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容易出汗和嘔吐是怎么回事
我小孩三歲多了一年四季只要動動就流汗冬季也一樣,流汗就容易感冒且咳嗽,第二個就是小孩從出生就容易嘔吐,一咳嗽就吐,嬰兒時吐奶,現在也好吐。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y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y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你好,這樣的情況考慮是缺鈣的表現,有必要給寶寶做一個微量元素的檢查在治療上建議使用三井牌葡萄糖酸鈣口服液進行治療較好,同時可加用魚肝油可促進鈣質的良好吸收,要不不好吸收的,多接受陽光照射也是有好處的
2016-01-19 03:30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yī)師
淮北口腔醫(yī)院
其他
內科
-
您好,根據您提供的情況,我們考慮孩子吐奶引起上述癥狀的可能性較大建議您去醫(yī)院找兒科大夫,做一些相應的檢查,積極明確病因,請醫(yī)生根據病人自身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治療方案,遵醫(yī)囑用藥.
2016-01-18 23:3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yī)師
家庭醫(yī)生在線合作醫(yī)院
其他
中醫(yī)科
-
正常的...我就是小孩嘿嘿...那是小孩都有的..去藥店買些小孩吃的藥...什么藥我忘記了,不好意思..你可以去藥店同她說就會拿對給你的了.但一定要去大型藥店買....下面是我找的:::自己看下首先你要知道引起小兒嘔吐的常見原因孩子患病時嘔吐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嘔吐不僅使孩子非常痛苦還會影響孩子進食,家長也會為此十分緊張,因此家長應該學會初步判斷引起嘔吐的原因.在各種原因中最主要的有:1,喂養(yǎng)或進食不當:新生兒期喂奶過多,奶的配方不當,吃奶時吞入大量空氣;嬰兒及幼兒一次進食量較多或食物不易消化.2,消化功能異常:全身感染性疾病,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及敗血癥等疾病時,在高燒,惡心,食欲減退的同時,常伴有嘔吐.3,消化道感染性疾病:胃炎,腸炎,痢疾,闌尾炎等疾病,由于局部刺激可引起反射性嘔吐,此時多會伴有惡心,腹痛及腹瀉等其它消化系統(tǒng)癥狀.4,神經系統(tǒng)疾病:腦炎,腦膜炎,頭顱內的出血或腫瘤以及顱腦外傷等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也能引起嘔吐,以嘔吐前無惡心并呈噴射性為特點,但往往同時伴有神經系統(tǒng)的其它癥狀,如頭痛,精神萎靡,嗜睡,甚至抽風,昏迷等.5,精神因素: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某些原因造成的精神過度緊張或焦慮引發(fā)嘔吐,再發(fā)性嘔吐這種病有時也與精神因素有關.6,中毒:包括各種中毒,如食物中毒,有毒動物,植物中毒及藥物,農藥中毒等,幾乎都有嘔吐癥狀,但不同的毒物中毒又有其各自的臨床特點,可供鑒別.7,其他:內耳的前庭功能失調或美尼爾氏病(內耳膜迷路積水)嘔吐比較劇烈,但多伴有眩暈,視物旋轉;小兒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胃扭轉,肥大性幽門梗阻等,此外,腸蛔蟲癥病兒發(fā)生腸梗阻或膽道蛔蟲時嘔吐也比較嚴重.家長了解了上述各種引起嘔吐的原因,即可結合自己孩子的表現進行分析,心中有了數,也就可以遇“吐”不慌了.嘔吐患兒如何護理嘔吐患兒如何護理?嘔吐可見于很多疾病,如腦子有病,胃腸道有病,上呼吸道感染,吃的東西不合適等.孩子嘔吐時,家長要注意以下幾方面:①要讓孩子坐起,把頭側向一邊,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②嘔吐后要用溫開水漱口,清潔口腔,去除臭味.嬰兒可通過勤喂水,清潔口腔.③勤喂水,少量多飲,保證水分供應,以防失水過多,發(fā)生脫水.水溫應冬季偏熱,夏季偏涼,溫水易引起吐.④注意飲食,不要吃得太多,盡量少食多餐.不要吃油膩酸辣食品,以免刺激胃腸.吐后應先用流食,半流食(如大米粥或面條),逐漸過渡到普通飲食.⑤注意觀察嘔吐情況,嘔吐與飲食及咳嗽的關系,嘔吐次數,吐出的胃內容等.⑥盡量臥床休息,不要經常變動體位,否則容易再次引起嘔吐.小兒的嘔吐常見于消化功能紊亂,所以當小兒出現嘔吐時,首先要暫時禁食,讓消化道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可先給些淡糖鹽水或淡茶水,過幾個小時或1~2天也就好了.如果乳兒偶于吃奶后有吐,可能是吞咽了空氣,下次喂食時應將奶頭塞沒,不讓吞咽空氣,吮完后可抱起小孩輕拍背部,讓空氣排出后取右側臥位,并略抬高上半身.如經常在吮奶后嘔吐,但一般情況正常,可能有幽門痙攣,應在醫(yī)生指導下,讓小兒吃些解痙藥;一般營養(yǎng)情況受到影響時,要防幽門肥大,應請醫(yī)生檢查.