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劉清燕 主治醫師
漢川市脈旺鎮衛生院
一級
結核科
-
您好,您說的情況是病毒感染,孕婦感染的話,容易導致流產的
2016-01-21 05:45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孟慶福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您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真菌或是病毒感染所致局部組織的病變,建議您去醫院進行檢查,再行治療。
2016-01-21 02:03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孔書雪 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CMV(巨細胞病毒)感染在全世界分布,人是CMV的唯一宿主。不同國家及不同經濟狀況感染率不同。成人CMV感染和免疫功能有密切關系。 單靠臨床表現不能診斷CMV感染,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病毒,同時抗體呈出4倍以上增加或持續抗體滴度升高,將有助于診斷。CMV在人群中感染非常廣泛,我國成人感染率達95%以上,通常呈隱性感染,多數感染者無臨床癥狀,但在一定條件下侵襲多個器官和系統可產生嚴重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腎、唾液腺、乳腺其他腺體,以及多核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可長期或間隙地自唾液、乳汗血液、尿液、精液、子宮分泌物多處排出病毒。通??谇?,生殖道,胎盤,輸血或器官移植等多途徑傳播。(一)先天性感染妊娠母體CMV感染可通過胎盤侵襲胎兒引起先天性感染,少數造成早產、流產、死產或生后死亡?;純嚎砂l生黃疸,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性紫斑及溶血性貧血。豐活兒童常遺留永久必性智力低下,神經肌內運動障礙,耳聾和脈絡視網膜炎等。(二)圍產期感染產婦泌尿道和宮頸排出CMV,則分娩時嬰兒經產道可被感染,多數和癥狀輕微或無臨床癥狀的亞臨床床感染,有的有輕微呼吸道障礙或肝功能損傷。(三)兒童及成人感染通過吸乳、接吻、性接觸、輸血等感染、通常為亞臨床型,有的也能導致嗜異性抗體陰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由于妊娠,接受免疫抑制治療,器官移植,腫瘤等因素激活潛伏在單核細胞、淋巴細胞中病毒,引起單核細胞增多癥、肝炎、間質性肺炎、視網膜炎、腦炎等。(四)細胞轉化和可能致癌作用經紫外線滅活的CMV可轉化嚙齒類動物胚胎纖椎母細胞。在某些腫瘤如宮頸癌、結腸癌、前列腺癌、Kaposis肉瘤中CMVDNA檢出率高,CMV抗體滴度亦高于正常人,在上述腫瘤建立的細胞株中還發現病毒顆粒,提示CMV與其皰疹病毒一樣,具有潛在致癌的可能性。四、免疫性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對CMV感染的發生和發展起重要作用,細胞免疫缺陷者,可導致嚴重的和長期的CMV感染,并使機體的細胞免疫進一步受到抑制,如殺傷性T細胞活力下降,NK細胞功能減低等。機體原發感染CMV后能產生特異性抗體和殺傷性T淋巴細胞,激活NM細胞。抗體有限CMV復制能力,對相同毒株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但不能抵抗內源性潛伏病毒的活化,及CMV其他不同毒株的外源性感染。而通過特異性殺性T淋巴細胞和抗體依賴細胞毒性細胞能發揮最大的抗病毒作用。五、微生物學診斷唾液、尿液、子宮頸分泌液等標本離心沉淀,將脫落細胞用姬姆薩染色鏡檢,檢查巨大細胞及核內和漿內嗜酸性包涵體,可作初步診斷。分離培養可將標本接種于人胚肺纖維母細胞中,由于CMV生長周期長,細胞病變出現慢,為了快速診斷,可將培養24小時的感染細胞固定,用DNA探針進行原位雜交,檢測CMVDNA。用ELISA檢測lgM抗體和lgG抗體,適用于早期感染和流行病學調查。LgG抗體可終身持續存在,lgM抗體與急性感染有關。不論是初次感染或復發感染,當病毒血癥時,可用葡聚糖液提取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制成涂片,加CMV單克隆抗體,采用免疫酶或熒光染色,檢測細胞內抗原。近年應用免疫印跡法和分子雜交技術直接從尿液,各種分泌物中檢測CMV抗原和DNA是既迅速又敏感,準確的方法。六、防治原則丙氧鳥苷(ganciclovirDHPG)有防止CMV擴散作用。如與高滴度抗CMV免疫球蛋白合用,可降低骨髓移植的CMV肺炎并發癥死亡率,如果耐丙氧鳥苷的CMV感染可選用磷甲酸鈉,雖能持久地減少CMV擴散,但效果比前者差。
2016-01-20 10:32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
什么是巨細胞病毒感染? 巨細胞病毒(cylomegalovirus,CMV)屬于皰疹病毒科(Herpesvifidae),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也稱人皰疹病毒5型(human herpesvins5,HHV5),屬β皰疹病毒亞科。和所有的皰疹病毒一樣,人一經感染,除了少數出現臨床癥狀外,太多呈隱性感染。HCMV可長期潛伏體內,一旦機體免疫功能下降.病毒即可激活致病。HCMV對宿主或組織培養具有高度種屬特異性,其特征性病變為受染而細胞體積明顯變大、核內和胞漿內出現包涵體,因而曾經又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e inclusion disease.CID)。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