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具體的預防措施已經在上一提問處進行詳細的回復了。
2016-01-19 06: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糖尿病性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并發癥之一,臨床表現四肢麻木、感覺異常,有的為一側手足發麻,手指、足趾涼冷、燒灼樣、針刺樣或電擊樣疼痛,夜間加重,影響睡眠和生活質量。應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采取改善神經病變的措施,
2016-01-19 00:2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魁廣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你的這個問題已經詳細回復過了,請回上一提問處查看。
2016-01-18 18:3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王海龍 醫師
邢臺市威縣第二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孫氏中藥濕式制劑說明: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皮膚炎癥(如糖尿病引起的爛足,爛腿,身體某個部位流膿,流水久治不愈,手術傷口不合潰爛、骨髓炎,褥瘡,燒燙傷等)疾病的中藥濕式制劑。孫氏中藥濕式制劑為純中藥制劑,獲國家專利,為外敷制劑,具有破積拔毒、去瘀止痛,祛腐生肌,殺蟲止癢,消炎、祛風、解毒之功效;用法簡便,療效快捷,創面愈合快,治療費用低。孫氏中藥濕式制劑發明的技術背景:由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瘡瘍,潰爛,久治不愈合等疾患是皮膚科臨床診治的一大難題。例如,皮膚受到燒,燙傷害。輕者會引起局部毛細血管擴張充血,或血漿滲出,表皮的真皮之間形成水腫,水皰,重者可引起蛋白質凝固,炭化,細菌在創面繁殖引起感染,形成創面膿毒癥。為避免皮膚感染,目前一般的治療方法是采用在醫院的無菌室治療。植皮,但往往創面愈合慢,治愈后皮膚有明顯的燒燙傷的痕跡。死肉堆積。有些疾病也會引起皮膚潰瘍,如涌骨髓炎,糖尿病,褥瘡,黃水瘡,皮膚濕疹等,診治這些疾病需要分別對癥下藥,療效不同,但普遍存在療效長,療效緩慢,炎癥反復發作等問題,引起皮膚久治不愈甚至潰爛。嚴重的涌出骨髓炎,糖尿病還可能造成爛足,有的不得不采取截肢的治療措施。又如外傷不愈合,術后刀口不愈合慢等都是外科臨床診治的難題。孫氏中藥濕式制劑發明的臨床診治功效:目前臨床診治皮膚潰瘍,皮膚創面感染等瘡瘍科疾患,可以采用西醫西藥治療,也可以采用中醫中藥治療。采用西醫西藥治療常常要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如果抗生素藥物選擇不當及細菌的抗藥性等問題,會使潰瘍面難以控制,或因肉芽組織形成緩慢而使創面難以愈合。特別是在目前醫療條件較差的農村和基層單位,常因缺乏嚴格的無菌環境和必要的醫療條件而無法采用西藥治療皮膚疾患。采用中醫中藥治療皮膚損傷也是目前常用的手段,傳統中藥制劑多為膏劑散劑等,針對不同的病癥選及、用不同的制劑,雖然中藥制劑在臨床中有很好的療效,但也在治療瘡瘍單一,療效緩慢,對深部創口療效不明顯以及具有一定毒性等問題,因此治療效果不能令人滿意,適用范圍受到局限。為了解決中西藥治療皮膚潰瘍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藥濕式制劑,利用其破積拔風,祛瘀止痛,消炎解毒,祛腐生肌這功效,達到防治皮膚及粘膜創面感染,促進潰面快速愈合的目的。
2016-01-18 18:00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任立存 主治醫師
淮北口腔醫院
其他
內科
-
隨著人們的飲食結構,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發病率急劇增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其特征下肢慢性缺血缺氧、營養障礙、甚至感染潰瘍壞疽。糖尿病足是治療時間長,花費大,因此教育人們預防很重要。一、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觀念,知道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引起人們足夠重視,調動控制血糖的主動性。控制血糖有助于減少和延緩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發生和發展。二、了解糖尿病足的危險因素:糖尿病病程超過10年;多發于男性;高血糖未得到控制;同時合并有心血管病變;合并腎臟、眼底病變;合并周圍神經病變;足底壓力改變;周圍血管病變;以往有截肢史。我們了解了危險因素,就要控制或消除危險因素,如何保護自己的腳就成了關心話題。三、保護自己的腳要進行足部監護:每天檢查足和下肢;每天用30-40度溫水洗腳;趾甲修剪應剪平銼光;穿清潔干燥寬松的襪子;穿核實松軟的鞋子;慎用熱水袋、理療、火爐來暖腳,以防燙傷;發生足部外傷、水皰或潰瘍時禁用膏藥外敷,防止加重病情,而應及早去醫院治療。糖尿病足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是發展趨勢,而且療效肯定。除了嚴格控制血糖、血脂、改善血液循環等內科治療以外,外科局部處理也是很重要的治療手段。在外科臨床治療中,應根據不同的病變類型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糖尿病足主要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高血脂、血液高高粘滯血癥等引起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變凝狀態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神經功能障礙等一系列病理變化。究其原因主要有三個方面:組織缺血、周圍神經損傷和感染,因此可以將其分為:血管型、感染型。一、大血管病變主要是指肢體大中動脈內膜由于脂質沉積形成灰白色斑塊,管腔狹窄或完全閉塞。組織缺血嚴重,可出現肢體壞死。治療應用活血化瘀藥物,改善肢體血液供應,建立側支循環,可制止壞死發展或縮小壞死范圍。經過治療,若炎癥得以控制,壞死組織與正常組織界限明顯,則可行壞死組織清除術,清除術應以最大限度的保留肢體為原則。根據組織壞死的情況不同,可采取不同的術式。二、糖尿病足感染型是由于局部防御機能薄弱,神經障礙和修復能力降低,感染可沿腱鞘迅速向近端蔓延,可形成潛形膿腫。一旦感染,就應果斷、適時和充分地切開引流,包括皮膚、筋膜和腱鞘。只有引流通暢才能有效控制感染。進行正確的外科處理,創口可選用抗生素濕敷及紫草油紗換藥以利創面感染控制及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面愈合。三、對于患足壞死嚴重無法保留,需截肢治療的患者應根據血運情況確定截肢平面,注意最大限度保留肢體,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據資料統計糖尿病患者的終身費用中70-80%用于治療并發癥,20-30%用于控制和監測血糖。從維護健康和經濟投入來看,我們都應該行動起來,積極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保護好我們的足,為我們的健康投入更多關愛。
2016-01-18 12:5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