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立低血壓
直立性低血壓是怎么引起的,怎么治療!俗話說的好病痛亂投醫,現在面對疾病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樣治療才好,真心希望有這方面專業的朋友給解答下。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張建國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直立性低血壓是指突然站立時血壓得急劇下降,引起內環境穩定受損。見于15%~20%的一般老年人。其患病率隨年齡、患心血管病和基礎血壓的增高而增多。直立性低血壓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老年人直立性低血壓有兩種臨床表現:生理性(屬正常的老化過程)和病理性(屬疾病所致)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壓在健康老年人此型低血壓日日有劇烈的變化,與老年人血壓增高以及屬老年人特征性的對血漿去甲腎上腺素體位改變反應的增強有關。它常為一般的低血壓應激所誘發例如血容量減低、服用降壓藥物、或排尿時所作的Valsalva動作生理性直立性低血壓雖一般無癥狀并屬脆性,但可能足以降低腦血流引起頭昏或暈厥。長期臥床休息可進一步降低血壓的內環境穩定產生嚴重的體位性低血壓。病理性直立性低血壓常有癥狀此型低血壓常伴有體位性頭昏或暈厥。急性直立性低血壓最常有急性病引起脫水所致。在年輕病人中立位時心率明顯增快提示由于低血容量引起的,而非自律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立位性低血壓。但在正常老年人中心率增快常不明顯,因此在低血容量引起的立位性低血壓中可能不出現心率增快。急性體位性低血壓的一個更少見的原因是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伴有低鈉血癥和高鉀血癥。慢性直立性低血壓病人常伴有自律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如心率固定不變尿失禁、便秘、不出汗不能耐熱、陽痿和易疲乏等。表1直立性低血壓的原因全身性疾病脫水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單純自律神經功能不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Shy-Drager綜合征腦干病變Parkinson病脊髓病多發性腦梗塞周圍和自律神經病變糖尿病淀粉樣變性骨髓癆類腫瘤綜合征酒精和營養性疾病藥物吩噻嗪和其他抗精神病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三環類抗抑郁藥抗高血壓藥左旋多巴血管擴張劑β-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直立性低血壓病人如查不出低血壓的原因可能為原發性或特發性。單純自律神經功能不全(過去稱特發性直立性低血壓)的特點為平臥位時基礎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較低,起立時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不斷增高輸注去甲腎上腺素的增壓反應閾值較低,即使在交感神經末梢釋出的去甲腎上腺素少的情況下,對酪胺的增壓反應仍增高這些改變提示由于交感神經末梢去甲腎上腺素缺乏引起突觸后除神經支配過敏所致。Shy-Drager綜合征的病人其血循環中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正常對輸注去甲腎上腺素和酪胺的反應也正常,但站立時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不斷增高。此綜合征伴有中樞神經系統若干部位的神經原退行性變包羅大腦皮質延髓、皮質脊髓、錐體束外和小腦系統以及脊髓的中間外側柱。因此,Shy-Drager綜合征為交感神經血壓控制方面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常伴有錐體束外和小腦的癥狀。周圍自律神經系統疾病也引起病理性直立性低血壓它們包括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發生嚴重周圍神經病變和其他終末器官損害;較不常見的還有淀粉樣變性、維生素缺乏和伴發于惡性腫瘤尤其是肺癌和胰腺癌的神經病變。直立性低血壓最常見的原因可能是應用了藥物例如用吩噻嗪、三環類抗抑郁藥、抗焦慮藥和抗高血壓藥后者包括中樞作用(例如甲基多巴和可樂定)和周圍作用(例如派唑嗪、肼屈嗪和胍乙啶)的制劑。由于心室舒張期充盈歲年齡而減損老年人依賴于足夠的靜脈回流來提供正常的心排血量。因此減少南京回流的藥物尤其是硝酸酯和利尿劑常引起直立性低血壓。許多藥物在老年人即使用常規劑量也可引起直立性低血壓
