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治療。有何種藥物能...
病情描述發病時間、主要癥狀、癥狀變化等):其它:肝硬化門脈高壓的治療。有何種藥物能降低門脈高壓,減輕靜脈曲張。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郭立軍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肝硬化門脈高壓傳統治療方法:肝硬化門脈高壓傳統的治療方法為門體分流術、垂體后葉素靜脈點滴治療止血及3腔管壓迫止血.門體分流術曾一度成為治療食管胃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主要手段,但多年的研究觀察發現,術后肝性腦病的發生率高,手術風險大,肝硬化及老年體弱患者較難耐受.垂體后葉素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特別對內臟血管的收縮作用更強.它通過收縮脾及腸系膜動脈,使門靜脈系統的流入血量減少,從而使門靜脈壓力下降.(4)但由于它非選擇性收縮全身內臟血管以及抗利尿作用,常可出現面色蒼白、心悸、胸悶、腹痛、腹脹、反復便意等副作用.(5)3腔管壓迫止血利用氣囊壓迫胃底部粘膜下靜脈,使血液不流向曲張的食管靜脈,達到止血的目的.半個世紀以來,氣囊壓迫一直是治療食管靜脈曲張大出血的首選方法.(15)但該方法對部分患者并不適用(因為緊急內鏡已經證實出血可由門脈高壓性胃病、潰瘍病及其它原因引起),而且大部分患者主訴難以耐受插管;另外,3腔管有眾多的并發癥(如粘膜缺血性壞死、肺炎、肺不張、褥瘡)及拔管后的高出血率.(6)由于以上種種原因,迫使人們不斷尋找肝硬化門脈高壓更加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方案.肝硬化門脈高壓新一代治療方法:近10年來,有關食管和胃底靜脈曲張急性出血的治療方法進展迅速,主要集中在降低門靜脈壓力的藥物治療、經內鏡止血治療以及介入治療等.(7)應用降低門靜脈壓力的藥物替代3腔管治療已經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其中療效比較突出的是生長抑素(即施他寧,14肽)和生長抑素衍生物(即善得定,8肽),尤以生長抑素更為引人矚目.(8)生長抑素使用過程中的護理(7,8):1.生長抑素的作用機制和臨床特點(9):①選擇性收縮內臟血管,減少內臟的循環血流量及門靜脈系統的血流量,產生降低門靜脈壓力的作用.②對食管下段靜脈血管叢有收縮作用,導致食管曲張靜脈的血流量減少,因而使曲張靜脈的管壁所受張力及壓力減小.③具顯著降低奇靜脈血流量作用.④能強力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作用,并有保護胃粘膜細胞的功能.2.急性出血常規治療方案:將維持劑量的生長抑素(每天常用6~12mg)加入補液中做持續靜脈點滴,然后經靜脈推注沖擊劑量(0.25mg),必要時可重復靜脈推注.3.生長抑素控制肝硬化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急性出血的有效率為80%-95%.4.生長抑素半衰期僅約3分鐘左右,維持持續靜脈點滴10分重要,一旦發生靜脈外滲應立即再次靜脈穿刺,并再作沖擊劑量注射治療.因此,對于持續靜脈點滴患者,護士要加強巡視工作,每24小時更換注射部位.5.生長抑素治療剛開始時或治療期間發現仍有活動性出血,在輸血、補液等維持基本生命體征的情況下,可再靜脈推注沖擊劑量0.25mg,每小時一次,連續2~4次,常可有效的控制出血.6.靜脈推注生長抑素不宜過快,否則可引起心悸、惡心等,但無明顯副作用.7.生長抑素治療期間應預防感染、預防肝昏迷及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合理安排補液的量與速度,輸血和補液過多是誘發再次出血的重要因素.8.生長抑素治療24小時以上仍未能有效控制出血,應考慮改換其他藥物或包括3腔管在內的其它方法治療.藥物控制出血后或部分未能有效控制出血者,可施行內窺鏡治療及介入治療.內窺鏡治療主要包括硬化劑注射、組織粘合劑注射及曲張靜脈套結扎等方法(7),介入治療主要是指經頸靜脈肝內門體靜脈分流術(Tips),Tips治療靜脈曲張急性出血由于操作復雜和耗時長,一般不做首選,國內僅有少數幾家醫院開展.內鏡下硬化劑注射治療(ES)及護理:優點(10):1.與手術相比費用較低,操作簡便,且可反復進行.2.控制急性出血的成功率為70~90%.3.4個療程的曲張靜脈消失率達50~80%.4.死亡率多數報道小于2%.術前準備:1.對大量出血者可先行輸血、輸液等抗休克治療,必要時行3腔管壓迫止血;2.根據患者情況,酌情應用降門脈壓藥物如垂體后葉素、生長抑素及其衍生物等;3.急性出血時洗胃,保持食管及胃內視野清晰是內鏡下硬化劑治療成功的關鍵.4.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門靜脈高壓最嚴重的并發癥,病情兇險,死亡率高,故患者及家屬要求治療的心情比較迫切,但對手術缺乏了解,存在著恐懼心理,擔心療效及術后并發癥.所以術前應耐心、細致介紹硬化劑注射治療的目的、方法、術中的配合要領以及術后的注意事項,消除患者的顧慮和恐懼心理,使其保持最佳狀態接受治療,以減少術中、術后的并發癥及不適感.(11)5.其他同胃鏡檢查.患者術前禁食水至少6h,以減少胃液分泌量,便于觀察.復習病史,閱讀X片,掌握禁忌癥.有胃內容物儲留者,術前應洗胃.咽喉部局麻,多采用2%利多卡因或地卡因作局部噴霧或口含麻醉,待患者感覺咽部麻木為止.咽喉部良好的麻醉是插鏡成功的關鍵.遇有特殊情況(如患者高度緊張不能配合插鏡或胃腸道痙攣等),可給安定10mg及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器械準備:胃鏡、硬化劑(可用5%魚肝油酸鈉或1%乙氧硬化醇)、硬化注射劑.操作方法:1.單純胃鏡徒手操作法,患者應取下單個義齒、眼鏡、放松腰帶,取左側臥位,兩腿微曲.左側口角放低,有利唾液流
2016-01-19 12:43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