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回答6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史東岳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奶癬也叫濕疹,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疾病.極力不建議長期用藥,涂藥只是權宜之計,其實,所有的外用藥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用多了會形成激素依賴癥.我寶寶原先也有的,起初臉上是小紅點,里面還有白頭,后來變成干的,起皮屑,耳朵后面是濕的,滲水,頭皮上也有,結痂了,去醫院看了,診斷為濕疹.雖然臨床上癥狀不同,但都屬于濕疹.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濕疹形成的根源.濕疹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所以濕疹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于完善,濕疹當會有所好轉.我的寶寶小時也愛長濕疹,我給他吃了整整一年的媽咪愛,現在小臉光得不得了.所有的外用藥都是治標不治本的.需強調指出的是,濕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用藥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久又會復發,不建議長期用藥,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癥.得了濕疹后,家長不要替寶寶亂涂成藥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后,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涂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后,應仔細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3,修短指甲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4,戒口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顯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
2016-01-20 21:44
-
-
回答5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趙蕾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你好!奶癬 又名「胎斂瘡」,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常發于嬰兒的顏面部.分干,濕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紅,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癬疥而不流津水的,為「干斂瘡」,偏于風熱盛.如皮膚起粟,搔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體其它各部,為「濕飲瘡」,偏于濕熱重.此證常使患兒躁煩,睡臥不安,病久皮膚可有苔癬樣變化,若皮損滲出液減少,膚紅減退,為好轉的現象.本病即「嬰兒濕疹」.治療方法: 1家庭用藥 (1)0.2%苯海拉明糖漿1-2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或用撲爾敏0.35毫克/公斤體重/日,分3-4次口服. (2)糜爛滲出者可外用3%硼酸溶液濕敷再外搽氧化鋅油,滲液減少時外涂硼鋅糊,每天2-3次 (3)干燥型者可外搽2-5%黑豆餾油或煤焦油軟膏或涂可的松膚輕松軟膏,每日2-3次. 2中藥及偏方 (1)黃柏面30克寒水石面15克,青黛面3克,以香油調涂患處滲液多的調稠些,滲液少的調稀些,每日搽2次 (2)黃連30克枯礬15克,共研細末加凡士林適量,配成軟膏外涂患處 3營養和飲食 飲食要定時定量最好吃母乳,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時間可稍長些.隨著年齡的增長可給予多種維生素食物,不可吃的過飽如有便秘可給服蜂蜜或調換飲食.如有消化不良,應及時治療 4嬰兒濕疹皮損勿用水洗,嚴禁用肥皂水或熱水燙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凈且勿用刺激性強的藥物. 5嬰兒睡前應將其兩手加以適當約束,以防抓傷,引起皮損泛發 6衣著應寬大,清潔,以棉織品為好嬰兒尿布應勤換洗. 7激素類軟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積長期應用可產生副作用.嬰兒皮膚比較嫩,用藥不當往往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師指導下用藥.祝你健康!護理與預防 1,乳母及患兒忌食魚腥,海味,辛辣,雞,鵝,牛,羊等發物. 2,忌用熱水或肥皂洗滌,如結痂較厚,先用植物油濕潤,然后輕輕擦去. 3,患兒不易穿化纖或毛織衣,且不宜過厚. 4,忌用刺激性過強的外用藥物. 5,不易接種牛痘. 乳癬,見《幼科金針》.即奶癬,發于嬰兒的一種濕瘡.出《外科正宗》卷四.又名胎癬,胎(疒斂)瘡.多因嬰兒稟性使風濕熱毒蘊留肌膚而發,好發于嬰幼兒之頭面部,或可延展于其他部位.證見其初起者形似粟米,或散發,或密集群聚,疹色紅赤,搔之即起白屑,其形若癬樣.不起泡,不流水者稱干(疒斂),偏于風熱盛者;若皮膚起粟,瘙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稱為濕(疒斂),為偏于濕熱者.治療當辨證:風熱盛者,則宜清熱祛風;若濕熱重者,宜清熱祛濕,可內服消風導赤湯.外治:干型者可用潤肌膏之類;濕型宜用文蛤散.相當于嬰幼兒濕疹.此外,有發于女子乳暈之濕疹.俗謂之為奶癬者.
2016-01-20 12:31
-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您好,根據孩子的這些癥狀初步分析“奶癬”治療首選抗過敏藥,如非那根等,可在兒科醫生指導下服用.同時在濕疹部位外涂地塞米松霜或康納樂霜等.患兒病情很快得到控制,癥狀明顯減輕.預防嬰兒濕疹的措施是:首先要保證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嬰兒斷奶后以稀飯,米湯及營養米粉喂養,可使皮膚癥狀減輕.其次,采用皮膚排除法尋找確定過敏的食物,哺乳的母親飲食也要清淡一些,因為有些飲食中的過敏物質可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再次應盡量避免一切外來刺激,患兒衣服要松軟寬大,內衣要經常換,羊毛,滌晴綸混紡及人造纖維織物不要貼身穿.洗衣服和尿布宜用堿性小的肥皂,不用洗滌劑和漂白劑,反復用水清洗干凈,以免刺激皮膚.不要用熱水,香皂,肥皂或藥皂來洗患濕疹的部位,切忌搔抓,磨擦皮膚,否則會增加對局部皮膚的損傷,增加感染和過敏的機會.對有繼發皮膚細菌感染者,可使用一種抗菌素(如青霉素)治療數天.典型“奶癬”患兒隨著年齡增大其病情愈來愈輕,而且緩解的時間會愈長直至完全治愈.
2016-01-20 09:51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奶癬也叫濕疹,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疾病.極力不建議長期用藥,涂藥只是權宜之計,其實,所有的外用藥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用多了會形成激素依賴癥.得了濕疹后,家長不要替寶寶亂涂成藥.除了帶寶寶看醫生,使用藥物治療外,更需注意以下護理皮炎的一般方法.1,保持皮膚清潔干爽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堿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后,抹干寶寶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涂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2,避免受外界刺激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后,應仔細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3,修短指甲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2016-01-20 09:0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尹君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耳鼻喉科
-
嬰兒濕疹中醫稱奶癬又名「胎斂瘡」,多為體質過敏,為風濕所襲搏于氣血而發.奶癬常發于嬰兒的顏面部.奶癬分干濕二型.起初形如粟粒,散在或密集疹色紅,搔之起白屑,其形如癬疥而不流津水的為「干斂瘡」,偏于風熱盛.如皮膚起粟搔癢無度,破則流水,浸淫成片甚至可以延及身體其它各部,為「濕飲瘡」,偏于濕熱重此證常使患兒躁煩,睡臥不安,病久皮膚可有苔癬樣變化若皮損滲出液減少,膚紅減退,為好轉的現象本病即「嬰兒濕疹」.可用金銀花20克,蒲公英20克,熬成水,晾涼后過濾,用涼濕毛巾蘸一點,緩緩擦敷患處.另外,平時應該多補充維生素C,B1,B6,可適當讓寶寶喝點橘子汁,盡量別用熱水,開水燙洗患處.
2016-01-20 03:0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