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風濕關節炎癥狀
內風濕關節炎癥狀,全身關節疼痛,時冷時熱,坐下去很難站起來,之前睡覺感覺疼痛還好,這幾天睡覺時疼痛感覺越來越嚴重。這個是不是風濕的癥狀啊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蒙興文 主任醫師
成都風濕醫院
風濕免疫二科
-
1、疲勞、低熱: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早期身體會不間斷性疲勞無力,部分患者有發熱癥狀,多為38℃以下的低熱,并常常伴有食欲下降體虛無力的現象。 2、關節晨僵: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常伴有關節晨僵現象,晨起關節呈膠粘樣僵硬感,活動后能緩解或消失。 3、關節疼痛:類風濕性關節炎早中期,常伴有對稱性小關節疼痛,觸痛及壓痛。陰雨天關節疼痛加重。 4、關節腫脹:受累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且表面溫度略高于正常關節。腕關節、掌指關節或者近端指間關節中會有3個或3個以上關節部位腫脹。 5、雙手紅斑、皮下結節:早期類風濕患者的手指很敏感,遇到冷水容易發紫,雙手出現紅斑且難以消去。另約有15~20%的患者也會出現類風濕結節。 6、關節變形畸形:類風濕性關節炎中晚期會引起受累關節變形,病情惡化會造成關節畸形,常見如尺側偏斜、天鵝頸,腳趾出現錘狀趾等,關節畸形后,患者活動能力受限,行動困難。
2016-06-13 11:56
-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謝謝醫生!我的工作是負責網吧管理和修理,一般晚上加班,白天休息,很少見到陽光,是不是跟從事這項工作有關.
2016-01-17 15:32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早期有游走性關節疼痛,腫脹和功能障礙,晚期則表現為關節僵硬和畸形,功能喪失,若不能及時控制或治愈,終鈄導致殘廢.類風濕在沒有變形之前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如果變形就只能控制不發展.治療從提高免疫系統和滋補肝腎著手全面調理,配合調和脾胃.去風通絡,活血散寒,消腫止痛.治療用追風舒筋療法就可以經濟實惠,沒有任何副作用,療效好,療程短.不要用西藥,副作用太大,不要用冷水,注意防寒保暖,不要勞累,注意休息.保持好心情.如果還有問題歡迎咨詢.
2016-01-17 12:18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內風濕關節炎癥狀,我為你解答,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癥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癥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風濕性疾病多為慢性病,治療目的是改善疾病愈后,保持其關節,臟器的功能,解除有關癥狀.治療的原則是早期診斷和盡早合理,聯合用藥.常用的抗風濕病藥物如奈普生,阿斯匹林,布洛芬,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等.
2016-01-17 11:53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內風濕關節炎癥狀,我來說說,很多風濕病與感染有關。濕病與遺傳因素也是有關的,免疫異常在風濕病的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許多風濕病至少有部分原因是由免疫異常引起的,還有其他因素,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環境因素、機體素質等也是重要的誘發因素。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可以采用五聯一體清痹療法,是以“除、清、通、蒸、活”的方法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該療法通過無痛、無損害、高滲透性新型激光針刀,導入體內深層病灶,激活細胞增殖,促進骨骼組織的再生修復,消除組織粘連,能迅速拔除風濕病變細胞,從而去除病毒,達到治療的目的。
