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栓后遺癥如何治療和恢復
歲四月十七日早晨發病,經CT診斷為腦血栓,右側上下肢偏癱,住院四十五天經針灸、藥物、康復訓練后出院在家康復至今,因其同時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肌缺血、甲狀腺素失調,經過康復鍛煉、藥物治療有一定恢復,現能自己走動,但是上肢恢復緩慢,右手僅能稍稍屈指,手指腫脹、坐起后抬不起上肢,全身疼痛、無力,有時感覺整個頭頸象糊了一層漆般難受令其痛不欲生,什么藥物康復快些?什么樣的上肢康復方法確切有效?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病情分析:這樣的情況是與是老年人常見的病變,主要與動脈硬化引起的腦部的供血不足,和小的血栓形成有關,治療的關鍵是,擴張腦血管,增加腦供血,預防復發等,常用的藥物有黃楊寧,銀杏葉,復方丹參片,西比靈,阿司匹林,等藥物,以及積極的控制高血壓和高血脂等
2016-01-17 01:0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平時睡眠要好,飲食清淡,適當運動,有運動障礙病人如果長時間不活動,關節就會攣縮,因此必需進行功能鍛煉,病人自已不能動,家人要幫助活動,就象機器不運轉時間長會生銹一樣。最主要是關節,扶持下走,站,上下樓梯。心情開朗,要注意控制血壓,可用中藥龜龍腦康修復腦細胞損傷,有需要可直接咨詢。
2016-01-16 21: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腦細胞在血管閉塞時由于缺血缺氧而死亡,治療開始愈晚、堵塞的血管愈大、腦細胞死亡的數量愈多,而且腦細胞死亡后是不能再生的。因此,盡管醫生采取了許多積極措施,但病人仍不可避免地要留下不同程度的殘疾,也叫“后遺癥”。這些后遺癥是不可能在醫院內尤其是以挽救生命為主要目的的綜合性醫院得到解決的,需要在康復醫院,在我國目前還主要是回家進一步療養及康復。?(一)按時規律服藥,預防腦血栓的再發?病人出院后仍需按醫生囑咐規律服藥,控制好糖尿病、高血壓等動脈硬化的基礎病變,定期到醫院復查。常用的藥物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小劑量阿司匹林、抵克力得;腦保護藥物,如尼莫地平;氧自由基清除劑,如維生素E、維生素C等。有的病人恨病吃藥,凡是廣告宣傳的藥物都想試試,或者認為藥吃得越多越好。事實上這樣做對身體不利。且不說藥物的療效未必都像廣告中說的那樣神奇,單說任何藥物都要經過肝、腎代謝,服藥太多會加重老年人本已不太健康的肝、腎負擔;從藥理上來說,過多的藥物進入身體,相互之間會發生作用,降低各自的療效,甚至加重副反應,給身體造成危害。吃什么藥、如何吃?最好聽從醫生的勸告,不可盲從廣告。?(二)盡早、積極地開始康復治療?如前所述,腦血栓形成后會留下許多后遺癥,如單癱、偏癱、失語等,藥物對這些后遺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而通過積極、正規的康復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達到生活自理,有些還可以回到工作崗位。有條件者最好能到正規的康復醫院進行系統康復。如因各種原因不能到康復醫院治療者,可購買一些有關方面的書籍和錄像帶,在家自己進行。康復宜及早進行。病后3~6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機,半年以后由于已發生肌肉萎縮及關節攣縮,康復的困難較大,但同樣也會有一定的幫助。?(三)日常生活訓練?患病后許多以前的生活習慣被打破,除了要盡早而正規地訓練患肢,還應注意開發健肢的潛能。右側偏癱而平時又習慣使用右手(右利)的患者,此時要訓練左手做事。衣服要做得寬松柔軟,可根據特殊需要縫制特殊樣式,如可以在患肢袖子上裝拉鎖以便去看病時測量血壓。穿衣時先穿癱瘓側,后穿健側;脫衣時先脫健側,后脫患側。?(四)面對現實,調整情緒?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話用在腦血管病人身上更貼切。面對既成事實,應調整好情緒,積極進行康復以盡早重返社會。嚴重的情緒障礙患者可請醫生幫助,使用抗抑郁劑,如百憂解,對腦血管病后的抑郁焦慮情緒有良好的作用。?腦血栓形成病人是否一定要半年輸一次液?經常在門診碰到腦血栓后遺癥的病人要求輸液。原因是聽說腦血栓后半年必須輸液一次,以防血栓復發。其實這是沒有根據的。腦血栓是一個容易復發的疾病,但其發病主要與動脈硬化及血液粘稠度有關,防治動脈硬化是一個長期的問題,而非單純打幾天點滴就能解決,需要從生活起居到藥物治療等多方面注意,長期規律地口服抗動脈硬化的藥物同樣可達到預防血栓的目的。另一方面,輸液并非百益無害。實際上,由于點滴是直接將藥物注入血管內,存在許多潛在的危險性,如輸液反應、靜脈炎;輸液過快導致心力衰竭。因此,只有在病情緊急,需要盡快將藥物送入體內,或病人昏迷及其他情況導致不能口服藥物時,才有必要進行靜脈點滴。作為一般醫療原則:能口服的藥物不要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的藥物就不要靜脈點滴,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機會。?
2016-01-16 15: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