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了解兒童動脈導管未閉的手術風險
我的女寶寶兩歲了患有新天性動脈導管未閉。我想了解關于這個手術的風險費用以及她的回復期應該怎么做,包括她以后的學習結婚生育會不會有影響!她的年齡段:2個月11個月23個月分別作了心臟B超。11個月和23個月的結果基本上相同。大夫建議3歲的時候動手術,我和丈夫都非常擔心手術的風險性!望大夫能給我一份很詳細的關于這種病的治療方案!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崔立靜 醫師
中原油田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光明醫院
一級
內科
-
動脈導管是胎兒時期主動脈與肺動脈間血液循環管道,在出生后為胎兒循環的重要通路。在出生后3個月閉合;如果出生后6個月未能閉合,則發展為先天性的心臟病。在針對孩子的疾病,你已經跟蹤觀察。就手術結扎導管風險是有的,但現在的科學技術發展,風險已經減少了很多,如胸腔鏡手術治療動脈導管使風險大大減少,經皮導管介入堵塞治療幾乎沒有風險。你還是聽醫生的吧,不過最少也到省市以上的三甲大醫院給孩子做手術。
2016-01-20 04:36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動脈導管未閉合是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可以引起血液左向右分流,加重心臟負擔,并容易引起心內膜的炎癥,需要積極治療這種情況,一般采用介入治療的方法,將缺損封堵就可以治愈,這種手術,不用開胸,創傷小,對以后的生活,生育都不會有影響,風險也比較小
2016-01-19 21:52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浩慶 醫師
肇慶市大旺開發區醫院
一級
全科
-
手術并發癥:術中大出血、左喉返神經麻痹、導管再通、假性動脈瘤、乳糜胸(很少見)等。動脈導管閉合術中大出血所致的手術死亡率,視導管壁質地,采用閉合導管的手術方式以及手術者技術的高低等而導,一般應在1%以內。導管單純結扎術或鉗閉術有術后導管再通可能,其再通率一般在1%以上,加墊結扎術后復通率低于前二者。動脈導管閉合術的遠期效果,視術前有否肺血管繼發性病變及其程度,在尚未發生肺血管病變之前接受手術的病人,可完全康復,壽命如常人;如果肺血管病變嚴重呈不可逆轉者,術后肺血管阻力仍高,右心負荷仍重,效果較差。
2016-01-19 12: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你好,這種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動脈導管未閉2歲是不可能再自行閉合了,手術治療很關鍵你好,手術治療很重要,避免長期未閉合動脈導管引起血流量異常,分流問題,出現心臟結構變化和心臟功能下降,肺循環血流量增加,容易肺部感染等,這種病變不要拖延,一旦失去手術機會,后果治療不佳,及時就診醫院,具體手術治療方法需要看病情。
2016-01-19 12:2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吳志全 主治醫師
河北醫科大學附屬平安醫院
二級甲等
兒科
-
你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需要做好營養修復調理,同時需要注意好飲食合理性,遵醫囑嚴格進行
2016-01-19 09:26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動脈導管未閉? 動脈導管是胎兒賴以生存的肺動脈與主動脈之間的生理性血流通道,由胚胎左側第6主動脈弓形成,位于主動脈峽部和左肺動脈根部之間的主動脈一肺動脈通道,通常于生后10~20小時呈功能性關閉。在胎兒期,開放的動脈導管是生存所必需的生理性血流通道,多數嬰兒在出生后4周左右隨著血流動力學的改變而迅速閉合而形成纖維條索,稱為動脈導管韌帶。動脈導管如未能閉合,稱動脈導管未閉(patentductus arteriosus,PDA)。本病多見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1:2。約有10%合并其他先天性心臟大血管畸形,如合并主動脈縮窄,大血管轉位,肺動脈瓣狹窄,室間隔缺損,法洛四聯癥等。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