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裂手術后站不起來
我今年45歲,我是胸10.11脊柱裂,10年前左腿感覺涼,進二年走路困難,今年5月在北京武警總醫院做的手術,手術后醫生說沒碰到神經,可手術后昨腿能動點,右腿不會動,現在左腿筋往上抽疼,腰也疼,還是站不起來,腿抽筋怎么辦,腿膝蓋以下沒力氣,有辦法嗎?我還能站起來嗎?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脊柱裂為脊柱的先天畸形,又有稱為脊椎裂或脊柱閉合不全.常常伴發神經管的發育畸形.好發于腰骶部,同時伴有脂肪瘤等先天病變.建議:1.手術的風險并不是很大,建議早期解除脊髓拴系.3.復查一個MRI,了解病變周圍情況.
2016-01-19 01:54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俊相 住院醫師
威縣婦女兒童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繼發性馬尾神經損傷是本病的診斷.發病原因是術后組織無菌炎性水腫再度侵襲神經所致的病理改變,并且炎癥升向損害了胸12以上的脊髓所以發生痙攣.其馬尾拴系手術的目的是恢復松解粘連,但又繼發了馬尾神經再度受損導致病情更為嚴重.其受損麻痹的神經恢復除自身修復外是要靠藥物的促進才能得到最佳的恢復狀態.如本病在有效的治療期內得不到最佳恢復,神經就可能因缺血時間過長而發生萎縮軟化,此時的各種功能恢復就更為困難.故治療恢復的關鍵在于早期.現治療除中醫醫結合神經營養預防受累神經繼發缺血性變性外需采用神經再生之藥興奮激活受壓后麻痹休克的神經恢復神經功能才能支配調節運動等各種功能獲得肢體功能的最佳恢復.需指導發來磁共震再次聯系.
2016-01-18 14:2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有可能是由于缺鈣引起的要及時到醫院檢查診斷治療.更多的考慮是:腰椎的問題.建議可以補充點鈣質治療呀,比如可以服用點樂力鈣治療呀,相信很快就會好起來的,祝你早日康復
2016-01-18 11:54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脊柱裂為脊椎軸線上的先天畸形.最常見的形式為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側開放,以骶尾部多見,頸段次之,其他部位較少.病變可涉及一個或多個椎骨,有的同時發生脊柱彎曲和足部畸形.脊柱裂常與脊髓和脊神經發育異常或其他畸形伴發,少數伴發顱裂.治療 囊性脊柱裂幾乎均須手術治療.如囊壁極薄或已破,須緊急或提前手術,其他病例以生后1~3個月內手術較好,以防止囊壁破裂,病變加重.如果囊壁厚,為減少手術死亡率,患兒也可年長后(1歲半后)手術.手術目的是切除膨出囊壁,松解脊髓和神經根粘連,將膨出神經組織回納入椎管,修補軟組織缺損,避免神經組織遭到持性牽扯而加重癥狀.對脊膜開口不能直接縫合時,則應翻轉背筋膜進行修補.包扎力求嚴密,并在術后及拆除縫線后2~3日內采用俯臥或側臥位,以防大小便浸濕,污染切口. 對于長期排尿失常或夜間遺尿或持續神經系統癥狀加重的隱性脊柱裂,仔細檢查后,應予以相應的手術治療.手術的目的是切除壓迫神經根的纖維和脂肪組織. 對于出生時雙下肢已完全癱瘓及大小便失禁,或尚伴有明顯腦積水的脊髓脊膜膨出,手術后通常難以恢復正常.甚至加重癥狀或發生其他并發癥. 早期認識此病和早期治療是治愈該病的關鍵.脊柱裂合并脊髓拴系的患兒,小兒時一般沒有癥狀,但是隨著身體的發育,拴系的脊髓受到牽拉,從而出現相應的癥狀.研究表明,一旦出現運動功能的障礙,如肢體的無力和麻木等,只有約45%的患者恢復正常;一旦發生尿失禁,只有12%的患者恢復正常.因此一旦發現脊髓拴系,無論有無癥狀都要手術治療.我們正在加大普及和宣傳相關方面的臨床知識,使患者家屬在患兒剛剛出生時就認識到后背部的包塊,血管痣,皮膚凹陷和多毛等并不是現象表面,可能存在椎管內的脊柱和脊髓先天畸形.應該早作檢查,近早手術,切勿在出現明顯癥狀后再匆忙手術,可能會后悔終生.隨著現代麻醉和神經重癥監護的重大進步,目前患者年齡并不是制約手術的問題.
2016-01-18 10:17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我個人認為是手術傷到了神經,可能有推脫責任的嫌疑.你可以考慮尋求律師的幫助了,做一個鑒定,如果證明手術傷及神經,判斷為醫療事故,可以要求賠償的以上是對“脊柱裂手術后站不起來”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8 07:3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