如果反復劇烈嘔吐,吐出黃水,一般護理仍不見好轉,要防腸梗阻.如果同時伴有其他發(fā)熱等情況,應該把詳細情況向醫(yī)生介紹.如發(fā)現嘔吐物異常時,應將嘔吐物一并帶給醫(yī)生,以便參考分析嘔吐原因,及時正確處理.兒童出現周期性嘔吐怎么辦?周期性嘔吐多發(fā)生于3~10歲的兒童,誘發(fā)原因往往有飲食不規(guī)律,食后過度活動或精神刺激等.如果周期性嘔吐不出現嚴重合并癥,一般沒有什么危險,隨著孩子年齡增長,嘔吐會逐漸趨于痊愈.當孩子嘔吐時,應少量飲些果汁,糖鹽水,并禁食4~5小時.平時父母應教育孩子飲食有規(guī)律,飯后不要劇烈運動,在飯桌上不要訓斥孩子,這對減少孩子周期性嘔吐是有益的.寶寶吃飯不乖,怎么辦?許多父母常會發(fā)現,一頓飯下來孩子沒吃幾口,吃飯時不專心,盡管爸媽們用盡了所有的方法威脅利誘,寶寶還是一口飯也不肯吞進嘴里,看在父母的眼中除了生氣之外,更多了一些憐惜.關乎“權利之爭”的問題家中的寶寶不肯在吃飯的時間里乖乖地吃飯,與父母本身的態(tài)度有密不可分的關系.“肚子餓了,便想吃飯”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如果孩子的肚子真的很餓了,就不會有不肯吃飯的問題,因此,寶寶“拒絕吃飯”的理由多數來自想與父母做“權利之爭”.由于父母對孩子不肯吃飯的行為不了解及不放心,聰明的孩子們便會抓住父母的弱點,以不吃飯的行為做為與父母交換條件的籌碼,歐姿秀老師表示,面對這樣的問題父母應該具有:知道孩子的真正需要及理解孩子的行為能力,如此才能正確的因應孩子不肯乖乖吃飯的問題.父母應該避免的態(tài)度父母除了不要讓孩子察覺自己對他不肯吃飯的行為產生擔心及焦慮的心態(tài)之外,也應該避免出現以下的態(tài)度:1,家中存放過多的零食:如果孩子無時無刻都在吃零食,一到應該吃飯的時間,孩子自然就吃不下飯,更嚴重的會造成孩子營養(yǎng)不良.2,放任孩子邊吃邊玩:孩子邊吃邊玩的結果,便會延長吃飯的時間,等到下一頓吃飯的時刻到了,寶寶卻因此而還不餓,當然就不肯乖乖地坐下來吃飯了.3,不愉快地吃飯時刻:許多的職業(yè)父母在自己趕著去上班或是工作忙碌的時候,便會不自覺地要求寶寶吃快一點,如此便會使孩子對“吃飯”這件事產生不愉快的經驗,因而排斥吃飯.4,以利誘的方式對待:父母如果以利誘的方式叫孩子吃飯,久而久之,便會讓孩子以“吃飯”這件事當作交換條件,造成孩子成就的價值觀.讓孩子喜歡吃飯的秘訣1,大人本身養(yǎng)成正確的飲食習慣“言教不如身教”.小孩子的模仿能力極強,如果大人們本身的飲食習慣不正常,或者常常隨便以零食裹腹,自然沒有理由去要求孩子遵守定時吃飯習慣.2,固定的開飯時刻盡量做到吃飯的時間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習慣,并規(guī)定孩子須吃完自己的那一份餐,如果孩子不吃完,就算他等一下餓了,也不要再給他任何零食,久而久之,孩子便會養(yǎng)成定時,定量的習慣.3,減少正餐之外的食物雖然零食的給予有其必要性,然而卻不可過量,尤其垃圾食物盡量不要給予,才能避免孩子因多吃了一些零食,造成“本末倒置”吃不下正餐.4,促進孩子的食欲以上是對“小孩容易出汗和嘔吐是怎么回事”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8 09:13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y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fā)區(qū)醫(yī)院
一級
全科
-
“胃腸型感冒”并非一種特殊類型的感冒,而是指消化道癥狀,如嘔吐,腹痛,腹瀉較為明顯的感冒,所以又稱“嘔吐性上感”,往往發(fā)生于病初起,容易誤診為急性胃腸炎,鑒別的要點:急性胃腸炎常有不潔飲食史,惡心,嘔吐較為劇烈,嘔吐物常有刺激性氣味,一般無發(fā)熱癥狀小兒嘔吐時要讓他側臥頭倒向一邊,不要仰臥,以防止嘔吐物嗆入氣管.飲食要注意衛(wèi)生,不要亂吃或吃得過多,小兒嘔吐之后,不要馬上給食物,要觀察小兒精神狀態(tài).
2016-01-18 07:02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睡覺的時候老是出汗,還有吃完東西老是吐出來,還有不怎么喜歡吃東西屬于胃氣虛弱,外感風寒引起.感冒以后未及時治愈,陳寒積胃,導致胃不受納,出汗時因為感冒虛熱內流,逼津外流所致,最好是芩個中醫(yī)老師摸脈,看舌以后再辯證的基礎上使用中藥治療,效果明顯.
2016-01-18 06:25
-
-
網友匿名追問:2016-10-27 23:58
她晚上睡覺頭部老是出汗,時不時又嘔吐,是什么回事呀!謝謝
-
申蘭闊醫(yī)生對該追問進行回答:2016-10-28 06:36
-
申蘭闊 醫(yī)師
威縣常屯衛(wèi)生院
一級甲等
0 0 -
你好,這個缺鈣引起的癥狀出汗 。另外有惡心嘔吐考慮還是消化不良。需要遵醫(yī)囑服用藥物醒脾養(yǎng)兒有幫助。
-
追問是開放提問,不一定是原來醫(yī)師回答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y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