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桿菌
同事今天沒來上班,病了去醫院檢查說是耶爾森菌病,發熱、腹痛還腹瀉,這種病是怎么得的啊,耶森氏菌鼠疫菌感染的疾病要怎么治,平時注意什么?請知道的醫生為我解答一下哦,在線等答案啊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鼠疫桿菌(Yersiniapestis)是一種桿菌,屬于耶爾森氏菌屬,同時是腺鼠疫、肺鼠疫和敗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沒有治療的情況下,感染腺鼠疫75%會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會死亡,在人類歷史上造成了嚴重的傷亡。滅鼠、蚤等,搞好環境衛生,可預防感染鼠疫桿菌。鼠疫桿菌屬于耶爾森氏菌屬(Yersina)。它是引起烈性傳染病鼠疫(Plague)的病原菌,同時也是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者使用的致死性細菌戰劑之一。曾在歐洲引起大規模疾病死亡,在二戰中也有使用記錄。人體對鼠疫桿菌無天然免疫力,容易感染?;歼^鼠疫病愈者可獲得持久性免疫力,很少再次感染。
2016-01-17 19:4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申蘭闊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你好,你說的情況老鼠身上都攜帶此桿菌建議你平時注意衛生,見到老鼠進行消滅,積極消滅老鼠,祝你健康。
2016-01-17 15:4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請你把你的問題描述清楚,如具體的癥狀和體征以及是否有其他檢查等,以便我給你回答
2016-01-17 13:0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鼠疫桿菌為短小的革蘭氏陽性球桿菌,新分離株以美蘭或姬姆薩染色,顯示兩端濃染,有莢膜(或稱封套)。在病灶標本中及初代培養時,呈卵園形。在液體培養基中生長呈短鏈排列。需氧及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27-28℃,初次分離需在培養基中加入動物血液,亞硫酸鈉等以促進生長,在血平板上,28℃培養48小時后,長成不透明的,中央隆起,不溶血,邊緣呈花邊樣菌落,這種菌落形態為本菌的特征。在液體培養基中24小時孵育逐漸形成絮狀沉淀,48小時在液表面形成薄菌膜,從菌膜向管底生長出垂狀菌絲,呈鐘乳石狀。鼠疫桿菌對外界抵抗力強,在寒冷、潮濕的條件下,不易死亡,在-30℃仍能存活,于5-10℃條件下尚能生存??赡椭鄙淙展?-4小時,在干燥咯痰和蚤糞中存活數周,在凍尸中能存活4-5個月,但對一般消毒劑、殺菌劑的抵抗力不強。對鏈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環素敏感。預防鼠疫的基本原則:1.嚴格控制傳染源,隔離可疑病人或病人,嚴格執行檢疫制度;2.切斷傳播途徑,滅鼠、滅蚤;3.提高人群免疫力(預防接種鼠疫無毒活疫苗)和個人防護。高效價鼠免疫血清在治療上有效,可與抗生素并用以上就是我對于鼠疫桿菌的相關回答,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祝你和你的家人可以健康生活!
2016-01-17 09: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1、在鼠疫疫源地區的居民,要在嚴格個人防護(穿長筒靴、襪等)和施行預防接種的情況下,進行耕作、放牧及其他野外活動。嚴禁打獵,嚴禁剝食鼠、狐貍、旱獺、野兔等動物,禁止小孩玩鼠。2、鼠疫可不依賴人而在自然界的老鼠間相互傳染,并以此保持鼠疫在自然界的長期存在,人感染鼠疫的途徑:(1)在野外被染疫病鼠身上的跳蚤叮咬,或由貓狗等從野外帶回來的疫蚤叮咬;(2)直接接觸或剝食鼠疫病、死鼠或其它染疫動物(如狐貍、旱獺和野兔等);(3)肺鼠疫病人通過咳嗽,把鼠疫菌以飛沫形式散布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后感染。3、在臨床上,鼠疫分為腺鼠疫、肺鼠疫、鼠疫敗血癥及皮膚鼠疫等。人感染鼠疫后,一般3~5天發病,有時一天就會發前病,病人突然惡寒戰栗、發燒、體溫達39℃以上;同時出現頭昏頭痛、呼吸和脈搏加快;很快進入極度虛弱或昏迷狀態,面色蒼白或潮紅,步態蹣跚,孕婦常常流產。腺鼠疫除呈持續性高燒外,大腿根、頸部、腋下等處有腫大明顯、疼痛劇烈的腫塊。肺鼠疫更重,起病急,高燒達40~41℃,隨后咯血痰、氣短、氣喘、呼吸困難、顏面和肢體青紫。對鼠疫患者要嚴格隔離,就地治療。接觸者亦要隔離留驗9天(鼠疫的潛伏期)。用鏈霉素、慶大霉素、氯霉素、四環素以及磺胺類藥物即可治療。對重癥患者亦可采用鏈霉素與其他幾種藥物或抗鼠疫血清合用的聯合治療法。對待鼠疫,只要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就能夠防止其蔓延。
2016-01-17 09:1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