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磁共振
膽結石膽囊切除術后第三天胸口下方依然痛,都檢查不出來是怎么回事,醫生說再只有做磁共振來看看是怎么回事了上周六做的膽囊切除術,本周二又開始痛,醫生現在也不知是什么原因。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許宗彥 主治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內科
-
病情分析:您好,利用順磁共振可研究分子結構及晶體中缺陷的電子結構等。核磁共振譜不僅與物質的化學元素有關,而且還受原子周圍的化學環境的影響,故核磁共振已成為研究固體結構、化學鍵和相變過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與超聲和X射線成像技術一樣已普遍應用于醫療檢查。鐵磁共振是研究鐵磁體中的動態過程和測量磁性參量的重要方法。可以咨詢一下
2016-01-21 07:55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磁共振是一種檢查儀器即MRI,可以發現更微小的病變
2016-01-20 20:09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侯世杰 住院醫師
大名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外科
-
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收集磁共振現象所產生的信號而重建圖像的成像技術,因此,也稱自旋體層成像、核磁共振CT。MRI可以使CT顯示不出來的病變顯影,是醫學影像領域中的又一重大發展。它是80年代初才應用于臨床的影像診斷新技術。與CT相比,它具有無放射線損害,無骨性偽影,能多方面、多參數成像,有高度的軟組織分辨能力,不需使用對比劑即可顯示血管結構等獨特的優點。幾乎適用于全身各系統的不同疾病,如腫瘤、炎癥、創傷、退行性病變以及各種先天性疾病的檢查。對顱腦、脊椎和脊髓病的顯示優于CT。它可不用血管造影劑,即顯示血管的結構,故對血管、腫塊、淋巴結和血管結構之間的相互鑒別,有其獨到之處。它還有高于CT數倍的軟組織分辨能力,敏感地檢出組織成份中水含量的變化,因而常比CT更有效和更早地發現病變。MRI能清楚、全面地顯示心腔、心肌、心包及心內其它細小結構,是診斷各種心臟病以及心功能檢查的可靠方法。在MRI檢查時,病人要免帶鐵器等磁性物品,如手表、金屬項鏈、假牙、金屬鈕扣、金屬避孕環等,以免影響磁場的均勻性,造成圖像偽影,不利病灶顯示。裝有心臟起搏器者,嚴禁作MRI檢查。體內有彈片、銀夾、金屬內固定板、假關節等存留者,要慎重從事,必須檢查時,應嚴密觀察,以防檢查中金屬在高磁場中移動而損傷鄰近大血管和重要組織。對難以配合檢查的兒童或神志不清者,須適當使用鎮靜劑。作上腹部(肝、胰、腎、腎上腺等)MRI檢查要空腹,檢查前可飲足量水,使胃與肝、脾的界限顯示更清楚。
2016-01-20 16:29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強 醫師
濰坊市人民醫院
三級甲等
普內科
-
你好!固體在恒定磁場和高頻交變電磁場的共同作用下,在某一頻率附近產生對高頻電磁場的共振吸收現象.在恒定外磁場作用下固體發生磁化,固體中的元磁矩均要繞外磁場進動.由于存在阻尼,這種進動很快衰減掉.但若在垂直于外磁場的方向上加一高頻電磁場,當其頻率與進動頻率一致時,就會從交變電磁場中吸收能量以維持其進動,固體對入射的高頻電磁場能量在上述頻率處產生一個共振吸收峰.若產生磁共振的磁矩是順磁體中的原子(或離子)磁矩,則稱為順磁共振;若磁矩是原子核的自旋磁矩,則稱為核磁共振.若磁矩為鐵磁體中的電子自旋磁矩,則稱為鐵磁共振.核磁矩比電子磁矩約小3個數量級,故核磁共振的頻率和靈敏度比順磁共振低得多;同理,弱磁物質的磁共振靈敏度又比強磁物質低.從量子力學觀點看,在外磁場作用下電子和原子核的磁矩是空間量子化的,相應地具有離散能級.當外加高頻電磁場的能量子hv等于能級間距時,電子或原子核就從高頻電磁場吸收能量,使之從低能級躍遷到高能級,從而在共振頻率處形成吸收峰.利用順磁共振可研究分子結構及晶體中缺陷的電子結構等.核磁共振譜不僅與物質的化學元素有關,而且還受原子周圍的化學環境的影響,故核磁共振已成為研究固體結構,化學鍵和相變過程的重要手段.核磁共振成像技術與超聲和X射線成像技術一樣已普遍應用于醫療檢查.鐵磁共振是研究鐵磁體中的動態過程和測量磁性參量的重要方法.祝你健康!
2016-01-20 16:19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