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你好,結腸絨毛狀腺瘤是結腸腺瘤息肉的一種,發病率約為腺瘤的10%,相對少見,有較高的惡變率.建議采用中草藥治療效果好,見效快,對晚期結腸腫瘤有獨特的治療效果,而且安全對身體不會產生任何的傷害,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是肯定的,治愈的希望也比較大.息肉是指腸道里長出的各種隆起物,從醫學上講,這種息肉分腫瘤性和肺腫瘤性兩種.前一種叫腺瘤,后一種息肉不是腫瘤,包括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等,它們與癌沒有什么關系但是,不是所有的腺瘤都會癌變.一般來說“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癌變的可能性最大.這種腺瘤可以引發腹痛,腹瀉,便血,也可能沒有任何癥狀,直到癌變后才被發現.據調查,這種病多在20歲左右發生,33歲左右出現癥狀,39歲左右癌變,死亡時平均年齡只有42歲.研究發現,80%的這類病人會出現“先天性視網膜色素性上皮增生”,作為一種標志,高危者可以通過眼睛的檢查(眼底鏡檢查),發現是否患有該病的線索.同時,在這類“腺瘤”中,有些會合并存在皮膚,肌肉,骨骼或腦腫瘤,有的合并有皮膚和黏膜黑斑塊(手掌和口唇的色素沉著),有些伴有指指甲萎縮,脫發.由于息肉長在腸內,不經過特殊檢查無法確診,但仍然可以根據上面的那些信號,提醒患者及時就醫.由于這種病有家族聚集性,因而如果家族中有一個人確診,其他成員便應進行相關檢查.除了“家族性腺瘤行息肉病”,通過顯微鏡檢查,如果發現腺瘤是“絨毛狀腺瘤”,也會存在一定的癌變可能.除此之外,絕大多數“腺瘤”癌變的幾率并不大,而后者,也就是非腫瘤性息肉,特別是直徑小于0.5厘米的小息肉,則幾乎都不會變為癌.所以,建議及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后,做對癥治療后一定會取得立竿見影的效果,最后衷心地祝愿早日康復.
2016-01-19 02:0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乙狀結腸息肉是指腸粘膜上所有的隆起性病變,包括腫瘤性和非腫瘤性病變.在未確定病理前統稱為息肉,明確病理性質后則按部位直接冠以病理診斷學名稱,如結腸管狀腺瘤,結腸原位癌,結腸炎性息肉等.絨毛管狀腺瘤是結腸腺瘤的一種,是大腸的良性上皮腫瘤,是一種癌前病變,而嚴格的講不能稱其為癌變,那樣的診斷應該是管狀腺癌了.腺瘤中只有很小的一部分會癌變.廣基腺瘤的癌變率較有蒂腺瘤高;腺瘤越大,癌變的可能性就越大;腺瘤結構中絨毛狀成分越多.癌變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您這種情況還不是癌變,但是有癌變的可能,建議做個小手術切除.如果是癌變的可能性大的情況下,就更應該切除了,以防萬一癌變.直徑大于2cm的腺瘤,尤其是絨毛狀腺瘤應手術切除.手術可以治愈,如果不選擇手術,就要注意及時隨訪,以及時發現惡變.謝謝!希望能幫到您.
2016-01-18 21:44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肖起濤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朋友;結腸腺瘤是大腸的良性上皮腫瘤.分成三種類型即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管狀絨毛狀腺瘤.低級別上皮內瘤樣變屬于輕度異型增生的范疇,惡性腫瘤的發展一般是輕度異型-中度-重度-癌癥的過程.定期做腸鏡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最少一年一次腸鏡檢查.
2016-01-18 14:3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黃飛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婦產科
-
這個病情應該已經屬于惡性腫瘤了,應該盡快到當地的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手術治療,手術治療以后結合化療,中醫治療,中醫治療可以降低化療的副作用,提高臨床療效,可以吃西洋參,蟲草,靈芝.以上是對“乙腸息肉的病理結果是絨毛狀管..”這個問題的建議,希望對您有幫助,祝您健康!
2016-01-18 12:5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不是癌變,要注意飲食。腸癌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有很多,如對腸道刺激性強的食物,比如冷飲、生的活著沒有完全煮熟的食物,含酒精類飲料;容易產生氣體的食物,比如洋蔥、地瓜、蘿卜等;難以消化并造成阻塞的食物,比如柿子、葡萄干、核桃及油煎食物等;容易引起稀便的食物,比如咖喱、咖啡、蒜頭和香精等。 最好是能服用現代中藥含量為16%左右的人參精華提取物人參皂苷Rh2(護命素)如Rg,Rh等,其中尤以RH2的抗癌活性最強,促進病人身體恢復,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更多問題可以點我,我幫你分析一下c4
2016-01-18 08: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腸息肉? 凡是由腸黏膜表面突向腸腔內的任何可見的新生物均稱為息肉,作為臨床初步診斷,起源于腸壁各層的間葉組織和一些非真性腫瘤,但未做組織學診斷前很難確定其性質,都統稱為腸息肉。甚至早期腸癌,在組織學診斷前,做X線及內鏡檢查時也描述為“息肉樣病變”。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