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息肉的飲食
最近身體感覺不適,于是去醫院做了個檢查,檢查結果說是膽囊息肉,平日里我的精神還好,食欲和以前一個,睡眠可以,就是大便有點不正常.昨天剛剛拿到結果,目前還沒有經過治療.請問膽囊息肉的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你好,息肉多大?目前什么癥狀?根據你的簡單描述,大于10mm盡量手術,不然容易癌變建議注意休息,低脂飲食,定期復查,必要時當地正規醫院手術治療
2016-01-19 12:42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增沛 主治醫師
南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五官科
-
請上傳詳細檢查報告(包括膽囊大小、膽囊內病灶大小、性狀描述等基本信息)膽囊息肉樣變治療方法選擇
2016-01-19 11:10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保福 主治醫師
威縣常屯衛生院
一級甲等
婦產科
-
膽囊息肉的飲食,膽固醇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最為多見,但它卻不是真正的息肉.而是膽汁中膽固醇的結晶集結在一起所形成的桑葚狀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1厘米以下。增生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僅次于膽固醇息肉,多見于中年婦女,60%的患者會伴有膽囊結石。它是膽囊的一種增生性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0.2—0.5厘米。炎癥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是在慢性膽囊炎或膽結石的基礎上形成的.其直徑大小多為1厘米以下。腺瘤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屬于真性息肉,可合并慢性膽囊炎和膽結石.多見于老年人,其直徑大小多為0.2—2厘米。在臨床上,腺瘤性息肉可發生出血、壞死性改變,有的甚至還會演變為乳頭狀腺癌。膽囊息肉的飲食,淋巴性息肉:此種類型的息肉比較少見,多有淋巴組織增生的改變,其直徑大小多為0.1—0.3厘米。膽息肉40%的患者均無明顯癥狀,其隱散性較強,不被人們發現,只有在B超體檢時才發現,并向右肩及右后背部放射,常有腹瀉、惡心、嘔吐、厭油等消化不良癥狀,極少數患者有發熱、黃疸,主要體征為右上腹區壓痛,較明顯,對人體影響主要表現在消化系統異常,肝功能異常,并有8-15%患者癌變。
2016-01-19 06:32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膽囊息肉的飲食,對于息肉直徑小于10mm、多個、有蒂的膽囊息肉患者,提示病變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首選。而對于息肉直徑>10mm,又具有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患者,提示為腫瘤性息肉,應行常規開腹膽囊切除術。術中常規行冰凍切片,以明確病理類別。如為癌性息肉,腫瘤局限于黏膜時可行單純膽囊切除術;一旦腫瘤侵及肌層,就需要行擴大切除術,包括膽囊床肝臟楔形切除,淋巴結清掃。膽囊息肉的飲食,膽囊息肉樣病變外科處理上雖然存在不少爭議,但總的來說,膽囊息肉直徑>10mm,年齡>50歲,單發,廣基以及合并膽囊結石,已被認為是膽囊息肉惡變的危險因素??梢愿鶕@些危險因素來選取適宜手術的患者。對于直徑<10mm且無臨床癥狀的膽囊息肉可以定期行超聲探查,如發現異常,則行預防性手術切除。膽息肉,即膽囊息肉,膽囊息肉樣病變(polypoidlesionofgallbladder)是泛指膽囊壁向腔內呈息肉狀生長的所有非結石性病變總稱。在中國,隨著B超技術的廣泛普及,膽囊息肉樣病變檢出率越來越高,其臨床、病理特點和手術時機選擇得到廣泛的研究。如膽囊息肉大于1厘米時,最好先行手術治療,以杜絕癌癥的發生。
2016-01-19 06: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薛祖洋 醫師
冠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您好,膽囊息肉患者的飲食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宜多食各種新鮮水果,蔬菜,進低脂肪,低膽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帶,藕,魚肉,兔肉,雞肉,鮮豆類等.2,宜多食干豆類及其制品.3,宜選用植物油,不用動物油.4,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5,宜用煮,蒸,燴,炒,拌,氽,燉的烹調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調方法.6,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決明子15克,煎湯代茶飲或飲用綠茶.7,平時喝水時,捏少許山楂,沙棘,銀杏,絞股藍草放入水杯中當茶飲用.
2016-01-18 19:0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往往在體檢或其他目的的檢查中發現或因其他疾病切除膽囊后發現,分為炎性息肉和膽固醇性息肉,多數無臨床表現,如息肉較大,可出現右脅隱痛,或牽及右肩背,可伴有消化不良等類似慢性膽囊炎的臨床表現。本病偶可發生息肉樣原位癌。膽囊息肉的發病以中青年為主,30-50歲的人群占了總病人數的57.8%。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