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手術 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一旦診斷確定盡可能在術前對病變腺體進行定位檢查。位于頸部的腫瘤一般均不能捫及。B超可以發現位于頸部的腫瘤,CT可以發現位于頸部和縱隔的腫瘤,但陽性率均不高。自股靜脈插管至上腔靜脈、無名靜脈及引流甲狀旁腺的甲狀腺上、中、下靜脈,從各個靜脈抽取血樣,測定PTH濃度可以診斷是增生還是腫瘤,?K確定腫瘤的部位。但本法所需要的設備復雜、技術困難,?K有一定的危險,所以一般不列為常規檢查,僅在第一次手術在頸部未發現腫瘤時,在第二次術前進行檢查。 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需要手術治療。若為腫瘤應將病變腺體切除,若為增生應作甲狀腺大部分莭切除,即將三個腺體的全部和一個腺體的部分切除,保留約正常大小的部分腺體(約重30~50mg)。必須保證保留腺體的血供不受損傷。若為腺癌位將該腺體以及與之粘連的周圍組織(如甲狀腺葉、喉返神經)一起整塊切除。癌腫不宜作用活檢,否則癌細胞極易在局部擴散,引起復發。 因為98%甲狀旁腺在頸部所以手術先探查頸部。腫瘤在右側的機會高于左側,所以如果術前未能定位者先探查右側。一般先從甲狀腺側葉后面代到該側的上、下甲狀旁腺。明顯腫大的腺體肯定有病變,但不腫大的腺體不一定正常無病變。正常的腺體和病變(腺瘤或增生)的腺體在密度(比重)上有差別,所以可用密度差試驗予以鑒別。其方法即從上、下兩個腺體各切取1~2mm厚薄片,放入盛有20%甘露醇的試管中。最初兩個標本均浮在溶液頂部。逐沒加水搖勻,將溶液稀釋,直到有標本下沉至管底。若只有一個標本下沉則表示只有一個腺體有病變,是腺瘤,不必再探查對側甲狀旁腺;若兩個標本同時下沉則表示兩者密度相似,或者兩個腺體均正常,或者兩個腺體均有增生病變,必須再探查對側兩上甲狀旁腺。 若在甲狀旁腺側葉后面找不到上、下兩個甲狀旁腺,則應顯露氣管食管溝及咽和食管后尋找上甲狀旁腺。10~20%的甲狀旁腺瘤在胸縱隔內,但幾乎都能通過頸部切口將胸腺從胸骨后提到頸部予以切除,在胸腺內找到下甲狀旁腺。若從上述部位仍找不到所缺的甲狀旁腺,有人主張將同側的甲狀腺內,盲目切除甲狀腺葉,成功的機會太小。若從頸部探查結果仍未見下甲狀旁腺,一般不主張一期部開胸骨探查胸縱隔,而主張術后作選擇性靜脈插管,從甲狀旁腺回流的靜脈血中測PTH含量定位,再作第二次手術重新探查頸部或剖開胸骨探查胸縱隔。 甲狀旁腺瘤病人其無病變的甲狀旁腺功能受抑制,腺瘤切除后第2~3天會出現低血鈣癥狀。但這種低血鈣情況是暫時的,即使不補充鈣劑血鈣也能恢復正常,癥狀緩解。增生病人術后低血鈣癥狀一般不明顯。腺瘤若未切除或增生腺體切除不夠,術后血鈣下降均不多。診斷為腺瘤的病人術后若無低血鈣癥狀,提示誤診,可能實際是增生。 如手術成功,血清甲狀旁腺激素濃度及血、尿鈣、磷異常代謝可獲得糾正,血磷可于術后迅速升至正常,而血鈣亦可在1~3天后下降至正常范圍內。在伴有明顯骨病者,則因術后鈣、磷大量沉積于脫鈣的骨骼,血鈣可于術后1~3天內降至過低水平(5~8mg/dl),反復出現口唇麻木和手足搐搦,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ml,每日2~3次,有時每日需要量可多至100ml或30~50ml溶于500~1000ml5%葡萄糖液內靜脈點滴,癥狀于3~5天內可得改善。如低鈣持續1月以上,提示有永久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可能,需補充維生素D。如補鈣后,血鈣正常而仍有搐搦,尚需考慮補鎂(詳見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癥)。手術成功后血鈣、磷多數可望在一周內恢復正常,但堿性磷酸酶則在骨骼修補期間,可長期持續升高。手術后如有復發、則需再次手術。 二、藥物 西咪替丁可阻滯PTH的合成和/或分泌,故iPTH濃度可降低,血鈣也可降至正常,但停藥后可出現反跳升高。用量每次300mg,每日3次。 三、其他 術后,對骨病及尿結石仍需進一步處理,以期恢復勞動力:①骨病變于術后宜進高蛋白,高鈣,磷飲食,并補充鈣鹽,每日3~4g。②尿路結石應積極排石或于必要時作手術摘除。
