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鈣
我女兒8歲,身高1.22米,體重39斤,飯量一直很小,醫生說她缺鈣,我愛人曾看過一篇文章,說兒童容易營養不良,建議每晚吃一粒VC和復合維生素B.我們一直給她在吃,另外還吃一粒鈣片,但她還是偏瘦偏矮,而且牙齒也長得很慢.我想請問醫生,100毫克的VC和復合維生素B,小孩能不能這樣長期服用,服用是否對小孩有好處,會不會有不良副作用,另外VC是否對鈣的吸收有影響.望醫生告知,非常感謝.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您好:一般對于小兒的正確補鈣要:小兒處在生長發育時期,對鈣的需要量較成年人大,因此要及時補充鈣質,以防缺鈣。如何正確補鈣,應注意如下幾點。(1)是否缺鈣應經醫生診斷后決定,不可自作主張。(2)健康成長的兒童,飲食正常,配餐合理,無需另外補充鈣劑。(3)小兒缺鈣在出生后兩個月內就有明顯表現。如夜間啼哭,出汗多,食欲減退,易患呼吸道感染,貧血及枕禿等,嚴重者可出現手足抽搐。這時應使用鈣劑治療。(4)使用鈣劑時應與含維生素口的藥物如魚肝油等配合使用,因為它們能促進鈣磷的吸收,減少尿磷排出,提高枸櫞酸鹽的血濃度。枸櫞酸鹽同鈣結合成高濃度的復合物,有利于新骨的鈣化。但是應注意,維生素口不可過量,以免引起持續高鈣血癥,繼而發生鈣鹽沉積于各器官組織而影響其功能,嚴重者可影響其智力發育。(5)小幾補鈣期間應忌食菠菜及乳類制品,因為菠菜中的草酸易與鈣形成草酸鈣沉淀;而鈣劑與乳類制品同服,會產生凝塊,均會影響吸收。
2016-01-19 00:5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你的描述,可以給孩子食物補充鈣。
2016-01-18 10:36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我們中國人,這個年齡是需要補鈣的!腰腿痛不是一種病,而是一組癥候群,可由多種原因引起。腰痛為多發病,常與腿痛同時存在,在體力勞動者中發生率較高,如搬運工、井下礦工、木工和汽車司機等。在部隊,腰腿痛也是指戰員最易患的病癥之一,工程兵、坦克兵和步兵等兵種發生率尤高;值得注意的是,從事機關工作、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員中,腰腿痛也是常見病。因此,深入研究腰腿痛的防治,使傷病員迅速恢復勞動力,是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了解腰部的解剖結構,對探討病因、診斷和進行防治有重要作用。腰部的骨骼結構是由5個腰椎骨、骶骨和兩側骼骨構成。第5腰椎和骶椎構成腰骶關節,此處負重量大,是活動度大的腰椎與固定的骶椎相交處,承受的壓力較大,易患勞損。骶椎上沿與水平線的交角稱為腰骶角,正常為45°~45°。椎骨間有椎間盤。椎間盤由髓核、纖維環和軟骨板三部分構成。軟骨板在椎體和髓核之間彼此相聯系。纖維環由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和纖維軟骨形成,呈層狀排列,各層纖維的方向彼此交錯牢固地附著在椎體上,這樣可以限制髓核在負重壓力下產生的移位,也可限制椎體的過度扭轉和滑移活動。髓核是粘液樣膠體物質,為纖維和軟骨板所包繞,其中含有大量水份和粘多糖復合物,有極強的吸水性能,使椎間盤具有一定的彈性,其主要功能為傳遞壓力和吸收震蕩。除椎間盤外,相鄰兩椎間尚有兩個后關節突關節相聯系。后關節突關節即椎間小關節,是滑膜關節,在腰部關節面呈矢狀排列。椎間小關節的移位、增生等病理改變,在腰腿痛的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脊柱的各椎骨之間有很多韌帶相聯系,主要有以下諸韌帶:前縱韌帶上自枕骨,下至骶骨,與各椎體前側緊密相連;后縱韌帶上起樞椎,下達骶骨,位于各椎體后側,較前縱韌帶薄弱;黃韌帶位于相鄰二椎板之間,構成椎管后壁的一部分;棘上韌帶位于各棘突頂端;棘間韌帶連接相鄰二棘突的深部。這些韌帶的共同作用是聯系和穩定脊椎。有三組肌肉維持脊柱的穩定并協調脊柱的各項活動。(一)背側組:包括背闊肌、骶棘肌、多裂肌等,可使脊柱背伸、側屈,并保持脊柱的直立位。(二)前側組:包括腹內、外斜肌和腹直肌,是脊柱的屈肌。(三)外側組:包括腰大肌和腰方肌,腰大肌和骼肌是屈髖的主要肌肉,當下肢固定時,其收縮可使脊柱前屈。腰方肌的作用為使脊柱側屈。脊柱的旋轉活動則是各組肌肉協調作用的結果。建議如上的知識進行參考,有其它的問題,請繼續提問好吧!
2016-01-18 09:20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您好:請問你的年齡?還有沒有別的癥狀?
2016-01-18 07: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您好,請進行一下血鈣的檢查,進行明確,現在的孩子一般都是需要補鈣的!家長如何判斷嬰幼兒是否缺鈣?嬰幼兒缺鈣初期可表現為易驚、多汗、倦怠、睡眠不安、夜驚、夜啼,體征上可出現顱骨軟化、方顱、出牙延遲、鹵門晚閉、枕禿、串珠、郝氏溝、漏斗胸、雞胸、手鐲、下肢畸形、“O”形腿或“X”形腿等。因此,細心的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夜驚、夜啼等初期表現時,應及早給予補鈣治療。飲食補鈣要有講究 ·奶品是嬰兒最好的補鈣來源,就鈣容易吸收的程度來看,母乳最佳,次之是配方奶,最后是鮮奶; ·補鈣時一定要同時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在腸道的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補鈣方法是分別服用維生素D和鈣劑; ·嬰兒胃酸濃度低,最好選擇葡萄酸鈣、乳酸鈣等有機酸鈣;2-3歲后胃酸濃度逐漸增高,可選擇含鈣量較豐富的無機鈣,如碳酸鈣; ·冬季,不要因為天冷,就帶著寶寶在屋內隔著玻璃窗曬太陽。這樣的做法時錯誤的,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很少能穿透玻璃窗。而且,要盡量多露出皮膚,增加皮膚對維生素D的合成; ·吃綠色蔬菜前,最好先焯一下好,待去草酸后,再和豆腐一起炒,以免影響本身及其他食物中的鈣吸收; ·避免把鈣劑放到牛奶、米湯或稀粥等食物中,食物中的植酸會影響鈣吸收,導致體內鈣吸收下降; ·烹調魚或排骨放些醋,用小火長久焐燜,使魚骨、排骨中的鈣充分溶出,鈣與蛋白質在一起也最容易被吸收; ·大米和白面中含有很多植酸,影響鈣的吸收。制作前,最好先將面粉發酵或把大米放在溫水里浸泡一下; ·黃豆中植酸含量很高,可采用發芽方法去掉,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 ·把豆腐和魚一起燉,魚肉中含有的維生素D促進豆腐中的鈣吸收; ·少吃高鹽、高油、高蛋白飲食,如漢堡、炸雞、洋芋片、蝦味鮮、蠶豆酥等;少吃高磷食品,如汽水、可樂等。前者增加鈣的排出,后者妨礙鈣的吸收; ·鈣劑最好在兩餐之間服用,這樣可使鈣被體內更好利用,進餐時服用容易影響鈣的吸收率。
2016-01-18 03:1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