2016-01-20 20: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體位性低血壓(即直立性低血壓),長期站立或從平臥位變為直立位時發生的低血壓,常見于植物神經失調,以及使用某些藥物(如降壓藥、冬眠靈等)引起低血壓患者往往有頭暈、眼花、疲倦、頭痛、健忘、心慌氣短、睡眠欠佳等不適感覺。醫學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略有增高是正?,F象。而老年人表現為低血壓反而對健康不利,因為往往會促進缺血性中風的發生,成為間接危險。注意事項:1、病因治療。對體質虛弱者要加強營養;對患有肺結核等消耗性疾病者要加緊治療;因藥物引起者可停用或調整用藥劑量。如高血壓患者服降壓藥后血壓下降過快而感到不適時,應在醫生指導下調整給藥方法和劑量,或根據需要改用溫和的降壓藥如復方降壓片、心痛定或中藥等,必要時可停用降壓藥;對體位性低血壓患者,由臥位站立時注意不要過猛,或以手扶物,以防因低血壓引起摔跤等。2、適當加強鍛煉。生活要有規律,防止過度疲勞,因為極度疲勞會使血壓降得更低。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適當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改善神經、血管的調節功能,加速血液循環,減少直立性低血壓的發作,老年人鍛煉應根據環境條件和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運動項目,如太極拳、散步、健身操等。3、調整飲食,進行食療。每餐不宜吃得過飽,因為太飽會使回流心臟的血液相對減少;低血壓的老人每日清晨可飲些淡鹽開水,或吃稍咸的飲食以增加飲水量,較多的水分進入血液可增加血容量,從而可提高血壓;適量飲茶,因茶中的咖啡因能興奮呼吸中樞及心血管系統;適量飲酒(葡萄酒最好,或飲適量啤酒,不宜飲烈性白酒),可使交感神經興奮,加快血流,促進心臟功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低血壓的飲食治療1、加強營養,葷素兼吃,合理搭配膳食,保證攝入全面充足的營養物質,使體質從纖弱逐漸變得健壯。多食補氣血、溫補脾腎的食物,如蓮子、桂圓、大棗、桑椹等果品,具有養心益血、健脾補腦之力,可常食用。人參燉瘦肉、當歸煲羊肉、田七燉雞等對低血壓患者均十分有益。多喝湯,多飲水,增加鹽份攝入。2、如伴有紅細胞計數過低,血紅蛋白不足的貧血癥,宜適當多吃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等"造血原料"的食物,諸如豬肝、蛋黃、瘦肉、牛奶、魚蝦、貝類、大豆、豆腐、紅糖及新鮮蔬菜、水果。糾正貧血,有利于增加心排血量,改善大腦的供血量,提高血壓和消除血壓偏低引起的不良癥狀。3、伴有食少納差者,宜適當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調味品,如姜、蔥、醋、醬、糖、胡椒、辣椒、啤酒、葡萄酒等。4、與高血壓病相反,本病宜選擇適當的高鈉、高膽固醇飲食。氯化鈉(即食鹽)每日需攝足12-15克(但食鹽攝入量亦不可太高)。含膽固醇多的腦、肝、蛋、奶油、魚卵、豬骨等食品,適量常吃,有利于提高血膽固醇濃度,增加動脈緊張度,使血壓上升。5.少吃赤小豆、葫蘆、冬瓜、西瓜、芹菜、山楂、苦瓜、綠豆、大蒜、海帶、洋蔥、葵花籽等具降壓效應的食品.
2016-01-20 19:48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希弘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一旦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應反復測量不同體位的血壓,以便明確診斷,對癥治療,避免因暈厥給病人帶來不良影響。體位性低血壓除病因治療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1)合理飲食,補足營養,避免飲食過飽或饑餓,不飲酒。2)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避免勞累和長時間站立。3)癥狀明顯者,可穿彈力長襪,用緊身腰帶。對少數慢性體位性低血壓患者,也可給藥物治療,如中藥補中益氣丸、生脈飲,并可試用腎上腺皮質激素。4)為預防體位性低血壓發生,長期臥床的病人和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在站立時動作應緩慢,在站立前先做準備動作,即做些輕微的四肢活動,也有助于促進靜脈血向心臟回流,升高血壓,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生。
2016-01-20 02:4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