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會是淋巴瘤嗎?
前(2011.8.13)發現頸部兩側淋巴結腫大,有微痛,到醫院做了彩超檢查,結果為“雙側頸部淋巴結腫大,形態正常,無異常血流。”經過兩周消炎后,稍變小,然后就一直沒有變化。期間我自覺發現會覺得很熱然后出很多汗(不知是否心理壓力大一直擔心會有淋巴瘤),早上覺得很想睡覺,不知道晚上是否有盜汗。自覺身體發熱時體溫計測到是正常體溫。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淋巴瘤是一組起源于淋巴結或其他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可分為霍奇金病(簡稱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簡稱NHL)兩大類,組織學可見淋巴細胞和(或)組織細胞的腫瘤性增生,臨床以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最為典型,肝脾常腫大,晚期有惡病質、發熱及貧血。淋巴瘤的細胞形態極其復雜,2008年WHO淋巴瘤新分類中,有80個亞型。由于病變部位和范圍不盡相同,臨床表現很不一致,原發部位可在淋巴結,也可在結外的淋巴組織,例如便扁桃體、鼻咽部、胃腸道、脾、骨骼或皮膚等。結淋巴組織原發部變多見于NHL。診斷檢查一、霍奇金病 (一)血液血象變化較早,常有輕或中等貧血,偶伴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少數白細胞輕度或明顯增加,伴中性粒細胞增多。約1/5患者嗜酸粒細胞升高。晚期淋巴細胞減少。骨髓被廣泛浸潤或發生脾功能亢進時,可有全血細胞減少。 原發性骨淋巴瘤(二)骨髓大多為非特異性。如能找到里-斯細胞對診斷有助。里-斯細胞大小不一,約20μm-60μm,多數較大,形態極不規則。胞漿嗜雙色性,核外形不規則,可呈“鏡影”狀,也可多葉或多核,偶有單核,核染質粗細不等,核仁可大達核的1/3。結節硬化型HD中里-斯細胞由于變形,漿濃縮,兩細胞核之間似有空隙,稱為腔隙型里-斯細胞。浸潤大多由血源播散而來,骨髓穿刺涂片陽性率僅3%,但活檢法可提高至9%~22%,用以探索骨髓轉移,意義較大。 (三)其他化驗疾病活動期有血沉增速,血清乳酸脫氫酶活力增高,α球蛋白及結合珠蛋白及血漿銅藍蛋白增多。當血清堿性磷酸酶活力或血鈣增加,提示骨骼累及。二、非霍奇金淋巴瘤 (一)血液和骨髓白細胞數多正常,伴有淋巴細胞絕對和相對增多。NHL血源播散較早,約20%原淋巴細胞型在晚期并發白血病,此時血象酷似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約5%組織細胞性淋巴瘤,晚期也可發生急性組織細胞性或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二)其他可并發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的溶血性貧血。原免疫細胞或彌漫性原淋巴細胞型常有多克隆球蛋白增多,少數彌漫性小淋巴細胞型可出現單克隆IgG或IgM,以后者為多見。 診斷和鑒別診斷:對慢性、進行性、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要考慮本病的可能,應做淋巴結穿刺物涂片、淋巴結印片及病理切片檢查。當有皮膚損害可作皮膚活檢及印片。如有血細胞減少,血清堿性磷酶增高或有骨骼病變時,可我作骨髓活檢和涂片以尋找里-斯細胞或淋巴瘤細胞。今年報道里-斯細胞偶可見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結締組織病及其他惡性腫瘤,因此在缺乏HD其他組織學改變時。結核性淋巴結炎多局限于頸兩側,可彼此融合,與周圍組織粘連,晚期與軟化、潰破而形成竇道。以發熱為主要表現淋巴瘤,須和結核病、敗血癥、結締組織病等鑒別。結外淋巴瘤須和相應器官的其他惡性腫瘤向鑒別。編輯本段影像學表現 主要為兩側氣管旁和肺門淋巴結腫大。通常以氣管旁淋巴結腫大為主,并且多為兩側對稱性。早期可能僅表現為氣管兩旁上縱膈陰影輕度增寬。由于此類腫瘤生長迅速,發現病變時,多數明顯腫大的淋巴結均已融合成塊,使上縱膈向兩側明顯增寬,輪廓清楚而呈波浪狀,密度均勻。側位胸片見腫瘤位于中縱膈上中部,即氣管及肺門區,腫塊邊界不清楚。