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綜合癥飲食注意
具體得我還沒了解多少.只知道他現在一犯病就臉腫.眼腫.肚子腫.病情加重得時候生殖器也腫現在只想知道他現飲食得注意事項和一些能暫時壓制病情得偏方我現在知道得只有吃生板栗和苞谷須熬湯不知道有沒有用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本病患者幾乎都有高脂血癥,限制動物脂肪攝入,飲食中供給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及植物油(豆油,菜子油,香油).高度水腫者限制鈉鹽攝入,每天攝入食鹽量小于2克,適當補充微量元素.以下幾點飲食原則請注意:(1)鈉鹽攝入:水腫時應進低鹽飲食,以免加重水腫,一般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2g為宜,禁用腌制食品,少用味精及食堿,浮腫消退,血漿蛋白接近正常時,可恢復普通飲食.(2)蛋白質攝入:腎病綜合征時,大量血漿蛋白從尿中排出,人體蛋白降低而處于蛋白質營養不良狀態,低蛋白血癥使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致使水腫頑固難消,機體抵抗力也隨之下降,因此在無腎功能衰竭時,其早期,極期應給予較高的高質量蛋白質飲食(1~1.5g/kg*d),如魚和肉類等.此有助于緩解低蛋白血癥及隨之引起的一些合并癥.但高蛋白飲食可使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增高,使腎小球毛細血管處于高壓狀態,同時攝入大量蛋白質也使尿蛋白增加,可以加速腎小球的硬化.因此,對于慢性,非極期的腎病綜合癥患者應攝入較少量高質量的蛋白質(0.7~1g/kg*d),至于出現慢性腎功能損害時,則應低蛋白飲食(0.65g/kg*d).(3)脂肪攝入:腎病綜合征患者常有高脂血癥,此可引起動脈硬化及腎小球損傷,硬化等,因此應限制動物內臟,肥肉,某些海產品等富含膽固醇及脂肪的食物攝入.(4)微量元素的補充:由于腎病綜合征患者腎小球基底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除丟失大量蛋白質外,還同時丟失與蛋白結合的某些微量元素及激素,致使人體鈣,鎂,鋅,鐵等元素缺乏,應給予適當補充.一般可進食含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豐富的蔬菜,水果,雜糧等予以補充.腎病綜合癥患者的日常養生
2016-01-18 22:2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你好.1.控制血壓130/80,每天早晨監測1次。2.不浮腫是多喝白開水,保證尿量2000左右/天。3.禁食豆制品、動物內臟、海鮮、戒煙、酒。4.血鉀高時禁食桔子、香蕉、蘑菇、榨菜、等。5.低鹽飲食,但不能不吃鹽,不可吃低鈉鹽。6.少吃面食,多食土豆、山藥、芋頭等、多食蔬菜。7.可買麥淀粉做饅頭、面條等。8.慢性腎病綜合癥是慢性病需長期用藥,9.根據每個患者的情況不同,一定要定期按時復查各項指標。
2016-01-18 15: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腎病綜合癥的飲食應注意蛋白質的攝入量: 腎病綜合征病人常常會發生負氮平衡,如攝入高蛋白飲食。有可能會轉為正氮平衡。如果在腎病綜合癥患者的飲食中有足夠的熱卡和蛋白質,腎病綜合征病人攝入高蛋白會導致蛋白尿的增加,加重腎小球的損害程度。所以,蛋白質的攝入應該根據維持機體的需要量進行攝入,并且要以優質的蛋白為主,如魚、肉、牛奶、雞蛋等。 腎病綜合癥的飲食應以清淡為宜: 腎病綜合征病人在大劑量激素治療期間或有水腫,應給予低鹽飲食。低鹽飲食要求每日鈉鹽攝入量在3-5g之間,患者也可食用低鈉鹽。在低鹽飲食期,不要吃咸鴨蛋、咸雞蛋、咸菜等。患者有明顯水腫時應禁鹽,就連含鈉的食物(如堿發饅頭、咸糕點)、小蘇打、醬油等都在禁忌之列。腎病綜合征患者限制食鹽攝入有重要的意義,但由于限鈉后患者常因飲食無味而食欲不振,影響了蛋白質和熱量的攝入,可以用無鹽醬油、醋、姜、蒜等調味品以增進食欲。禁鹽時間的長短應根據病情而定,若患者水腫經治療后癥狀已不明顯或基本消失,可改為低鹽飲食。患者病情穩定時,則不必嚴格限鹽,但食鹽量也不宜過多。對于運用利尿劑的腎病綜合征病人,要注意測定血清鈉。 腎病綜合癥的飲食應有所禁忌: 1.應該限制對腎臟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宜選用高熱量富含維生素A、C的食物(不含糖食物)。 3.對于嚴重水腫,并且少尿的腎病綜合征病人,應該適當的限制水的攝入。 4.在腎病綜合征病人伴發高脂血癥的時候,應該限制膳食中的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在伴有貧血的時候,可以補充含維生素B12、葉酸、鐵的一些食物的攝入,如菠菜、木耳等。
2016-01-18 13:06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腎病綜合征患者常伴有胃腸道粘膜水腫及腹水,影響消化吸收.宜進易消化,清淡,半流質飲食.腎病時尿蛋白大量丟失,體內處于蛋白質營養不良狀態.80年代末之前,主張高蛋白飲食(1.2~1.5克/kg.d),企圖緩解低蛋白血癥及隨之引起的一系列并發癥.但動物實驗及人類腎臟病觀察均證實:高蛋白飲食,雖然肝臟合成白蛋白增加,但尿蛋白排出量也增加,并無助于糾正低蛋白血癥,反使腎小球毛細血管高灌注,高壓力及高濾過,加速腎小球非炎性硬化.限制蛋白質攝入量可減緩慢性腎功能損害的發展.故目前主張優質蛋白飲食,每天每公斤體重0.7~1.0克.
2016-01-18 06:48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