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細胞癌術后三個月能汗蒸嗎
我的胳膊上有一層黑色的疹子,后來這些黑色部位出現嚴重的潰爛最后沒辦法去的醫院,醫生說我被診斷是基底細胞癌,還好來的早還沒有進行感染,立即做了基底細胞癌的手術,現在手術后三個月了一切恢復的比較好,朋友說要慶祝下請我去汗蒸。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志花 主任醫師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
三級甲等
腫瘤科
-
基底細胞癌術后三個月是否能汗蒸,需要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包括術后恢復情況、傷口狀態、個人體質、汗蒸環境和潛在風險等。 1. 術后恢復情況:如果手術部位完全愈合,沒有紅腫、疼痛、滲出等異常,恢復良好,可能可以適當汗蒸。但如果仍有未完全恢復的跡象,汗蒸則可能影響恢復。 2. 傷口狀態:仔細觀察手術傷口,若疤痕穩定,無增生或感染跡象,汗蒸的風險相對較低。反之,若傷口脆弱,汗蒸易引發感染。 3. 個人體質:如果患者本身免疫力較弱,或者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等,汗蒸可能導致身體不適,影響術后康復。 4. 汗蒸環境:汗蒸場所的衛生條件不佳,可能存在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增加感染風險。 5. 潛在風險:汗蒸時高溫和大量出汗可能導致身體脫水、血壓波動,對術后身體的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總之,基底細胞癌術后三個月能否汗蒸不能一概而論,建議患者在決定前咨詢醫生,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做出明智選擇,以確保術后康復順利。
2025-03-17 22:2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基底細胞癌是暴露于陽光的部位,諸如頭、頸、手背、胸、背部等,應提高警惕.這類皮膚癌只需經輕微刺激就會出血,而一般的皮膚疾病多數無此特征。如果皮膚無緣無故結痂,特別是結痂之后長期不消失者,要引起高度注意。你好,做完基底細胞癌手術后恢復較好是可以去進行汗蒸的,但是可以偶爾,不建議經常,可以適量運動。還要忌食辛辣食物,平時的飲食要多樣化。堅持低脂肪飲食,多吃瘦肉、雞蛋、綠色蔬菜、水果等
2016-01-15 20:3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我的胳膊上有一層黑色的疹子,后來這些黑色部位出現嚴重的潰爛最后沒辦法去的醫院,醫生說我被診斷是基底細胞癌,還好來的早還沒有進行感染,立即做了基底細胞癌的手術,現在手術后三個月了一切恢復的比較好,朋友說要慶祝下請我去汗蒸。非黑素瘤性皮膚癌(NMSC)是人類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其中基底細胞癌又最為多見。基底細胞癌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高加索白種人的發病率顯著高于黃種人。基底細胞癌可以發生于頭面、軀干和四肢,但多發生在頭面等光暴露部位。根據皮損顏色為皮色或黑色,可以分類為色素型和非色素型。<
2016-01-15 17:2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你好總的來講是可以進行汗蒸的,但是不要過量的就好,一般的基底細胞癌在手術治療后要隨訪5年以上,總的來說預后非常好,復發率較低,一旦復發還可以再次手術,很少致命。平日多注意適當的運動,多吃些真菌類的產品這樣有助于清除體內的血液中的垃圾。祝安康!
2016-01-15 17:2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非黑素瘤性皮膚癌(NMSC)是人類最高發的惡性腫瘤,其中基底細胞癌又最為多見。基底細胞癌男性患者稍多于女性,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高加索白種人的發病率顯著高于黃種人。基底細胞癌可以發生于頭面、軀干和四肢,但多發生在頭面等光暴露部位。根據皮損顏色為皮色或黑色,可以分類為色素型和非色素型。如果基底細胞癌發生在軀干、四肢且面積較小,可以考慮外擴5mm切除腫物,最好術后全面病理檢測切緣。基底細胞癌對于放射治療和冷凍治療也比較敏感。建議術后追加放射治療。汗蒸不建議去。
2016-01-15 16:2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基底細胞癌?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又稱基底細胞上皮瘤,蝕性潰瘍,很少見,占肛門直腸惡性腫瘤的0.2%,是一種起源于表皮及其附屬器基底細胞的惡性上皮細胞瘤,極少發生轉移,發病與日光照射有密切關系,故好發于頭、面、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見于白色人種,少見于有色人種。好發于頭皮、面頸部等暴露部位和戶外工作者。發病年齡都較大,平均在60歲以上,男性多見。據Nielsen(1981年)等報道,30年內治療34例,平均年齡68歲。78%在緣,27%伸入到肛管并累及齒狀線的典型病變為肛管慢性結節,增長緩慢,中央常形成潰瘍,潰瘍周圍繞以珍珠樣隆起的邊緣,即侵蝕性潰瘍。有出血、疼痛、瘙癢、分泌物及大便習慣的改變。早期病變小而表淺,診斷困難,臨床常誤診為痔、肛裂及肛周濕疹,應及早活檢確診。廣泛性局部切除。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