前縱膈胸骨后淋巴結也常被侵及,表現為緊貼于胸骨后的圓形或橢圓形帶有波浪狀向后突出的陰影。 CT掃描對顯示縱膈各組淋巴結腫大有特殊的優點,顯著優于常規X線檢查。在早期病變,縱膈輕度增寬時,CT掃描可顯示腫塊的部位和形態符合縱膈的腫大淋巴結,以及各組淋巴結受侵的范圍,對診斷很有幫助。 何杰金病侵犯縱膈交非何杰金病更為多見,而且較易表現兩側病變大小不對稱。孤立的前縱膈病變, 何杰金氏淋巴瘤不伴有氣管旁和肺門淋巴結異常,但常伴有頸部淋巴結腫大。這類類型的淋巴瘤在X線表現上甚似胸腺瘤,在病理上常可見在腫瘤內有殘留的兇險組織。 淋巴瘤對放射治療甚為敏感,可于短期內明顯縮小以至完全消退。但對于某些何杰金病,優于合并增生的纖維住址,致放射治療后仍可保持一定體積而不完全消失。對放射治療效果好的淋巴瘤,經數年后可見鈣化影。 縱膈的淋巴瘤也可侵犯膈神經、喉返神經、交感神經,出現相應的神經麻痹癥狀,但一般不如轉移性淋巴結易發和顯著。侵犯心包產生心包積液。瘤住址可經肺門沿支氣管周圍的間質向肺門侵潤,形成自肺門向肺野呈放射狀的侵潤性條狀影及細小結節影。常侵及胸膜產生胸腔積液。胸腔積液也可因縱膈的淋巴瘤阻塞了淋巴液的引流造成。此型胸腔積液,在縱膈淋巴瘤經放射治療好轉后可自行吸收。
2016-01-18 13:28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不一定的早期淋巴瘤有什么癥狀,如下: 1、全身淋巴結腫大:以頸部為主,其次為腋窩、腹股溝淋巴結,晚期可累及縱膈淋巴結。 2、脾腫大:約30%累及于脾,多出現于后期,一般為反應性增生,或肉芽腫形成。 3、造血系統:呈貧血象,與骨髓受累有關,晚期可出現溶血性貧血。 4、消化系統:約30%有胃、胰、腸受累,可有吸收不良,甚至腹水癥狀。 5、心血管系統:偶有滲出性心包炎。 6、肝損壞:可由于肝損壞而導致黃疸。 7、骨轉移:約5~15%,出現骨痛。 8、腎受累:約13有腎浸潤,嚴重出現腎衰。在治療時可以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比如每日口服含量在16%以上的人參皂苷Rh2(護命素)4-6粒,可以有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增殖,同時誘導癌細胞向正常細胞轉化,對于早期癌癥患者來說,重新成為一個健康人是很有希望的。
2016-01-18 11: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惡性淋巴瘤的臨床表現多樣,往往以惡性淋巴結腫大或淋巴組織局部表現為首發癥狀,一般常侵犯表淺淋巴結,如頸部、鎖骨上、腋下、腹股溝淋巴結,也可以是縱膈、腹膜后、腸系膜等深部的淋巴結,也可以同時侵犯這些部位的淋巴結。1、無明確原因的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是典型的淋巴瘤早期癥狀,初時不痛不癢,形如黃豆至棗般大小。早期通常出現在頸部,其次為腋下,縱膈部位的淋巴結腫大早期時沒有明顯特點,要通過X線才可觀察。2、淋巴結核經正規療程的抗結核治療,慢性淋巴結炎經一般抗炎治療后無效的,都要警惕惡性淋巴瘤的可能。3、不明原因的發熱,熱型不規則,間歇低熱,少數有周期熱,體溫在38-40度之間,可持續數天,然后逐漸下降,周而復始。和淋巴結腫大一樣,經治療后有時好轉,但經常反復,且總體的趨勢為進展性。4、惡性淋巴瘤早期發熱癥狀伴隨著皮膚瘙癢、盜汗、消瘦等。
2016-01-17 22:5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早期淋巴瘤癥狀:1、表淺淋巴結腫大凡表淺淋巴結出現無痛性、進行性腫大為淋巴瘤的早期信號。主要為頸、腋下或腹股溝淋巴結出現腫大,頸部淋巴結腫大占60~80%,腋窩占6~20%,腹股溝6~10%。 2、全身不適癥狀早期伴隨淺表淋巴結腫大,可見低熱、乏力。 3、何杰金氏病(淋巴網狀細胞肉瘤),常以不規則發熱為早期先兆,并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有一種淋巴惡性腫瘤,早期質軟,可活動無痛,應引起注意。4、瘙癢常為何杰金氏病的獨特信號。可有局部或全身瘙癢之異,全身性瘙癢多出現于縱膈或腹部有病變。
2016-01-17 19:1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