2016-01-16 00:1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若在甲狀旁腺側葉后面找不到上、下兩個甲狀旁腺,則應顯露氣管食管溝及咽和食管后尋找上甲狀旁腺。10~20%的甲狀旁腺瘤在胸縱隔內,但幾乎都能通過頸部切口將胸腺從胸骨后提到頸部予以切除,在胸腺內找到下甲狀旁腺。若從上述部位仍找不到所缺的甲狀旁腺,有人主張將同側的甲狀腺內,盲目切除甲狀腺葉,成功的機會太小。若從頸部探查結果仍未見下甲狀旁腺,一般不主張一期部開胸骨探查胸縱隔,而主張術后作選擇性靜脈插管,從甲狀旁腺回流的靜脈血中測PTH含量定位,再作第二次手術重新探查頸部或剖開胸骨探查胸縱隔。
2016-01-15 19: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慶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本病以20~50歲者較多見,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緩慢,有以屢發腎結石而發現者,有以骨痛為主要表現,有以血鈣過高而呈神經官能癥癥群起病者,也有以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而發現者,有始終無癥狀者。臨床表現可歸納為下列四組: (一)高血鈣低血磷癥群為早期癥狀,常被忽視。 1.消化系統可有胃納不振、便秘、腹脹、惡心、嘔吐等癥狀。部分患者伴有十二指腸潰瘍病,可能與血鈣過高刺激胃粘膜分泌胃泌素有關。如同時伴有胰島胃泌素瘤,如卓-艾綜合征(ZollingerEllisonsyndrome),則消化性潰瘍頑固難治、部分患者可伴有多發性胰腺炎,原因未明,可能因胰腺有鈣鹽沉著,胰管發生阻塞所致。 2.肌肉四肢肌肉松弛,張力減退,患者易于疲乏軟弱。心動過緩,有時心律不齊,心電圖示QT間期縮短。 3.泌尿系統由于血鈣過高致有多量鈣自尿排出,患者常訴多尿、口渴、多飲,尿結石發生率也較高,一般在60%~90%之間,臨床上有腎絞痛,血尿或繼發尿路感染,反復發作后可引起腎功能損害甚至可導致腎功能衰竭。本病所致的尿結石的特點為多發性、反復發作性、雙側性,結石常具有逐漸增多、增大等活動性現象,連同腎實質鈣鹽沉積,對本病具有診斷意義。腎小管內鈣鹽沉積和質鈣鹽沉著可引起腎功能衰竭,在一般尿結石患者中,約有2%~5%由本病引起。除上述癥群外,尚可發生腎實質、角膜、軟骨或胸膜等處的異位鈣化。 (二)骨骼系癥狀初期有骨痛,可位于背部、脊椎、髖部、胸肋骨處或四肢,伴有壓痛。下肢不能支持重量,行走困難,常被誤診為關節炎或肌肉病變;病久后漸現骨骼畸形(部分患者尚有骨質局部隆起等骨囊表現)。身長縮短,可有病理性骨折,甚而臥床不起。 (三)其他癥群少數患者可出現精神癥狀如幻覺、偏執病,多發性內分泌腺瘤Ⅰ型(胃泌素瘤、垂體瘤,伴甲狀旁腺腺瘤有時伴胃腸類癌瘤,稱Wermer綜合征)或Ⅱ型(Sipple綜合征:嗜鉻細胞瘤,甲狀腺髓樣癌伴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 檢查 血鈣常超過12mg%,血磷多降至2~3mg%,血中鹼性磷酸酶增高;尿中鈣排出量顯著增高,每24小時可超過20mg。據此可以明確診斷。
2016-01-15 18:2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甲狀旁腺瘤病人其無病變的甲狀旁腺功能受抑制,腺瘤切除后第2~3天會出現低血鈣癥狀。但這種低血鈣情況是暫時的,即使不補充鈣劑血鈣也能恢復正常,癥狀緩解。增生病人術后低血鈣癥狀一般不明顯。腺瘤若未切除或增生腺體切除不夠,術后血鈣下降均不多。診斷為腺瘤的病人術后若無低血鈣癥狀,提示誤診,可能實際是增生。甲狀旁腺功能亢進一旦診斷確定盡可能在術前對病變腺體進行定位檢查。位于頸部的腫瘤一般均不能捫及。B超可以發現位于頸部的腫瘤,CT可以發現位于頸部和縱隔的腫瘤,但陽性率均不高。自股靜脈插管至上腔靜脈、無名靜脈及引流甲狀旁腺的甲狀腺上、中、下靜脈,從各個靜脈抽取血樣,測定PTH濃度可以診斷是增生還是腫瘤,?K確定腫瘤的部位。但本法所需要的設備復雜、技術困難,?K有一定的危險,所以一般不列為常規檢查,僅在第一次手術在頸部未發現腫瘤時,在第二次術前進行檢查。
2016-01-15 15: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