘡的良方,現介紹驗方如下:(1)用蜂蜜或植物油調攔燒焦的柿子皮外敷.(2)茄根,大蔥,辣椒煎液熏洗患處.(3)桂枝50克,紫蘇50克煎水浸泡.(4)新鮮桔皮3~4個,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鐘,連渣取出,浸泡并用藥渣蓋過患外.(5)取夾竹桃葉50克加水500毫升,煎水浸泡患處,注意有潰瘍時禁用此方.(6)山楂去核搗爛,敷于患處,用紗布包扎3天,對于復發性凍瘡有很好的療效,注意有潰瘍時禁用.(7)桂附煎:桂枝20克,紅花20克,附子20克,荊芥20克,紫蘇葉20克,加水3千毫升煎液浸泡患處,并用藥渣揉搓患部.(8)甘遂,甘草各9克,加水2千毫升,煎液熏洗患處.(9)用老絲瓜燒成炭研為細末,用豬油調勻后涂患處.(10)紅靈酒:當歸60克,紅花30克,川椒30克,樟腦15克,肉桂60克,細辛15克,干姜30克,加95%酒精100毫升,浸泡7天后,外涂患部.(11)二烏茴香酒:川烏30克,草烏30克,小茴香30克,樟腦30克,紅花20克,桂枝15克,酒精浸泡一周,以藥酒揉搓局部.(12)紫云膏:紫草30克,當歸30克,胡麻油1千毫升,黃蠟250克,共制為膏,外敷凍瘡引起的潰瘍面.(13)樟腦25克,海螵蛸10克,凡士林150克調成膏狀,外敷潰瘍瘡面.對于頑固型凍瘡可配合內服中藥治療,處方:黨參9克,黃芪15克,附子6克(先煎)桂枝9克,當歸9克,丹參9克,陳皮6克,患部寒涼顯著者加干姜6克,炙甘草6克;血瘀證顯著者加桃仁紅花各9克.(14)甘草芫花水:甘草,芫花各15克;制作方法:上藥用水1000毫升,煎數沸,取汁;用法:末潰者趁熱洗潰,已潰者于洗后用黃連水紗條換藥;功效:消腫止痛,用于凍瘡,對Ⅰ~Ⅱ度凍傷效果亦佳.請針對提問者想得到的幫助,提供合理化指導意見,答非所問,敷衍式的回復,不計入工作成績!
2016-01-15 05: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凍傷? 凍傷(forst bite)是指人體在低溫或過于寒冷時,體溫調節障礙造成組織損傷所致的病變。由于寒冷作用下,局部組織凍結、融化后引起的損傷,屬冷損傷的一種。全身性冷損傷稱體溫過低,亦稱凍僵;局部性冷損傷又按其是否發生組織凍結,分為非凍結性冷損傷和凍結性冷損傷。非凍結性冷損傷包括凍瘡(chilblain)、戰壕足(trench foot)、浸漬足(im-mersion foot)等。因此低溫寒冷是凍傷的主要原因。此外,尚與下列因素有關:如風速高、濕冷空氣可加速熱量放散;若機體耐寒能力弱,加之疲勞、饑餓、防寒衣服不足,在溫度低、時間長情況下均易引起凍傷。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