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膽固醇測定
低密度脂蛋白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數值之和跟蹤膽固醇的數值之間是什么關系?我的化驗結果:總膽固醇5.72,高密度脂蛋白1.39,低密度脂蛋白5.12,前者小于后面二者之和,這個化驗結果有問題嗎?曾經一位網友這樣說的:總膽固醇數不應低于高密度之蛋白質和低密度之蛋白之和。難道是無稽之談嗎?
-
回答4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楊東銀 醫師
安都衛生院
一級
內科
-
低密度脂蛋白(LDL-C)比較難直接測定,所以通常是檢測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甘油三酯(TG),然后通過Friedewald公式計算獲得。如TG≥400mg/dl或≥4.5mmol/l,則無法計算低密度脂蛋白。Friedewald公式:以mmol/l為單位時LDL-C=TC-(TG÷2.2+HDL-C),以mg/dl為單位時LDL-C=TC-(TG÷5+HDL-C)。
2016-01-21 07:07
-
-
回答3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軒存旺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全科
-
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膽固醇均為血清中的脂蛋白成分。從它們的高低可以分析體內血脂情況及動脈管壁的狀態,判斷某些疾病的發生與發展。高密度脂蛋白是保護血管的好蛋白,正常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應小于或等于0.91mmol/l,所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后其數據增高,血管保護作用減低,血管病變有可能發生。這樣解釋不知能否滿意。
2016-01-21 04:48
-
-
回答2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賀濤 主治醫師
河北省邢臺市威縣人民醫院
二級甲等
內科
-
總膽固醇偏高較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從而引發梗塞性心腦血管病.要通過控制飲食中的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含量的攝入,以有利于心血管病的其他危險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的及時防治,并增加心血管的保護因素。僅有血膽固醇含量增高,而甘油三酯含量正常的患者,飲食治療的要點是限制食物膽固醇,每天總攝入量少于200mg。病人應忌吃或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動物的腦子、脊髓、內臟、蛋黃(每只雞蛋蛋黃含250~300mg膽固醇)、貝殼類(如蚌、螺螄等)和軟體類(如魷魚、墨魚、魚子等)。另一方面病人應該攝食適量的膽固醇含量不太高的營養素,如瘦的豬肉、牛肉、鴨肉、雞肉、魚類和奶類。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并不高,例如,每瓶牛奶僅含30mg,其他幾種食物每100克中也僅含膽固醇100mg左右,不必過分忌口,當然也不要吃得太多。其次是限制動物性脂肪,適當增加植物油,計算表明,如烹調不用動物油,則每個患者每月可吃植物油(豆油、玉米油、菜油等)500~750g比較理想。素油雖好,但也不宜吃過多,否則也會帶來不利的作用。第三,多吃蔬菜、瓜果,以增加纖維的攝入。第四,多吃些有降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大豆及其制品、洋蔥、大蒜、金花菜(草頭)、香菇、木耳等。這些食物中,有的還同時具有抗凝血作用,對預防血栓形成和冠心病也有好處。
2016-01-21 01:05
-
-
回答1
我們邀請臨床執業醫師解答上述提問,您可以進行追問或是評價
-
李華卿 醫師
家庭醫生在線合作醫院
其他
中醫科
-
總膽固醇測定的意義1.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是動脈粥樣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膽固醇升高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腦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腦卒中等。 膽固醇為一個診斷指標來說,它既不夠特異,也不夠敏感,所以不能作為診斷指標,只能作為評價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而最常用做動脈粥樣硬化的預防、發病估計、治療觀察等的參考指標。 膽固醇升高可見于各種高脂蛋白血癥、梗阻性黃疸、腎病綜合征、甲狀腺功能低下、慢性腎功能衰竭、糖尿病等時。 此外,吸煙、飲酒、緊張、血液濃縮等也都可使血液膽固醇升高。
2016-01-20 13:50
-
其他網友提過類似問題,你可能感興趣
針對上述提問,推薦就醫問藥相關內容,希望幫助您更好解決問題