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以下五項化驗中,有2或3項以上陽性則提示感染可能性大.①桿狀核/中性粒細胞之比值≥0.2;②白細胞計數<5×109/L;③C反應蛋白升高(≥15mg/ml,微量法++~+++),④第1小時血沉≥15mm;⑤乳膠親血色球蛋白陽性(25mg/dl). (二)周圍血象,多數有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高,核左移及中毒顆粒.嚴重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減少.血小板計數常降低.血紅蛋白及紅細胞計數常下降. (三)血培養,抽血時須嚴格消毒,有條件者可在不同部位抽取兩份血樣本送培養,或一份血注入2個培養瓶,同時作厭氧菌及L型細菌培養,必要時行腦脊液及尿培養. (四)局部病灶細菌培養和涂片檢查有參考意義.尤以在2或3處找到同一病原時有意義. 治療 一,抗生素治療 當臨床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提示有細菌感染時,需在抽血送血培養后立即開始應用殺菌性抗生素.在病細菌不明確時,一般采用聯合用藥. 如在1周內發病,尤其是3天內發病者,可選用氨芐青霉素50mg/kg次,每日2次靜滴+氨基糖甙類(如尼泰欣4-8mg/kg.d.每日1次靜滴)或者選用第三代頭孢菌素,如頭孢氨噻肟50mg/kg.次,每日2次靜滴,或頭孢三嗪,50~100mg/kg.d.每日1次靜點. 1周以后發病者,以葡葡球菌感染可能性大,可用萬古霉素10~15mg/kg.次,一日2次靜點;綠膿桿菌首選頭孢他定50mg/kg.次,一日2次靜滴;厭氧菌首選甲硝唑,每次15mg/kg,一日次,24~48小時后每次7.5mg/kg,靜滴. 泰能為新型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絕大多數G(+)及G(-)需氧菌和厭氧菌有強大殺菌作用,每次20mg/kg(≤36周)或每次20~30mg/kg(≥36周),每日2次靜滴. 二,支持療法 ①保暖,供氧,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 ②少量多次輸血或血漿,丙種球蛋白500mg/kg,每日1次,共3~5次. 三,對癥治療 有心功不全加用地高辛,有高膽紅素血癥及時光療或換血,有休克者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多巴胺等;合并DIC者可應用肝素
2016-01-20 14:26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谷印亮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理療科
-
Wissler-Fanconi綜合征亦稱變應性亞敗血癥,較為少見,主要表現為長期間歇性發熱,一過性皮疹,關節疼痛,白細胞增多,血沉增快,血培養陰性等,目前病因不肯定,認為是一種感染性變態反應.發病機制不十分明確的一組征候群,該病癥的發生,發展,轉歸比較明確,發熱,白細胞升高,皮疹等,近似敗血癥.但血培養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而皮質激素治療有效,是一綜合征.發病機制感染-變態反應 目前多數學者認為,本病與感染和變態反應有關,抗原可能是微生物(細菌,真菌,病毒)及其代謝產物,塵埃,花粉等.由于本癥血培養陰性,且各種抗菌藥物治療無效,故一般認為本病不是由感染直接引起的,可能是通過感染-過敏-免疫反應這一途徑.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癥狀.肝脾及淋巴結腫大,血清α2及γ球蛋白增高,血沉增快.激素治療有效等均為變應性疾病的共同表現.故認為,本癥開始有一個細菌感染過程,可能細菌數量不多,毒力不強,對機體無明顯直接作用,但其可作為抗原與抗體結合,從而引起全身變態反應.感染只在早期起一定作用,變態反應則在整個病程中起作用.與類風濕有關 有人認為與類風濕性關節炎有關,是臨床病程中的一個階段或臨床Ⅱ型.臨床表現發熱 常有高熱,熱型多為弛張熱,體溫波動幅度大,日差可達2~4℃,熱程可有間歇,常持續數周,數月以至數年.