2016-01-17 09:4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類風濕性關節炎最常發生關節痛的部位為掌指關節,指間關節,腕關節,其次為膝關節等,和你的部位比較符合,但多程對稱性.可以自己注意一下,有無晨僵(早晨起來感覺關節僵硬),發作時有無關節壓痛.你可以去醫院查個血是不是類風濕因子,C反應蛋白,紅細胞沉降率和血常規,如果不夠可以把這些都查一查,還有照個X線片.最好在發作的時候去.確診以后再及時治療,目前關節炎還是可逆的.如果發展到關節軟骨損傷,就不可逆了.給你些好方法:1.風濕病常常侵犯關節,肌肉,骨骼以及軟組織,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發熱這些癥狀比較突出,解熱鎮痛消炎,緩解癥狀是治療這組疾病的首要目的,因此往往選用非甾體抗炎藥,如扶他林,莫比可,樂松,天新利德,西樂葆,萬洛等,而且新型的非甾體類抗炎藥作用好,療效高,使得副作用明顯減少.2.如果風濕性疾病得不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關節,肌肉,骨骼等病變會導致功能障礙和畸形,留下終身殘疾,影響生活和勞動,給個人和社會帶來經濟損失.從風濕性疾病侵犯的組織看,以往稱之結締組織病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硬皮病,多發性肌炎,壞死性血管炎,強直性脊柱炎都有自身免疫的紊亂,屬于自身免疫紊亂的一組疾病.痛風性關節炎已明確是嘌呤代謝紊亂而導致尿酸鹽結晶在關節內沉積,往往有關節腔,骨骼,韌帶受累.因此風濕病的治療除了對癥治療緩解癥狀外,還需進行病因治療,自身免疫紊亂性的疾病需要免疫調節,例如使用皮質激素以及免疫抑制劑,免疫抑制療法有了很大的進步,新藥物不斷發現,用于臨床,如驍息,愛諾華,帕夫林,新療法不斷發現,如①對輕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采用小劑量強的松,氯喹,MTX的聯合治療,可以明顯減輕副作用;②類風濕性關節炎采用聯合治療,一線藥與二線藥的聯合治療,二線藥之間的聯合治療.③大劑量丙種球蛋白治療重癥風濕病.3.生物治療及骨髓移植治療也已試用于臨床.4.對于關節病變還可以采用關節鏡治療,大大提高療效,改觀了疾病的預后,致殘率明顯下降,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改善.一般可先給患者以療效較強的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如雙氯芬酸或足量COX2抑制劑,至癥狀緩解后減至較小劑量,并加用一種慢作用抗風濕藥物(DMARDs).若無不良反應,根據病情可再加一種或兩種慢作用抗風濕藥物,直到癥狀明顯緩解,血清中自身抗體滴度下降.然后,可考慮將慢作用抗風濕藥物改為維持量,以一種或兩種慢作用抗風濕藥配以最小劑量的非甾類抗炎藥直到病情完全緩解.此外,個體化方案的選擇中應特別注意患者的個體差異.對重癥類風濕關節炎或血清中有高滴度自身抗體及多種自身抗體陽性者給予二聯或三聯慢作用抗風濕藥,有磺胺藥過敏史者應避免應用柳氮磺吡啶及西樂葆.對于經正規慢作用抗風濕藥治療無效及血清中有高滴度或多種自身抗體的難治性類風濕關節炎個體,可采取免疫凈化(如免疫吸附)等治療.對于關節腔積液者應給予穿刺抽液及關節腔內注射(小于4次/年)得寶松或醋酸去炎松等藥物.給你些中醫治療方法:祖國醫學對疾病發生的原因,強調人體的內在因素,即認為“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同樣,風濕病的發生原因,亦主要是內因.如《內經》所說:“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也.”《濟生方》中更加明確指出:“皆因體虛,腠理空疏,受風寒濕氣而成痹也.”即由于人體體質虛弱,氣血不足,或勞累過度,肌膚毛孔疏松,營衛不固,外邪乘虛而入,流注經絡,肌肉,關節,致使氣血凝滯,阻塞不通,不通則痛而出現關節疼痛,活動不利.至于外因則與氣候條件,生活環境有關,主要是風,寒,濕邪氣的侵犯.《內經》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說明了氣候變化無常,冷熱交錯,或居處潮濕,寒冷或涉水,冒雨等風寒濕邪氣,乘機體抵抗力低時侵入人體,注于經絡,留于關節,使氣血痹阻而為痹證.但是由于各人體質不同,病邪各有偏盛,因而《內經》又說:“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如風寒濕痹日久不愈,病邪郁久化熱,或感受風熱之邪,或素體陽盛或陰虛有熱,感邪之后易從火化而使關節紅腫熱痛,形成熱痹.《內經》又說:“病久而不去者,內舍于其合也.”這就是說外邪滯留機體,日積月累,由經絡而病及臟腑,可產生相應的臟腑痹的證候.其中以心悸,氣短,胸痛的心痹較為常見.祝你早日康復!!
2016-01-17 09:1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