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盛小剛 主任醫師
廣東省中醫院
三級甲等
心血管科
-
無痛性心肌梗死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心肌梗死,發病隱匿,癥狀不典型,常見于特定人群。其發病機制、癥狀、診斷、治療和預防都有特點。當身體感到不適時,務必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指示進行診治,不宜自己隨意用藥。
2018-11-23 16:15
1.發病機制:多因糖尿病等致神經病變,對疼痛不敏感。
2.癥狀表現:可能僅輕微胸悶,易被忽視。
3.高危人群:多見于糖尿病、心衰的老年病人。
4.診斷方法:心電圖等檢查可明確。
5.治療手段:與典型心肌梗死相同,包括藥物及介入治療。
6.預防措施:定期體檢,發現心臟異常及時治療。
無痛性心肌梗死危害大,早發現早治療很關鍵,日常要重視心臟健康。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旦確診為無痛性心肌梗死疾病,就應該立即就醫治療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你好,無痛性心肌梗死疾病是指缺血時間過長導致的心肌細胞死亡。此病需要進行監護和治療并行的方式。
2016-01-18 07:23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心肌梗死,是指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冠狀動脈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壞死,及早發現,及早住院,并加強入院前就地處理。治療原則為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面積,保護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各種并發癥。
2016-01-18 04: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心肌梗死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為在冠狀動脈病變的基礎上,冠狀動脈的血流急劇減少或中斷,使相應的心肌出現嚴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終導致心肌的缺血性壞死.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臨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發熱,白細胞計數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電圖反映心肌急性損傷,缺血和壞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變,并可出現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屬冠心病的嚴重類型.心肌梗死的原因,多數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或在此基礎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
2016-01-17 12:4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啊,無痛癥狀性常見癥狀有上腹部堵悶、不適、惡心、嘔吐、胸悶、憋氣、低血壓狀態、休克、突然心悸、心律失常、腦卒中等。僅體檢時可疑心肌梗死圖形。建議到三甲以上的醫院去治療。
2016-01-17 10:31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種急癥。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閉塞,使部分心肌因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發生的局部壞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所致。如果冠狀動脈閉塞較慢,側支循環形成較好,則可不發生心肌梗死。非動脈粥樣硬化的原因如冠狀動詠栓塞、冠狀動脈炎、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狀動脈開口、冠狀動脈先天畸形、心肌橋等,均會導致心肌梗死。本病在歐美常見,美國35~84歲人群中年發病率男性為71‰,女性為22%。;每年約有80萬人發生心肌梗死,45萬人再梗死。在我國本病遠不如歐美多見,70和80年代北京、河北、哈爾濱、黑龍江、上海、廣卅等省市年發病率僅0.2‰~0.6‰,其中以華北地區最高。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