少數呈稽留熱或不規則熱,高熱時可有畏寒,但罕有寒戰和抽搐.發熱與患者中毒癥狀不相平行,熱程雖長,但一般情況尚好,高熱時患者意識清醒,熱退后如同常人.皮疹 皮疹多隨高熱出現,也有體溫下降而皮疹不退者.皮疹大小不一,形狀不定,反復出現,為斑丘疹,麻疹樣,猩紅熱樣,或多形紅斑等.皮疹呈淡紅色,容易消失(即一過性),1天之中僅存數小時,偶可持續24小時或更長時間.午后,傍晚,發熱至高峰時易見.初起皮疹分布廣泛,但以后趨于局限,主要累及四肢和軀干,也可累及頸面部,掌趾處少見,每次發疹程度不一,雖多變性,消失后不留痕跡.關節癥狀 兒童病例累及關節者較少,而成人則較多.以膝并節最早和最易受累,腕,肘,踝,髖關節等亦常累及.關節疼痛常隨體溫升降而出沒,部分伴有暫時性關節腫脹,一般不留后遺癥,少數患兒可發展成慢性關節炎.淋巴結腫大 常見于病初,發生率為60%左右,系全身性.腫大的淋巴結多見于頸側,腋下,腹股溝等處,如黃豆至蠶豆大,活動,無壓痛.如累及腸系膜淋巴結,可引起腹痛.淋巴結腫大歷時數天至數月,常隨全身癥狀緩解而消失.其他臨床表現 高熱時約有半數病例出現心前區功能性收縮期雜音.部分累及心包形成心包炎,但無心包積液,極少累及心肌而發生心肌炎.部分患者有肝脾大,肝臟質地柔軟,肝功能輕度損害.少數患者可有腹痛,胸膜炎及腦部癥狀等.實驗室檢查血常規 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常有核左移,白細胞總數一般在(15.0~20.0)×109/L,有的高達100.0×109/L.多數患者有中,輕度貧血,其原因是:①病程時間長;②營養缺乏;③水楊酸類及激素引起消化道出血.血沉 絕大多數病例均有血沉增快,多在40~100mm/h,有的高達130mm/h,血沉與發熱無明顯平行關系.血,骨髓培養均為陰性結果.其他 測血清蛋白電泳,多數患者α2γ球蛋白增高,一般早期α2球蛋白增高,后期γ球蛋白增高.ASO多數正常.抗核抗體,狼瘡細胞,類風濕因子等均為陰性.部分患者有輕度肝功能異常,很少有腎功能損害.診斷與鑒別診斷建議診斷標準 ①長期反復發作的弛張型或稽留型高熱,但患者情況一般較好.②反復出現一過性,多形性,易變性皮疹,皮疹與發熱有關,隨熱程度消長.③關節疼痛,熱退后消失,常伴有淋巴結和肝脾腫大.④白細胞總數增高,中性粒細胞核左移,血沉增快.⑤血或骨髓細菌培養陰性.⑥抗菌藥物治療無效,而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則顯效.⑦除外感染,L型敗血癥及某些膠原病.鑒別診斷 與敗血癥,傳染性單核,紅細胞增多癥,風濕熱,SLE,結核病,傷寒,藥疹,肺炎,膽道感染,淋巴瘤,惡組等多種疾病.治 療抗感染治療 由于本病和感染關系密切,并且還可能存在著未被清除的感染病灶,初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是合理的,待體溫降至正常即停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激素是目前治療本病較為有效的藥物,應用指標為:①全身癥狀明顯,或呈暴發型者;②有心肌炎,心包炎,心衰等并發癥者;③對水楊酸制劑不能耐受者;④關節疼痛嚴重者.激素治療應視病程和程度選用不同類型的皮質激素,如急性高熱期一般用氟美松10~20mg/d或氫化考的松200mg/d靜滴,待癥狀緩解后改用強的松30~40mg/d口服[兒童1~2mg/(kg.d)].使用激素時需注意:①藥量要足;②療程要長,一般連用3~6個月;③減量不宜過快,病情緩解后逐漸減量,每周減5mg為宜,如有的患者難以減量或停用時,可用消炎痛[1.5~2.5mg/(kg.d)]和氯喹[4~5mg/(kg.d)],連用3~6個月作為激素控制發熱后的替代療法.對癥處理 高熱時應用物理或藥物降溫.脫水者補液,煩躁不安時可給予鎮靜劑.
2016-01-20 05:4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小民 醫師
中北大學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根據您對臨床癥狀的描述,敗血癥是血液中病原菌感染的現象。如果不及時的治療,敗血癥會導致膿毒血癥。導致很嚴重的后果,所以建議你住院,及時的抗感染治療。
2016-01-19 23:35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